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undai Tucson 是今年 Hyundai 南陽實業最重要的產品,不僅大規模的邀請媒體前往韓國總部新事業、Motorstudio、歐洲法蘭克福研發中心相關事業等深度參訪,並且也順便於紐柏林北環體驗 All New Tucson,顯見對於 Hyundai 新世代產品的實力深具信心。就在盛大的媒體發表會之後,本站亦應南陽實業邀請,前往南投日月潭體驗這款 Hyundai 傾全力打造的全新世代 SUV 車型。
大改款的全新一代 Tucson 分成汽油三款、柴油二款的選擇,汽油車型部分,汽油豪華版售價 82.9 萬元、汽油時尚型 87.9 萬、汽油尊貴型售價 93.9 萬元,柴油車型部分,柴油菁英型售價 103.9 萬、柴油旗艦 4WD 售價113.9 萬元,而本次體驗的車型分別為汽油尊貴型與柴油旗艦 4WD。
Tucson 對於 Hyundai 來說,是進軍年輕 SUV 市場的前鋒,也是傳承自 Santa Fe 車系的小弟,自 2004 年推出以來已經出了三代車型,每一代車型的改款都可以用「革命」來形容,因此就算三代擺在一起,也不會覺得是同個車廠所推出的產品。而對於南陽實業來說,Tucson 當年以國產首款柴油 SUV 為號召,也在當時力克 Escape、X-Trail ...等國產 SUV,取得不錯的銷售佳績,爾後 ix35 同樣也以不同過往的時尚風格,在台灣國產中型休旅車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不過為了強調其大刀闊斧的全面革命,並且與舊款 ix35 劃清界線,第三代重新用回了 Tucson 車名,因為這兩代車型有著極大的不同,從外觀上就能看出明顯迥異的設計風格。第三代 Tucson 尺碼上為 4,475mm×1,850mm×1,660mm,其 2,670mm的大軸距使其車內的空間表現不俗,而沿用不少源自 Santa Fe 的設計線條,從原有 Fluidic Sculpture 流體雕塑 2.0 融入 Storm Edge 設計,使得上一代曲線豐富所造就出的柔美風格,Tucson 反而大量應用平直線條及扁平化設計,造就出硬朗運動的形象。
從家族標誌六角形盾型水箱罩開始,在汽油尊貴型與柴油旗艦 4WD 上都配上 LED 雙投影頭燈、LED 燈眉、LED 日行燈所結合的俊俏大燈組,另外前保險桿霧燈框部分也設計呈六角形,但少了曲線的風格,所以車頭時尚有餘,但更為內斂;走到車側就能明顯的感受到強列的雕塑感,除了自向後往後仰的車頂線條造就出跑旅的姿態以外,其風阻係數也僅有 0.33 ,而 Peter Schreyer 更運用三道硬朗的線條向後往上勾勒出 Z 型腰線營造出肌肉感,輔以後輪拱突出的造型延續至車尾與 LED 尾燈整合,同時外凸的設計搭配後行李廂尾門多層次的線條,賦予 Tucson 更為厚實兼層次感的視覺感受。
柴油與汽油版車頭最大的差異在於保險桿下方的霧銀下護板。
LED 雙投影頭燈、LED 燈眉、LED 日行燈所結合的俊俏大燈組為全車系標配。
車尾與 LED 尾燈整合,同時外凸的設計搭配後行李廂尾門多層次的線條,賦予 Tucson 更為厚實兼層次感的視覺感受。
呼應前方造型的差異化,柴油與汽油版在後保險桿下方的下護板設計也有所不同。此外,柴油車型尾管為雙尾管設計,而汽油車型則為單尾管設定。
車側霧面飾版為全車系標準配備。
汽油版為一般鹵素尾燈,柴油版頂級 AWD 才有 LED 尾燈設計。
柴油車型專屬的 18 吋斧頭輪圈,尺碼為 225/55 R18。
汽油車型則是17吋放射型輪圈,尺碼為 225/60 R17。
跑格黑化車頂行李架為汽油尊貴型以上的配備。
現場也展示了搭載南陽原廠售服空力套件版本,使得全車看起來更顯年輕化。
進入到車內,馬上就能感受到與上一代強調年輕、動感的繁複線條內裝不同,全新 Tucson 在維持類似的設計編排之餘換成了穩重帶著圓潤,並強調質感的架構。大量使用高質感真皮內裝套件於儀表上座與排檔座...等處,同時中控台與門板也採用軟塑膠搭配灰色飾板,使得質感躍進不少,而內裝整體做工亦讓人滿意,幾乎看不到接縫不均、裝配鬆散的地方,內裝有著超越同級車的水準,著實令人驚艷。
真皮包覆三幅式樣方向盤,搭配左邊音響控制、右邊定速系統控制,可惜沒有藍芽通訊功能。
內裝大量使用皮革與軟塑膠,特別是儀表板上方特別採用真皮包覆,整體內裝質感非常優異。
