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Toyota召回談起

2010/02/03 00:21

汽車是上萬件零件所組成的機械裝置,這麼多零件湊合在一起,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問題是可以理解的,我們不可能要求一部汽車完全沒有毛病,即使品質再好的汽車品牌,也只能提供「相較之下」毛病較少的商品,「零缺點」在汽車上不僅是高難度的挑戰,事實上也是根本不可能達到的目標。

相較於其他品牌,來自日本的Toyota旗下的四個品牌Toyota、Hino、Lexus、Scion一向以較其他品牌較低的故障率著稱,因此「高品質」也成為了許多消費者選擇豐田車系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過,近來汽車業不斷全球化的趨勢,在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全球汽車市場,豐田集團在如何不斷降低成本又能同時兼顧品質的同時,也面臨了嚴苛的考驗;從豐田首度在營收上產生鉅額赤字以後,又緊接著又因為一連串品質或是設計疏失的召回事件,更使得豐田旗下品牌的形象再次受到嚴峻的考驗。

特別是在上個月,北美市場爆發豐田車系的油門踏板設計不良的事件後,更使得豐田近來品質下降的問題更加突顯。

據媒體報導,引爆這次大規模召回事件的肇因是因為有位Lexus車主因為油門卡住,導致了一場死亡事故,因此爆發了豐田車系油門踏板設計不良的問題。

依常理來判斷,目前電控油門踏板產生油門卡死的機會可說微乎其微,相信絕大多數的事故如原廠所言,是因為使用了非原廠設計的腳踏墊所引起;因為非原廠設計的腳踏墊大多沒有設計固定裝置,駕駛者極有可能因為腳部的活動,而使腳踏墊產生位移,造成卡住油門踏板的可能性。

但是,縱使上述原因造成意外的情況戰的可能性較大,但也並不表示原廠所設計的油門踏板不存在著有瑕疵的可能性;依照Toyota原廠公佈的新聞資料來看,這次召回車種所使用的油門踏板機械裝置顯然也還有改善的空間,此點相信在豐田原廠經過縝密的重新設計後,可以有效改良。

以技術面來看,豐田這次面臨的消費者信心危機,可說是小事一樁;但若以信譽以及危機處理的角度觀之,豐田這次不但反應慢了半拍,對於消費者的權益顯然也沒有在第一時間做周全的處理。

本來一件再平常不過的召回事件,卻因為豐田原廠近兩週的延怠,使得北美以及歐洲的輿論瞬間爆發,對於豐田造成了近新台幣三百餘億的重大損失,確實令人替豐田惋惜。

在豐田這幾天陸續宣布於北美召回230萬輛售出的產品、並於北美工廠暫停生產召回的車種以後,歐洲也接著宣布180萬輛,至此問題看似暫時止血,只不過站在一個豐田集團市佔率達四成的地區來說,台灣市場這次似乎完全沒有受到影響似乎有點令人難以置信。

以Toyota宣布在北美及歐洲召回的車型來看,北美召回的車種有:

1.            2010      Highlander

2.            2009~2010 RAV4

3.            2009~2010 Corolla

4.            2009~2010 Matrix

5.            2008~2010 Sequoia

6.            2007~2010 Camry

7.            2007~2010 Tundra

8.         2005~2010 Avalon

歐洲召回的車種則有:

1.            2005/02~2009/08 Aygo

2.            2008/11~2009/11 iQ

3.            2005/11~2009/09 Yaris

4.            2006/10~2010/01 Auris

5.            2006/10~2009/12 Corolla

6.            2009/02~2010/01 Verso

7.            2008/11~2009/12 Avensis

8.         2005/11~2009/11 RAV4

依此名單來看,北美及歐洲各召回8種車種進行油門踏板的局部加工改良,同時雖然豐田原廠宣稱對岸最近召回的7.5萬輛RAV4和此事件無關,但由於檢修的項目雷同,因此合理推測原廠說法可信度極低。

這幾款車種中,於台灣市場亦有販售的是Yaris、Corolla、Camry以及RAV4,其中前三款為國瑞汽車在台國產化的車型,至於RAV4則是和泰汽車由日本原廠導入的進口車型。

根據台灣Toyota/Lexus總代理和泰汽車對於媒體表示:上述車型分別因為於台灣及日本生產,因此和北美的車型不同,因此不在召回範圍之內。

如此的解釋看似合理,但是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

以國產化的上述車款來看,其機械結構和國外生產的車款可說大同小異,以目前國產車的自製率和目前國產車協力廠的技術與規模來看,由常理推論,油門機構超過九成的機率是不會由台灣製造的,如果是,也是所謂的「假Local」件,是由協力廠進口半成品在台灣修飾、組裝而已。

而且在全球化採購原則之下,此類零件大多為原廠統一來源,以充分整合資源、降低成本,因此實在很難令人信服這三款車型的油門機構,和北美及歐洲生產的車款採用不同來源的零件。

如此一來,既然北美和歐洲的車款都要召回了,那麼台灣國瑞汽車製造、和泰汽車代理及銷售的Yaris、Corolla(Altis)和Camry呢?

另一方面,雖然台灣銷售的RAV4車型採用北美地區已淘汰的2.4L 四缸引擎與四速自排變速箱,因此動力系統和北美生產的車款有顯著不同,但油門機構真的和歐洲及北美甚至對岸生產的RAV4有所不同嗎?

如果連對岸生產的7.5萬部RAV4都要召回了,那麼台灣所販售的RAV4呢?

Toyota自從20年前重返台灣市場以後,不可否認地,在和泰汽車一步一腳印的紮實經營之下,營造了無可匹敵的品牌形象與銷售成績,近來甚至已攻下台灣汽車市場四成左右的佔有率,在全球市場中表現可圈可點。

但是各位不妨思考一下,自從和泰推出了降格的Corolla(Altis)車系取代Corona車系以後,這幾年來,Toyota原廠對於台灣市場的誠意是否顯然不如以往?

Toyota品牌的國產車不斷屢創同級車售價新高、配備的新低,連最起碼對於台灣消費者的尊重也有顯著落差;而這次召回的事件更充分展現了Toyota原廠對於台灣市場的輕率態度。

事實上,台灣市場召回相較於其他地區的召回成本來說可說九牛一毛,而且和和泰近來為了達成日本原廠的銷售目標所灑下的銀彈相比,為了省這一點錢,輕忽台灣Toyota/Lexus車主權益的心態更是值得討論的。

Toyota優良的口碑與巨額的折價固然很吸引人,但是對於一家國際汽車品牌來說,信譽顯然比銷售量更為重要,輕忽台灣消費者的結果,終將為品牌經營種下最嚴重的惡果。

↑依照豐田原廠公佈的資料顯示:豐田將針對召回的車輛於油門機構受力端加入一個鐵片以防止油門卡住的可能性發生,不知道台灣生產的YarisCorolla AltisCamry以及進口的RAV4是否已經加入相同的設計了呢?

台灣車主使用無固定裝置腳踏墊的比率應該也是相當高,如果北美和歐洲需要召回改善,難道台灣人的人命比較不值錢嗎?

於2017/11/3重新編輯

BackTop
合作夥伴
  • 新車市
  • PChome
  • LINE TODAY
  • ETtoday車雲
  • 商車王
  • 車未來 AutoFuture
  • Automachi
  • 民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