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領域的環保小尖兵 CMC e-Veryca 客車型 試駕
當今車壇雖然電動車勢力逐漸抬頭,但在商用車的世界裡,其實相對處於起步階段,然而本站這回特別商借國產輕型商用車當中,唯一的純電選項進行試駕,看看它相較汽油車型究竟有何亮點?

新在哪裡?
●雙排五人座客車型式
●導入 A180 車款造型風格
●ADAS 機能強化
●新增前座雙氣囊(貨車型未配置)
中華 e-Veryca 其實即品牌旗下菱利車系的純電版本,最直接對應的燃油選項即A180 廂型車,其首度登場於 2018 年,起初主要供應特定市場(如郵務車等),後期則開放一般消費者入主,而本回試駕的客車版本為 2021 年 6 月對外販售。e-Veryca 目前具備三種編成設定,包含兩種貨車選項(雙座)及本回試駕、擔綱頂規的客車型(雙排五座)。開頭提及,由於 e-Veryca 為當今國產純電輕型商用車唯一選項,嚴格來說市面上沒有直接對手,但它到底與自身燃油車款相較具體差異為何?接著往下看。
e-Veryca 的尺碼來到 4,155 × 1,570 × 1,950 mm,軸距則為 2,610 mm,報價依貨車、客車排序分別為 89.7、93.9 萬元,以本回試駕的客車型來說,相較汽油動力配備等級近似的編成,兩者之間價差高達 29 萬元(汽油:64.9 萬元,電動:93.9 萬元),但原廠亦提供車電分離專案降低買家初期負擔(客車型車價降至 58.6 萬元,但電池需租賃 12 年,每月需支付約 2,000 ~3,000 元租金)。

e-Veryca 貨車型的載重量為 425kg(汽油對應編成為 564kg,相差 139kg),原廠提供 8 年 / 16 萬公里電池保固(健康度不低於 70%)、馬達 5年 12 萬公里保固。


外觀設計與汽油版本相去不遠,車頭及尾部均採大面積黑色塑料材質鋪陳,主要為抗刮、易維修考量,而前霧燈為標準配置。
因應商用定位,頭燈組全數採用傳統燈泡,但具備光感應啟閉機能,上方也附有日行燈。
雙側均採滑門設計,有利於上下貨品。
車尾上方設有反射鏡,即便未見倒車攝影也能提供駕駛者基礎後方視野。
三眼式倒車雷達列入標配,對於商用車款來說為貼心設計。

中控台鋪陳與汽油車型並無顯著差別,為典型商用車風格。

中控標準配置手動空調及傳統音響主機(具備 USB 音源輸入),主要以基礎實用為導向。

8 吋數位儀錶堪稱全車配備最大亮點,實際感受其直讀性頗為優異,而較具特色的部份為位於中央的馬達轉速及兩側的輸出及回充量錶,不過電量百分比於行駛期間無法常時顯示為可再改進的地方。
定速控制對於商用車來說為相對少見的便利性配備,列入標準配置確實貼心。
雙前座椅採皮布雙材質設計,能提供基礎舒適性。
後椅背傾角支援大範圍調整,整體舒適性及空間表現均屬水準之上,能勝任載客需求。
後座具備置頂式空調出風口,風量可獨立進行調整,對於乘車品質確實加分。

e-Veryca 客車型標準具備如 FCW 前方碰撞警示、LDWS 車道偏移警示等駕駛輔助機能,但主要仰賴聲響提醒,實質效用不算大。

零碎置物空間設計以商用車的角度來看不算優異,主要為容量多相對侷限,位置規劃也未見多元。
全車椅背均可向後倒平,除了可當做簡易車床使用,亦可視情況載運長形物品。
後座支援向前翻摺,為商用車維持高機能性的重要元素,只是其釋放機構實際操作並不省力。

商用定位廂型車的貨艙格局自是相當寬闊,亦具備較低的底板距地高,整體裝載容量擁有上乘水準。


動態表現方面,e-Veryca 的加速踏板回饋相當線性,而駕駛者若有明顯加速意圖,車輛的反應大致也能跟上步調,不過主要受限馬達出力,即便於都會區行駛,整體動力輸出的感受僅能算是「剛好」,並未能營造輕快的氛圍,但重踩踏板所湧現的推力仍足敷應付買家需求。駛至高速後,約莫 80 km/h 以上能察覺後勁明顯衰退,加上電耗提升,並非 e-Veryca 相對擅長的領域。

本車採用單馬達後輪驅動型式,最高輸出 60hp / 18.9kgm(額定值,峰值馬力為 114hp),並搭配可用容量 28kWh(總容量 31.3kWh)的鋰電池組。

電動車大多沒有變速箱,而本車採用旋鈕式排檔,與汽油車型有所區隔,實際操作的感受相當順手,但無 P 檔的設計於停車時需稍加留意。

充電孔位於右側 B 柱下方,規格為 J1772,並不支援 DC 快充,原廠表示以 6.6kW 車載充電器可於 5 小時內滿充(貨車型充電器功率為3.3kW,均為 220V 規格),另外本車續航里程為 149km(貨車型為 167km)。
本車最高車速為 110km/h,停等紅燈時寂靜的車艙其實能營造另類「優異」行駛品質。
底盤表現部份,e-Veryca 的行路品質其實以商用車的角度來看算是不俗,空車狀態下回饋並不會過於顛簸,整體穩定性也具備一定水準,並無早期商用車格外「廉價」的氛圍。制動表現方面,受限技術水平,e-Veryca 並沒有配置CRBS,其鬆開加速踏板後的動能回收力度僅與車速關聯(隨車速遞減呈現階梯式下降),這自然不利於續航里程最大化,但 e-Veryca 煞車踩踏線性感仍相當優異,即便新手亦不難輕鬆駕馭。
車胎規格 165R13,並採用鐵圈配置,制動系統為前碟後鼓型式,一切向商用務實導向看齊。
即使身處商用定位,e-Veryca 的整體行路感受仍優於預期。
最後我們來聊聊,究竟這輛 e-Veryca 客車版值不值得入主?而答案已相當明確,現階段它顯然僅適用如公家機關標案等特定族群。e-Veryca 整體動力系統的規格已相對過時(特別是充電層面),即便純電版本相較汽油動力擁有較長的保養週期(e-Veryca 為 20,000km),但對於商用車來說,時間就是金錢,停在原地等同不能賺錢,而汽車不比手機,無法邊充電邊行駛(至少現階段技術尚未突破),因此需待動力系統規格提升才有競爭力,我們也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Back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