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品牌最倚重的銷售主力,現行第二代 Mazda CX-5 自 2017 年推出至今已是市場中相當成熟的作品,面對競爭節奏快速的 SUV 市場,Mazda 原廠去年底終於在各個主要海外市場推出中期改款車型,而台灣馬自達很快地也選在開春後第一周於國內市場發表。
新在哪裡?
●水箱罩內部格柵改為立體式樣,下方飾條也不再向外延伸
●LED 頭燈內部改為雙 L 型日行燈配置
●換上新款 19 吋鋁合金輪圈與大口徑排氣尾管
●車尾 LED 導光燈重新排列
●Signature 採用同車色環車護板
●全車系標配無線充電裝置與無線 Apple CarPlay 智慧手機連結
●全車系新增 Mi-Drive 智慧駕駛模式 (Normal / Sport / Off-Road)
●2.5 升自然進氣引擎取消,改以 2.5 升渦輪引擎取代
●針對 NVH、底盤、懸吊與座椅等方面優化,包含車身鋼體結構中段的強化,懸吊系統阻尼與彈簧的調整
●首次導入 Hands-free 感應式電動尾門
●行李廂隔板新增防水材質,並具備上層與下層機能
其實第二代 Mazda CX-5 自 2017 年導入國內上市之後,台灣馬自達每年都為其進行產品力的強化,而此次改款的規模又較過往顯著許多。在外觀上分別在前保險桿、頭燈、水箱罩、鋁圈及排氣尾管等處重新設計,內裝加入更豐富的科技配備,特別的是車系過去僅在柴油動力上可見的「渦輪」系統終於回歸,將先前的 2.5 升自然進氣引擎取消,並以 2.5 T 汽油引擎取代。
本次試駕的車型為此次小改款車系當中最頂級的 25T AWD Signature 車型,其外觀上較過往不同之處在於前保桿、車側輪拱、環車護板及後保桿下緣採用車身同色烤漆塗裝,搭配新款 19 吋鋁合金輪圈與大口徑排氣尾管,展現更為精緻洗鍊的都會風格。其餘細節則是換上更平整化的前保險桿造型,水箱罩內部格柵自網狀改為立體式樣,下方飾條也不再向外延伸,LED 頭燈內部則改為雙 L 型日行燈配置。








進入車室,熟悉的鋪陳與過往相差不大,簡約的水平分層設計帶來直覺易操作介面,中控台上層以及門飾板周圍均使用大量採用柔軟材質,搭配類金屬及木紋飾板展現不同於市場同級車的高質感營造。配備上的精進則是迎合消費者需求,導入無線充電裝置與無線 Apple CarPlay 智慧手機連結,並首次提供 Hands-free 感應式電動尾門,同時行李廂也加入多功能隔板、防水材質來滿足戶外多元的需求。














i‑ACTIVSENSE 主動安全科技方面,此次改款終於加入了許多車迷期盼的全速域巡航模式車道維持輔助系統 (CTS),搭配原有的全速域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MRCC)、前行煞車輔助系統(Advanced SCBS)、車道偏移警示系統(LDWS)、車道偏移防止系統(LAS)、盲點偵測系統(BSM)與後車警示功能(RCTA)、360°環景輔助系統(360° VIEW MONITOR)、倒車煞車輔助系統 (SCBS-R) 以及駕駛疲勞警示系統(Driver Attention Alert) 等,終於讓 CX-5 更夠與對手抗衡。
動力部分新款 CX-5 車系除了持續供應熟悉的 SKYACTIV-G 2.0 升汽油直四引擎之外,亦首次導入 2.5T 渦輪增壓引擎,擁有 230ps/ 5,000rpm 最大馬力與 42.8kg-m/ 2,000rpm 最高扭力。
取車後上路後,此具 2.5T 渦輪增壓引擎透過動態可變幾何葉片渦輪系統,在低速時會關閉流量控制閥,加速廢氣在管道中的流動速度來解決低速時渦輪遲滯,務實上在加速過程中確實頗為線性,加上較大的排氣量優勢與高達 42.8kgm 的最大扭力,可大幅減少駕馭時為了對油門控制所增加無謂的踩踏頻率。
另外原廠也強調此次改款在 NVH、底盤、懸吊均經過重新優化,包含車身鋼體結構中段的強化,懸吊系統阻尼與彈簧的調整,整體來說底盤表現是紮實穩固,搭配 19 吋鋁圈路感回饋也算相當清晰。
Mazda CX-5 日式高質感的形象在市場中累積了優異的銷售基礎,而此次改款維持既有的特色下再度精進,透過更豐富的配備,與細膩的動力、操控表現,可謂是 CX-5 當前最玩美的成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