平面設計的儀表板捨棄上一代浮誇的儀表配色,變得 Black Dial 黑底白字,辨識度上更為簡單易懂。
雙區恆溫空調附負離子清淨功能,對於 PM 2.5 日益嚴重的台灣來說非常實用。
前座二組 12V 電源、USB 與 AUX-IN 插槽。
Push-Start 為汽油時尚型以上的標準配備,非常有誠意。
音響主機部分則為標準的多功能式樣(CD/USB/AUX-IN/AM & FM),搭配六隻揚聲器系統附前座高音喇叭。
對於喜好多功能影音設備的台灣消費者,南陽實業也提供了原廠售服配件可供選配。這套系統採用 8 吋觸控式螢幕系統,搭配 PureNavi V2衛星導航、藍芽音響、數位電視...等功能,提供消費者車機與駕駛員手機之間的多元化互聯。
在中央鞍座排檔桿後方的按鈕設計上,柴油旗艦 AWD 車型配置 EBD 電子手煞車系統,因此按鍵配置稍有不同,至於其餘車型皆為足踏式手煞車設計,故 EBD 控制鍵之處改為零錢放置盒,此外,按鍵從六個簡化成四個。
柴油旗艦 4WD 車型配備整合於後視鏡上的倒車顯影系統。
汽油尊貴型以上將全景天窗列為標準配備,天窗尺碼極大明亮的採光性大幅提昇車內開闊感。
而藉由 2,670mm 大軸距,其內部乘坐空間也比上一代獲得改善,全車真皮內裝其內部泡棉填充偏硬,但支撐性也比較好,在二天一夜的乘坐下並沒有腰酸背痛的感覺,而前排座椅也將駕駛座 10 向電動調節附 2 向腰部調整列為標準配備,但副駕駛座就沒有這種待遇了,還是維持手動調整的方式。在身高 178cm 的同業坐進去之後,即使有全景天窗之下,頭部空間並沒有想像中壓迫。
後座出風口設計相當討喜,可惜少了兄弟車 Sportage 的 USB 與點煙座配置。
後座空間但受限於向後仰的車底線條,使得在正常角度下頭部空間反而壓迫感有點重,但椅背可以依照乘客的喜好自由調整,所以可以藉此將角度向後調整來使舒適性大幅提升,同時後排中間的地板凸起不高,對中間位置乘客的乘坐舒適性影響比較小,而且中間椅背填充物也適中,對於一款中型 SUV 來說表現不俗。
行李廂空間部分擁有 513 公升的容積,實際的儲物表現很出色,左側設置的電源接口也很實用。如果想要放置更多行李,僅需要 4/6 分離式放倒後,就可以擁有 1,503 公升的超大容積空間,同時其椅背與後行李箱地板僅微幅上揚,放下大件物品沒問題。
Tucson 也擁有智慧型感應電動尾門設計,可透過儀表板左側按鍵、尾門上的按鍵和車鑰匙控制開閉,不過很可惜僅有頂級柴油旗艦 4WD 才有此項配備。
安全,也是本次 Tucson 所強調的重點,主被動安全防護系統上,Tucson 全車車體高達 51% 採用先進高剛性鋼材 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 (AHSS),輔以熱高壓鋼打造高強度車艙主體,車身平均強度提升 56.4%,另外全車車體採用高科技黏著劑,全用量達到 102m,造就出 34 BIW 的車體強度。另外全車系也將 6 具安全氣囊、ESC 電子車身動態穩定系統、VSM 車身穩定管理控制系統、HAC 上坡起步輔助系統與 DBC 下坡煞車輔助系統皆列為全車系標配。不過盲點偵側系統、LCA 車道變換後方預警系統、RCTA 後方交通警示系統等則為旗艦 AWD 車型才有配置。
另外一個顯著的改進便是 NVH 工程,原廠工程師在上下懸吊連結處強化、車體左右連桿強化、車身/車側連結處與後懸吊上座強化車身結構之餘,另外也進行像是引擎腳直徑增加、暖氣&軟管隔音強化、橡膠秤墊強化、防火牆吸音材質加強、地毯與排氣管通道等處閣銀強化等措施,都讓 Tucson 車室肅靜性大幅進化。
而這些改進也在進行柴油車型測試時感受特別明顯,全新 Tucson 使用的是廣泛運用在 Hyundai-Kia 集團內的 2.0 R-Type CRDI 高功率柴油四缸渦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185ps / 4,000rpm、最大扭力為 41 kg.m /1,750 - 2,750rpm,搭配六速手自排系統,其油耗 2WD / 4WD 分別為 14.6km/l 與 13.9 km/l。而隔天我們則拿到了汽油引擎,在 2.0 四缸引擎之下,最大馬力為155ps/6200rpm、最大扭力則為19.6 kg.m/4000rpm,平均油耗則為11.6 km/l。
