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車安全評等計畫 (TNCAP) 今日 10/27 下午舉辦首次撞擊測試,首款進行測試的車款為 2021 年全年銷量第一名的 Toyota Corolla Cross。
今日進行的測試為前方 40% 偏置測試,車速為 64km/h,雙前座放置成年男性測試假人,後座放置 8 歲與 10 歲各 1 名兒童測試假人,當碰撞完後,由工作人員拍攝照片並蒐集測試資料,後續將經過假人各部位受力程度的計算來給予分數。
TNCAP 的全名為台灣新車安全評等計畫 (Taiwan 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目的在對於符合領牌規定的新車,從市面挑選銷售量較高的車型,以高於強制法規要求,進行相關主被動安全試驗,將試驗數據轉換為民眾容易理解的評等結果對外公布。
TNCAP 的誕生,可追溯至民眾在 2016 年 11 月有民眾在國發會平台提案「國產車上市前,必需強制公開 ARTC 撞擊測試結果,並比照國外將結果分級」,隔年 7 月又有民眾提案「臺灣增設 TW-NCAP」讓台灣 NCAP 的構想開始浮現,也受到民代及媒體的關注,交通部為了回應民眾提案,於 2017 年時委請 VSCC 辦理「臺灣新車安全評等制度研議」,因此 VSCC 財團法人車輛安全審驗中心召集產、官、學、研舉行 2 次座談會,產生「參考 Euro NCAP」、「交通部主導」等共識。
TNCAP 的組織架構是由交通部委託 VSCC 擔任執行機構,統籌辦理 運作管理及星級評等等事務,並由交通部指定 ARTC 負責辦理檢測試驗,經費來自交通部,目前每年為新台幣 1.2 億元,規劃每季測試 2 款車,每款車委託消基會志工在經銷商匿名購買與消費者可購買之相同規格車款,選擇車款以銷量最大者的最低安全規格車型為主,並且為近 2 年內改款者優先。每款測試車需購買 4 輛來依序進行不同項目。
TNCAP 的測試項目,以 Euro NCAP 2017 年版本為參考基礎,劃分為成人保護、兒童保護、行人保護及安全輔助四大項,在撞擊測試類別涵蓋了前方全寬、前方偏置、側方及側方立柱共 4 種。每種項目再依據重要性給予配分,再計算出個別項目的得分率後,給予相對應的星等,總星等以最低的星等為依據來公布。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總算擁有自己的 NCAP 新車安全評等制度,透過標準的測試程序來給予新車詳細的安全表現評分,不僅帶給消費者購車時的參考,也可望激勵車商持續進步,進而提昇國內道路交通安全,創造多贏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