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械結構方面,本車採用後輪驅動底盤,搭配4速手排及3速自排變速箱,前懸吊採獨立麥花輪支柱式,後輪採非獨立活軸的設計,轉向系統則為齒條小齒輪式,此為歐洲福特第一款運用此設計的小車。在外觀方面,靈感取自大西洋彼岸的美國風行的可樂瓶曲線設計(Coke Bottle),以及大燈,水箱護罩合為一體如狗骨頭造型般車頭設計為全車最顯眼的部分,一開始福特僅推出雙門車型,並以圓頭燈為低階車型,方型頭燈為高階來做區別,1968年3月又推出了Estate旅行車型,1969始推出4門3廂車型。在動力系統上,一開始搭載的皆為英國福特設計的Kent系列OHV汽油引擎,計有1.1/1.3升,在少數海外市場則有940c.c的排氣量可供選擇。
把焦點拉回來國內,福特六和於1972年12月1日成立,隨即在隔年5月推出其生產的第一輛福特車系-跑天下(Cortina),數個月後的10月15日推出第2款福特轎車-雅士(Escort),又因為車身較跑天下嬌小玲瓏許多故名小金剛,以車身小巧操縱靈活 ,省油耐用為主要訴求,動力系統為搭載1.3升Kent型直列四缸OHV引擎,最大馬力62ps/5700rpm,最大扭力9.5kgm/3000rpm,變速箱僅提供4速手排一種。剎車系統為雙迴路油壓式,前後皆為鼓煞。定價則定為新台幣145000元並提供半年或9600公里的保固,在配備上有雙速風扇、室內照明燈、置物箱,而儀表則包含時速、里程、汽油和引擎溫度表,也有交流發電機、油壓以及方向燈警示燈號。在安全配備上則有可潰縮方向機柱,雙迴路剎車系統,軟式儀錶板,以現今角度來看當然是非常陽春的配備啦。
上市前賣關子的廣告

正式上市時的報紙廣告,可見雅士及小金剛的稱號

隨後在1974年11月福特六和推出較1300c.c雅士更為經濟省油的雅士1100c.c型,是針對當時石油危機下油價高漲所因應而生的產品,由於排氣量較低,故又名小雅士,在其文宣廣告上則以「為了您,雅士變"心"」為標語,向國人宣告換了引擎心臟的雅士正式上市。由於低排氣量在牌照稅上擁有低於1.3升雅士的優勢,在銷售上則瞄準小家庭以及計程車市場所著重的經濟省油,此款也成為入主雅士車系的另一新的選擇。小雅士其動力系統同樣為英國Kent系列引擎,最大馬力則略降至55ps/6000rpm,福特六和則宣稱此1.1升新的型號每升可跑到15.2公里,新車上市之日實際邀集媒體路試也有平均每升17公里的表現,其油耗表現可說是非常亮眼,堪稱當時同級車的翹楚。雅士1代在1975年8月福特六和發表2代雅士後正式下台一鞠躬,以上為國內雅士車系的精簡介紹。下面簡單介紹此車對當時車壇的影響。
新推出的小雅士,排氣量為1100c.以省油為主要賣點

一代雅士最為人所稱道的就是在拉力賽的亮眼表現以及其延伸的運動化車系了,當然這些高性能車系是不可能出現在台灣的。歐陸上市之初僅有原廠衍伸出來的高階運動化車型1300GT可供選擇。在搭載Weber雙化油器和加大節氣門後,使得動力來到了72ps/6000rpm,調校後的懸吊系統亦使得操控性能較一般Escort 1.3為優。同年隨後趁勢出擊推出以拉力賽事而生的性能版本,稱作"Escort Twin Cam"。生產年份為1968-70年,是為了Group 2 拉力分組賽事而生的量產車款,其擁有蓮花廠(Lotus)代為調校的1557c.c雙凸輪軸8汽門引擎,馬力可達106匹,極速高達185km/h,輔推出的Twin Cam隨即投入1968年度愛爾蘭拉力錦標賽,由當時英籍拉力車手Roger Clark駕駛的Escort令眾人跌破眼鏡的奪下該年度的冠軍,其強勁的性能使之成為1960年代末70年代初叱咤歐洲各拉力賽事的利器, 此後便開啟Escort在各拉力賽事發光發熱的年代。
Escort Twin Cam可說是接替Lotus Cortina位置且與Lotus廠合作的另一代表作品


這之間無數大小之賽事最為人所稱道的為1970年的倫敦-墨西哥世界拉力錦標賽(London to mexico world cup rally),這項馬拉松式的拉力賽事總里程長達25750公里,分站則廣布歐洲大陸、北美洲及南美洲,當時的參賽車輛亦不乏許多歐洲名車參賽,如:Citroen DS、BMW 2002ti、Porsche 911、Peugeot 404、Mercedes 280SE等等,最後由芬蘭籍的車手Hannu Mikkola駕駛Escort 以9小時7分與第2名車手拉開1小時的差距奪得此賽事之冠軍,除此之外,前8名就有4輛是Escort,實力之堅強一時無兩(須注意的是賽事版的引擎性能經調校後排氣量增為1850c.c,性能較道路版本為佳)。因此隨後福特廠又推出了為了紀念此賽事的Escort Mexico運動化版本。此版本為原先福特Kent引擎加以改良,排氣量來到了1.6升,動力數據來到86匹。
Hannu Mikkola在1970年倫敦-墨西哥拉力錦標賽駕駛Escort一景

Escort Mexico雖為紀念版本,但外觀依然低調

除了Mexico版本外,進入1970年,福特第一輛RS車系誕生,此車名為RS1600,以原先Twin Cam版本為基礎,委由英國賽車引擎製造商Cosworth代為調校引擎,設計上採用Kent引擎本體再搭配Cosworth的汽缸蓋,為一16汽門,皮帶驅動設計,故名BDA引擎("B"elt "D"rive "A"-Series),1.6升雙凸輪軸16汽門可輸出115匹馬力,0-60mph僅需8.9秒,而這些運動化車系皆在福特位於英國南部艾賽克斯AVO廠(Advanced Vehicle Operations) 完成生產組裝(AVO廠為福特專門生產性能化車系所獨立出來的生產工廠)。
Escort RS1600

RS2000車系為最後AVO廠生產的車系,生產僅橫跨1973至74年而已,如同先前的Mexico和RS1600車系,此車系也是為了慶祝在Escort車系在拉力賽事上亮眼表現所推出的平價性能車款,動力系統則採用福特自家研發的2.0升OHC Pinto系列引擎,可發揮100匹馬力,0-60mph也僅需9秒,雖然性能數據並未較前代亮眼,但更重要的是其維修保養比RS1600更加方便可靠。簡而言之,現今眾車迷耳熟能詳的福特RS車系之誕生與發展(雖然近年僅剩下孤軍奮戰的Focus RS車系),實有賴於70年代至90年代福特參與賽事的技術經驗累積,這些也都有助於量產運動化車系的車輛研發上,其中本文談及的Escort Mk1具有其時代意義,尤其是在70年代初拉力賽的成績上可說是戰功彪炳,也無形中提升了此車系的銷量及品牌形象,以及其做為福特RS第一代運動化車系的濫觴,以上是我對Escort Mk1車系的粗淺介紹,用字遣詞生澀之處還請各位看官多多包涵,謝謝收看!
Escort RS2000為Mk1最後推出的RS車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