Audi的 A4在台灣是唯一能和雙B搶一些市場銷售量的中小型房車
但A4並非一開始就使用這種型號,它是由80系列演化而來
80系列在Audi車廠的歷史中相當的重要
甚至在70年代末,福斯還借用80的底盤和機械結構發展出最老的Passat車款
接下來,本篇主角當然就是老80的1:43法國Norve製的B2最初代金屬車模.
這台相當復古的80是由L.K.C(老林)贈送于我,雖叫老林,但年紀二十出而以
Celsior都這樣稱呼,所以我也如此,不過別看他年紀輕,昨天跟他聊了一下午的老車經,還真有
些招架不住,真想不透,這麼青春的高材生怎會喜歡研究車齡都比他大的老車,而且收藏的金
屬車模大多也以老車為主,不過這也是好現象,並可證明七.八年級的年輕人還是有喜歡具歷
史價值的人.事.物, 這樣才能把這些曾經在台灣大街小巷奔馳過的車種繼續的傳頌下去.
必竟許多老車也都見證過台灣的美援時期.經濟起飛等重要光景. . . . .
80的第一代B1台灣當時沒能來得及引進,原廠於80年代初推出全新的80 B2車型,也就是本文
這台蘋果綠的車款.台灣也在1982年底開始進口,當然進口名單中也有Coupe GT車款,排氣量
分為1.6和1.9兩種,傳動系統也有手排四檔和自排三檔可選擇.
這台前門有三角窗的是改款時最早上市的設計, (老的Audi 100也是如此設計)
國外通常稱此車為Type 81,81應該就是代表上市的年份,但這三角窗在83年後就被取消了.
我印象很深刻,在國中上學的路上,騎著腳踏車都會看到一台這種車色的老80,而且那台是手排的
雖然父親當時也有這款80,不過是85年後的小改款 (國外稱為Type 85).
這張車尾照是Type 81典型的造型,行李箱高度較低,尾燈設計得寬且扁
行李箱開口在尾燈上緣,所以上下行李會較費力,但這在那個年代幾乎都是如此.
好不容易找到同款且同色的雜誌照片,不過這台是配備比較好的豪華型
在保桿上多了一組霧燈,還有水箱罩上的5E銘牌,代表著2.0 五缸噴射引擎.
其實VOLVO和HONDA發展五缸引擎並沒很久,Audi在九零年代前
都以四缸和五缸引擎和其他車廠較勁,而且排氣量都在2.3以下,所以
發展渦輪引擎來扭轉乾坤也是Audi的拿手項目. . . . . .
Type 81的內裝,和家父那台Type 85的不太一樣. . . . . .
說真的,小時候我和阿強真的長得很像,有些照片還得問媽媽才知道我是哪一位!!!!
這張很有懷念價值的照片是1986年的 光復節,爸爸即興的開著新車載著我們去梨山玩
為什麼說是即興,因為在海拔兩千多公尺的中橫路段,我們全身穿的可是城市裡穿出門的
短袖短褲,當時我全身直發抖,再加上有些暈車,臉色真的很臭!而且也請把拔以後要照像時
請選擇沒落石的路段好嗎?我發現我們家的新80 (當時真的是新的)右前輪有很多的落石耶!
車牌是新竹所581-3200,並無刻意選號,這車牌就算沒看相片,我也隨口就能念出來.
還有右邊亮燈是因為當時打方向燈沒切回就直接熄火後所產生的現象
許多歐洲車有這種貼心的設計,在光線不良的環境下,人要離開時,只要熄火後,任意的把
方向燈撥桿打向左或右,小燈就只會亮那一邊的燈光,不用亮到兩邊的燈光,如此會比較省電喔!
為了寫這篇文章,翻箱倒櫃的,硬是找了這些老照片出來 (當然都是底片機拍的)
這英文新車牌應該是92年時所換發的.
奇怪!這時期的輪圈蓋跑哪去啦!
進口車就是不一樣!經過多年的征戰,塑膠黑保桿還是直挺挺的,沒波浪的現象
而黑漆漆的色澤並非烤漆過,而是我時常幫父親洗車打蠟,還會抹輪胎油和噴塑膠保護劑
所以只要車洗得乾乾淨淨,就會想學雜誌社的角度來拍照,雖然效果差很遠. . . . . . . .
內裝照,這就是父親的Type 85小改款內裝,和Type 81比起來,上半部造型較圓潤些
而這年代的內裝材質好像千年老妖怪一樣,都不會壞耶. . . . . (以上四張相片距今也有18年了)
在西德,要輸往當時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美國,車款的性能和配備都要是一時之選
而Audi兩大車系100和80在美國分別更名為5000S和4000S
當時總代理永業公司大膽的採取歐.美規車種同時供應,以符合需求不同的買家
不過因美規的5000S和4000S在售價上高出歐規許多,所以數量上可謂稀少
有時候,在路上遇到小時候曾經那麼熟悉那麼親近的車就像遇到久別的老友一樣
許許多多的回憶被喚醒,不用任合邏輯,無邊無際的坐在車內與它對話一定很棒
於是. . . . . . . . .
在退伍後的不久,我買了一部相當漂亮的美規4000S,朋友和同學都覺得我瘋了
讓他們百思不解的不只是它1986年的年份,而且還花了我14,8萬元的存款!
相關文章:回憶Audi 4000S
當年和阿強兩人搭著火車南下高雄看車,在期待又怕受傷害時,一部潔白無瑕的15年老車駛近我們
約定的地點,一名六十多歲的老人家開門走出來,簡單的寒暄幾句後,我開始我高裝檢的壞毛病
越看越不可思議,整台完整無缺,除了前.後保桿烤過漆外,老阿伯說其他的都沒動過,電動升降天線
也都一如往昔,碼表停在十四萬多公里,我被征服了,老阿伯十多年的悉心呵護豈能用14.8萬去衡量
或許這老先生用心護車的態度,讓我對於老車的完整度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4000S的相片都是用單眼相機拍的,底片用柯達400號,看起來比傻瓜拍的還清楚
這車尾的高度和尾燈的面積都比Type 81來得高且厚,型號上的字體缺了一個S
是這部車唯一的缺陷,在美國,還可選擇4000CS型,也就是Quattro四驅版本
老車真的可以很老,不過就是不能爛,4000S是我目前買過最老的車,而據我所知
這台車多年前也早一命嗚呼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