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ssan 純電能車的歷史最早可追朔回西元 1946 年,由於二戰過後的日本經濟大受打擊,Tokyo Electro Automobile Co. (Prince Motors, Ltd. 前身) 推出了一款名為 Tama 的小型電動車,擁有 65km 的最大續航里程,極速則為 35km/h,在當年成為了許多計程車以及貨運司機的生財工具,可說是戰後日本發展經濟的最佳目擊者。Nissan 於 1966 年併購 Prince Motors, Ltd. 後,在後續幾年陸續推出了多輛概念車,另外也有少數量產了 Altra EV 以及 Hypermini 等車型,最後在 2010 年揭露了 Leaf,作為該品牌第一台大量生產的市售純電車。
Nissan Leaf 問世至今已達 12 年之久,在 2017 年時進化到第二代車型 (ZE1),憑藉著成熟的動力系統以及親民的價格在各地市場都擁有耀眼的表現,是 Tesla 以及中國北京汽車(BAIC)的 EC 系列電動車的最大競爭對手之一。

新在哪裡?
●2023 年市 Nissan Leaf 引進編成與接單價分別是輕旅版新臺幣 125.9 萬元起及長程勁化版新臺幣 139.9 萬元起。
●外觀使用 NISSAN 全新廠,採用全新設計 V-motion 黑化水箱護罩、發光式前廠徽以及全新 17 吋六爪式電馭鋁圈。
●內裝升級高質感皮椅,附前/後加熱座椅功能。
●長程勁化版 62kWh 車型,電池容量更大幅擴充 50%,續航力達 463 公里 (NEDC),馬力輸出提升至 214hp,扭力提升至 34.68kgm。
●全車系標準配備 NIM 智行科技主動安全配備。
●提供 8 年或 16 萬公里鋰電池保固。
總代理裕隆日產汽車於 2022 年 8 月 1 日宣布展開 2023 年式 Leaf 車系的預售活動,引進編成與接單價分別是輕旅版 (新台幣 125.9 萬元起) 及長程勁化版 (新台幣 139.9 萬元起),年度配額為 100 輛。

外觀方面,2023 年式 Nissan Leaf 車頭導入新世代 V-Motion 黑化造型搭配電動車專屬水箱護罩,科技感及辨識度都提升許多,前方 LED 銳利頭燈組附有日形燈條,充電座與引擎蓋採一體式設計,特殊的車頭構造結合空氣導流後視鏡可更順暢地引導周圍氣流,除了降低風阻外,還可增加行駛穩定性,車色以珍珠白車身搭配淬鍊黑車頂雙色設計為主,另外可以相同車價接訂生產天空藍車身搭配淬鍊黑車頂及淬鍊黑二款車色,足踏 17 吋六爪式電馭鋁圈。






內裝方面,Nissan Leaf 採用簡潔的風格來打造人性化科技座艙,2023 年式更導入了附前後前後座加熱功能的高級皮椅來提升舒適度,駕駛享有 D 型多功能運動化方向盤以及充滿科技感的 7 吋數位儀錶,具有整合了 Apple CarPlay 及 Android Auto 的 8 吋智慧影音多媒體系統以及 6 支高傳真揚聲器,下方更有著 Leaf 專屬的半球狀排檔桿,後座可做 6/4 分離傾倒以達到 1,176 公升的置物廂空間表現。













安全方面,2023 年式 Nissan Leaf 具備 ZONE BODY 超剛性安全車體以及 6 顆 SRS 輔助氣囊,全車系標準配備 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 智行科技主動安全配備,內容包含 IEB 防追撞緊急煞車系統、ICC 智慧型定速控制系統、LDP 車道偏離預防系統、HSA斜坡起步防滑系統、RCTA 後方車側警示系統、 BSW 盲點警示系統以及 AVM 360° 環景影像系統、MOD 移動物體偵測系統。另外也有 ABS / BAS / EBD / BOS 四合一煞車系統、ESP (VDC) 車輛動態穩定系統以及 TPMS 胎壓偵測系統的加持。

動力方面,本次式價的 Nissan Leaf 長程勁化版搭載 62kWh 的超薄層疊式緊湊型鋰離子電池,在前軸配置了一顆永磁同步馬達,在 4,600~5,800 rpm 間可輸出 214hp 最大馬力,並在 500~4,000 rpm 間產生 34.68kgm 最大扭力,在 NEDC 測試標準下具備 463 公里的最高續航里程,並具備 e-Pedal 油門煞車整合控制系統,可使用單一踏板控制加速與煞車。懸吊採用前麥花臣、後扭力桿附前後防傾桿的配置。


開著 2023 年式Nissan Leaf 上路,比起現在汽車市場逐漸茂盛的其他純電能車型,Leaf 整體的駕馭感受與傳統油車較為相近,方向盤輔助力道的轉向手感雖然不會過於輕手,不過懸吊偏軟的設定也進一步說明了它更符合輕鬆自在的駕駛風格。性能也不同於大眾對電動車那種猛爆的既定印象,踩下油門時馬達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輸出動力,但是在中速域時依然可以游刃有餘地提供不錯再加速表現。當啟用 e-Pedal 時,藉由電能回充系統,駕駛幾乎可以油門來控制車速,若妥善利用的話,不只可減輕駕駛疲勞,也可達到更優秀的續航里程。
2023 年式 Nissan Leaf 低重心的電池底盤設定加上舒適的懸吊,面對坑洞時它都能給出不凡的乘坐感受,也不會出過多的側傾導致暈車狀況發生,而基於一台純電能車款,少了內燃機的引擎聲,內裝組裝零件互相摩擦的聲音不免會有,風切聲及輪胎噪音等外部干擾則在常人忍受範圍之內,市區低速行駛相信可以滿足大部分使用者的標準。
Nissan Leaf 長達 12 年的量產目前也早已達 60 萬台的門檻,在 Tesla 人氣逐漸上漲前,在國內純電車市場可說是擁有一席之地,而隨現今各大車廠開始陸續推出各式各樣的純電車款,利用各項先進或是新潮的配備來吸引消費者,Nissan Leaf 依然還是堅守最初的使命,以樸實無華的特性服務使用者,說它是這百花齊放車市中的一片綠葉相信一點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