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數量漸增,立法院於2022年4月三讀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明定微型電動二輪車(電動自行車) 自 2022 年 11 月起需掛牌才能上路,若未領牌最高可罰 3,600 元,並規範 14 歲以上才能騎乘,未滿 14 歲則最高可罰 1,200 元。

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最新修正第 69條之 1 指出,「電動自行車」正式名稱為「微型電動二輪車」,其定義為「電力為主、最大行駛速率在 25km/h 以下,且不含電池在 40 公斤以下或含電池車重在 60 公斤以下的電動二輪車輛。」屬於慢車種之一,而未來微型電動二輪車除了必須經過檢測及型式審驗合格之外,還需要比照汽機車進行登記、領用、掛牌以及並強制投保責任險等流程才能上路。
另外針對違規及改裝的亂象,微型電動二輪車若車速超過 25km/h,將處駕駛人 900~1,800 元罰鍰;未滿 14 歲就騎乘則開罰 600~1,200 元罰鍰並當場禁止其駕駛,車輛移置保管;若購買微型電動二輪車卻無領用牌照,將可開罰 1,200~3,600 元罰鍰,隨意改裝車輛者,最高可罰 5,400 元。

不過交通部也解釋今年 11 月以前就已經購買的車輛,車主持有的車輛領有合格標章,將享有 2 年寬限期,在未來 2 年內依然能正常行駛於道路,不過在寬限期之內還是必須到監理機關,將原有的審驗合格標章轉換成監理機關核發的車牌,2 年後才能繼續上路行駛,否則未來將依最新的《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進行取締開罰。
過去以來微型電動二輪車免考照、免加油、免牌照稅與燃料稅的三大優勢,深受菜籃族及年輕學子喜愛;根據統計 2020 年統計,共有超過 50 萬輛微型電動二輪車於全台,然而市面上竟然有約四成未通過合法認證。如今政府終於將電動自行車納入管理,除了能保障產品的品質外,更重要的是確保用用車及用路人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