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超跑,McLaren 這個品牌在車迷心中絕對可以與躍馬 Ferrari 以及狂牛 Lamborghini 兩大義大利車廠相提並論。McLaren 是由 F1 車手 Bruce McLaren 於 1963 年所成立的競速車隊,總計獲勝次數更是數以百計,被譽為僅次於 Scuderia Ferrari 的常勝軍。


1988 年,該廠首席賽車設計師 Gordon Murray 在義大利大獎賽 (Italian Grand Prix) 於航站等候班機時,以 Formula 1 賽車為概念畫出了他心目中的三座終極超跑 (Ultimate road car) 草圖,並在歸國後便想盡辦法說服時任 McLaren 總裁的 Ron Dennis,隨後則展開了一系列研發工作。

擁有完美主義的 Gordon Murray 為了 McLaren F1 找到合適的動力心臟,數次拜訪日本 Honda,該廠有著東洋法拉利稱號的 NSX 使他為之瘋狂,並期望這個一級方程式賽中合作的盟友可以協助研製一具 4.5 升 V12,最後還是被本田婉拒打槍,最後才在 BMW 動力部門的總工程師 Paul Rosche 的協助下取得改良自 BMW M8 S70/1 型而來的 S70/2 型動力。

McLaren F1 量產版最終在 1992 年開始接受訂單,每輛車需耗時近 4 個月組裝完成,在當時就開出高達 $800,000 美金的價碼,採用碳纖維單體車身結構使得車重僅達 1,138kg,除了 6 速手排配置外,車上沒有搭載任何氣囊及輔助系統只為了極致輕量化並保持最純粹的駕馭手感,至 1998 年量產結束時,共僅有 106 輛 F1 離開生產線。1998 年 3 月時,現役 Bugatti 官方試車手之一的英國知名賽車手 Andy Wallace 於 Volkswagen 的 Ehra-Lessien 測試跑道上針對轉速限制器調教過的 F1 進行實測,最後以 240.1 mph (386.4 km/h) 的紀錄成為史上最快量產車,直至今日都還是最速自然進氣引擎車款。

許多明星紅人也都對他為之瘋狂,較為知名的車主有美國知名脫口秀主持人兼汽車收藏家 Jay Leno、英國演員豆豆先生 Rowan Atkinson、美國名裝設計師 Ralph Lauren、Tesla 創辦人 Elon Musk 等,其中汶萊蘇丹 Hassanal Bolkiah 更是擁有近 10 輛,包括 F1 LM、F1 GT、F1 GTR 等稀少版本。

本次分享的是由 Minichamps 出品的 1/12 McLaren F1 Road Car,個人選擇了最能代表該廠的橘色,全車由金屬合金及部分塑膠製成,在國內也算是比較少見的模型。

外觀方面,McLaren F1 車身低扁卻沒有如現代超跑般誇張的車體線條,已經過了 30 年還依然如此摩登,風阻係數只有 0.32cd,這也是設計大師 Gordon Murray 厲害的地方了吧!蝴蝶式開啟的車門設計靈感源自於 Toyota Sera,左右側還各設有空間宜人的置物廂,車頂上方為引擎進氣口,而造型低調的輪圈採用鎂合金製成並擁有相當誇張的前後配胎,引擎蓋設有玻璃窗可直接透視,方正的車尾設計相當單調,由大面積的散熱網霸佔,下方則有雙邊雙出的排氣尾管。










打開蝴蝶們即可看到 McLaren 最出名的三人座配置,駕駛位於設計師心目中最完美的中央位置,內裝顏色及駕駛坐姿需在車主訂製時就量身客製好,左右可乘載兩名乘客的設計到現在也只有同樣出自於 Gordon Murray 的 T.50才出現,實車具有空調系統、Kenwood 音響系統、玻璃除霧系統等,但安全氣囊、動力方向盤及其他安全電子輔助卻不在考量內,六速排檔感位於駕駛右側,手煞車則在左側。
掀起引擎蓋,下方藏著史詩級 S70/2 6.2L V12 自然進氣汽油引擎,上面也標記著 BMW M Power 字樣來驗明正身,同時可看到連接車頂進氣口的吸器構造位於引擎上方,為了增加妥善率,選擇不採用渦輪及機械增壓器,引擎蓋為了隔熱還用上了金箔鋪陳,配合上與 Weismann 共同開發的 6 速前進檔手排變速箱,擁有 627PS/ 7,400 rpm 及 650Nm/5,600rpm 的最大輸出,0-100 公里加速可在 2.3 秒達成,極速最高可達 386.4 公里。


整體來說,這輛模型在做工上算是中上,外觀方面無懈可擊,不過車門因為採用圓頭式活動關節,所以不舉問題是家常便飯,而引擎室細節也差強人意,不過以一輛多年前生產的模型來說已經相當優秀,尤其目前好像也沒有其他廠家在做 1/12 的 McLaren F1,還是相當推薦藏家們入手一輛,若是 1/18 的話,那毫無疑問地一定首選 Autoart~
McLaren F1 是當時集聚了所有科技所打造的性能機器,在賽道上也創下了許多佳績歷史,如此狂妄的性能,車上卻沒有搭載任何輔助系統,實在叫人畏懼三分,儘管現在已經有許多超跑可以輕易超越它,但在許多人心中它才是 The true driver's 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