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 2014年年底釋出相關資料之後、去年2月正式在日本上市之後,Mazda CX-3 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車款,台灣市場的消費者也非常期待這款小型Crossover 車型的導入,總代理臺灣馬自達也先行安排了日本九州阿蘇地區進行 海外試駕來讓人一睹 CX-3 的實力,不過由於CX-3 在日本採用非常特殊的行銷手法,那就是大膽去掉汽油引擎,僅販售 1.5 SKYACTIV-D 柴油車型,雖然對於台灣消費者來說柴油引擎並不陌生,不過為了考量到部分消費者還是喜歡汽油引擎的特性,台灣馬自達也於12月底意外的帶來了汽油引擎版本 SKYACTIV-G 車型,同時以單一售價 88.9萬的方式販售。

先前藉由前往採訪泰國車展的機會,已經先行體驗過 CX-3 的魅力,所以再度在台灣土地上看到他其實並不陌生。CX-3 車身尺寸為長 4275mm、寬1765mm、 高1550mm ,與競爭對手 Nissan Juke 和 Honda HR-V 差不多,但外觀上並沒有 SUV 般霸氣;原廠藉由魂動-Soul of Motion的設計語言,從鍍鉻飾條指向兩側延伸至頭燈的盾形式水箱護罩,以及與水箱罩相連的銳利頭燈,加上犀利勾勒的霧燈組,整體看起來有如縮小版的 CX-5;車側部分也延續 Mazda 2 藉由側面波浪狀的窗空來打造出類似獵豹前仰的造型意念,同時藉由前後輪拱換上黑色防刮塑料點綴,輔以加大的18吋鋁圈,使其有著蓄勢待發的姿態;走到車尾會發現到一個熟悉的背影,那就是與Mazda 2 相似的尾燈造型,同時藉由雙出雙尾排氣管與大面積的黑色塑膠造就出其跨界風範。


鍍鉻飾條指向兩側延伸至頭燈的盾形式水箱護罩


下側護板

18吋輪圈為汽柴油標配

SKYACTIV-G 的專屬廠徽


驗明正身,的確是日本來的
打開車門,會發現又是另外一個熟悉的模樣,日本原廠解釋說這是為了方便車體採用相同的平台,所以整個中控台與 Mazda2 十分雷同,均維持那種簡約的風格設計。連中置轉速表的儀表板也是直接沿用,而方向盤同樣使用三幅式樣,搭配定速、音響與藍芽手機通訊等控制按鍵,使得駕駛人不需離開方向盤即可操作。至於中控台上配置了7吋 MZD Connect人機智慧資訊整合系統,可將行車資訊與衛星導航(選配)路徑指引顯示於Active Driving Display駕駛資訊顯示幕,不僅強化車艙內舒適簡約感受外,更增添駕馭安全。而在下方則是三個旋鈕式樣電腦恆溫空調系統;排檔桿後方則設計了操作MZD Connect的操作介面,不過此時就會發現到,CX-3 好像少了中央扶手,這是較為可惜的地方。


中置轉速表的儀表板也沿用自 Mazda 2

系統介面(螢幕)

螢幕控制器

導航系統需加價選配
不過Mazda 為營造出較為高檔的感覺,無論是引進台灣的汽油或是柴油版,皆包含質感優異的軟塑膠、經過原廠在上百種紅色樣本中特別挑選出紅色透藍的皮革色調搭配紅色縫線和鑲邊隨處可見,看上去相當時尚。而座椅靠背和車門內襯也採用麂皮設計,材質十分講究,和對手比甚至還剩出不少,這也與原廠定位在嶄新的「小型高級跨界車」不謀而合。


原廠在上百種紅色樣本中特別挑選出紅色透藍的皮革色調

副駕駛座儀表台上面輔以一層皮革,造就出優異的車內質感

Push Start

USB 插頭

空調出風口特地設計一道紅色飾版,黑紅配色顯現優異的質感

地墊上的 CX-3 Logo

而身為小型跨界休旅車,Mazda 也非常注重座椅的人體工學,前座椅設計具有良好的腰部支撐性,左右側略為包覆的設計也提供極佳的包覆性,同時駕駛座位的椅面比Mazda 2高出50mm,同時也比老大哥 Mazda 3 高出80mm左右,如此一來讓 CX-3 達到與一般 SUV相同的良好視野。