廣泛運用在 Hyundai-Kia 集團內的 2.0 R-Type CRDI 高功率柴油四缸渦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 185ps / 4,000rpm、最大扭力為 41 kg-m /1,750 - 2,750rpm。
2.0 16V四缸引擎,最大馬力為 155ps/6,200rpm、最大扭力則為 19.6 kg-m/4,000rpm,平均油耗則為 11.6 km/l。
無論是柴油還是汽油,均採用六速手自排設定。
在第一天從台灣出發到雲品酒店的旅程上,包含了高速與部分山路路段,在滿載 3 人的狀況下,這具柴油引擎在市區上僅需輕踩油門,大約在 1,800 轉扭力就全數爆發出來,而當我們開上高速路段,隨著時速的增加,動力也源源不絕的傾巢而出,即使遇到需要超車的狀況,六速手自排降檔速度極快,拉高轉速的同時也提供即時加速力道,比較令人驚艷的是無論是正常行進間或是拉高轉速行駛,引擎聲浪都不明顯,證明 Tucson 的 NVH 工程改良非常顯著。
而第二天從飯店回到高鐵站的路程,則是換開了 2.0 四缸引擎,由於前一天試駕的為頂級 AWD 車型,汽油引擎車款在少了後傳動軸等重量之後削掉 200 多公斤,而實際行駛下汽油引擎雖然最大馬力僅有 155ps ,在市區行駛下滿載 3 人不會有動力不足的狀況,在高速路段下隨著油門的增加,動力輸出還是以平順為主,沒有像柴油車那般提供即時源源不絕的動力,所以基本上如果沒有特別需求,汽油引擎足以應付日常生活通勤的狀況了。
當然無論是汽油車型或是柴油車型,二車均將 Drive Mode 駕駛模式列為標準配備,分為 Eco、Normal 和 Sport 三種,實際體驗下 Eco 模式為了節省油耗,將節氣閥開口減小,同時電腦會將油門反應轉為較為緩慢的駐礦,並將六速手自排換檔速度提前;至於 Sport 模式不僅油門反應變得更為靈敏,變速箱換擋時機也延後許多,讓轉速維持在高轉階段。
新一代 Tucson 的懸吊系統為前麥弗遜+H型副車架、後多連桿+井字形副車架設計,透過 Hyundai 團隊實地在 Nurburgring 測試與調教之下,實際行駛於多彎的日月潭環潭公路上,其電動輔助方向盤雖然較為輕盈,但車體對於方向盤的轉向反應仍是靈敏的,雖然 SUV 的高重心難免帶來較多的車身擺動,但車體強化之後搭配阻尼適中的懸吊系統,其傾側仍非常受控,就靈活性來說,前驅車型比起四驅車型來得高;而在 AWD 車型上更擁有 ATCC 彎道循跡系統,反而感覺過彎更為沈穩,抓地力也藉由四傳前後比例調整維持住,進而降低轉向不足。
而行經不平的路面時,拜全新的 Sachs 避震器所賜,彈簧回彈速度快,能有效地將顛簸過濾,而且車內沒有傳來太多聲音,行車時應有的質感並沒有因此被碎震搞砸,不過在遇到較大坑洞時懸吊系統對回彈的抑制就略微明顯,整體來說 Tucson 偏硬朗的調校風格並沒有失去太多舒適性,不只比上一代 ix35 表現好許多,更不輸給歐系 SUV 車型,頗讓人驚艷。
全新 Tucson 在總裁 Peter Schreyer 的主導下,再加上 Hyundai 近年來連串的內部革新,早已跳脫過去韓系色彩鮮明的本質,在 重新深化調整定位之後朝向更為成熟的風格,而這不僅止於外觀上的改變,實際上在內裝部分質感也大幅升級,輔以齊備的主被動安全系統,在車輛設計工程方面更是較以往具有更大幅度的突破,在歐洲設計中心、紐柏林測試中心等部門以及延攬諸多歐系品牌菁英的共同激盪之下,打造出全新且足以面對全球市場嚴峻挑戰的作品。
歐化的車輛特性、亮麗的外型、豐富的配備再加上足夠的動力,相信對於主要訴求的 35-45 歲目標客層吸引力極大,同時亦可吸收部分 35 歲以下年輕人的注意。較為可惜的是,受限於新車款全面歐化後高漲的成本,配備方面僅有頂規車型較接近海外版本,部分舒適性配備還是暫時無法得見。此外,汽油引擎先期沒有導入 1.6 Turbo 直噴引擎與 7速 DCT 的設定,這些都是遺珠之憾。
不可否認的,Hyundai 品牌形象依舊持續在躍進當中,在這樣的新模式建構下所生成的作品,透過實際上的產品力展現,相信會將會逐漸扭轉消費者對於 Hyundai 的陳舊印象,大幅升級的產品實力,相信更能直接反應在實際銷售數字上。(編按:截至出稿前一天為止,目前 Tucson 全車系接單已破 950 張,預計本週即可順利突破千張,已成為近年來最熱賣的 Hyundai 車款。)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