後座椅面的高度更採劇院式的設計高過前座,同時椅背傾角適中,乘坐半天之下並不會感到不適,但受限於軸距維持與 Mazda 2 相同的 2,570mm ,後座的空間其實較為緊繃,不過此時藉由特意設計的後車頂凹槽設計使其舒緩了不少壓迫感。

後座擁有完整的三頭枕設計


標配天窗下其實並不影響駕駛座頭部空間

行李箱部分 CX-3 具備264公升的行李廂基礎容積表現(搭配備胎),加上 6/4分離後座可提供更為豐富的空間機能變化,最大可以達到1,174 公升。

行李箱底板下為備胎設計

至於主被動安全系統上,CX-3 將 i -ACTIVSENSE主動安全科技像是 BSM盲點偵測系統、SCBS-F 前行煞車輔助系統、6 SRS 輔助氣囊與DSC循跡控制系統等全面列為標配。

BSM盲點偵測系統
接著就要提到動力系統了,此回 CX-3 汽油版所搭載的 2.0 SKYACTIV-G 四缸引擎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因為這具引擎已經出現在Mazda3 上面過了,其最大馬力為156 hp / 6,000 rpm、最大扭力為 20.8kg-m / 2,800 rpm,搭配SKYACTIV-DRIVE 6 速手自排系統附運動化換檔模式,在市區駕馭下它的低轉速扭力極佳,只要把轉速控制在2000rpm左右,基本上不會感覺無力的狀況,如果要多一些動力輸出,只需要稍微踩下油門,此時轉速逐漸拉高伴隨著悅耳的聲浪,不僅帶來充沛的動力,更讓人捨不得鬆開油門。


SKYACTIV-DRIVE 6 速手自排系統,運動化換檔模式是柴油車型所沒有的配置

Sport 運動化模式功能

而雖然 CX-3 是沿用 Mazda 2 的底盤,不過老實說柴油版與汽油版都相去不遠,皆是以成就出享受駕駛樂趣、輕快行駛的小型休旅車為目標,為此 Mazda 工程師重新調教了底盤設計。由於 CX-3 車身重心比起 Mazda 2高,所以為了減少側傾,車輛側傾中心就必須比 Mazda 2 來的高、更接近重心。因此前麥花臣支柱式懸吊的下搖臂改為向斜下方傾斜、下搖臂副支架高度也降低到車身以下,且即便是搭配上 18 吋輪圈,也能展現出沉穩不跳動的行路感受,另一方面受惠於改良後的後懸臂,可做適度的扭轉,有助於提升後軸的安定性。實地開至山路上,CX-3 的確呈現出非常沉穩的操控感,避震行程很短,轉彎時支撐性很足夠,整趟下來唯一令人頗有微詞的地方是遇到不平路面,其碎震頗為明顯。


Mazda 近年來所推出的產品,從最早的Mazda 6 開始,一路從 CX-5、Mazda3、Mazda2 到 MX-5 等,幾乎都是市場上的焦點;而實地試駕完 CX-3 之後,更讓人覺得 Mazda 已經脫離過往日本車廠跟隨別人而推出的產品策略,反而藉由清楚了解車廠本身的吸引力為何,進而設計出能感動消費者的車款。 CX-3 便是這個策略的產物,它不只是一款單純衍生自 Mazda 2,而是跳脫對手們的設計思維所設計的小型 Crossover,藉由提升魂動-Soul of Motion的整體設計,打造出比起對手更為高級的定位,連帶提高內裝質感,而這也是為什麼 CX-3 定價會比 Mazda 2 貴上許多的原因。不過真要挑出個缺點,大概就是車內空間不太符合其Crossover 車型該有的大空間,以及碎震回饋還是頗為明顯。

而此回汽油版本與柴油版本在配備相同、價差為10萬元的狀況下,Mazda 又帶給消費者一個選擇題:究竟是汽油比較好,還是柴油比較好?在汽油引擎馬力多出51hp,扭力少了7.5kgm的狀況下,就看你想要較佳的高速動力延伸性,還是低速強大的扭力輸出這二個差異是否值得這個價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