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 2022 年這個時間點,入主一輛典型的好車固然令人羨慕,下單這類手排小跑車卻同樣是件「奢侈」的事,但若你真的喜愛開車,且懷念過程中那左腳與右手互動的美好,在大環境有可能驅使手排變速箱隨時退場的情況下,把握機會再對自己好一些,趁早追夢又何妨!
新在哪裡?
●全新第二代大改款車型
●售價明顯提升(手排 130 → 152.8 萬元)
●引擎排氣量擴至 2.4 升
●車身尺碼更動(加長 25mm、降低 10mm、軸距 +5mm)
●內外造型全新設計
●鋁圈尺碼 17 吋 → 18 吋
●換裝 7 吋數位儀錶
●導入 EyeSight 駕駛輔助系統(自排車型)
Toyota 86 初代車型正式亮相於 2011 年東京車展,其乃與 Subaru 共同開發的產品,隨後憑藉短小身型、水平對臥引擎搭配前置後驅設定等元素快速走紅,之所以命名為「86」,原因之一為致敬 1980 年代誕生的「AE86」,而總代理和泰汽車於該年 6 月導入,手排版本則延至 2014 年 6 月推出。2016 年,86歷經小改款,整體改動包含內外觀氛圍、配備強化及電控系統,台灣市場於同年 10 月發表。
在歷經近 9 年的時光後,2020 年第四季,86 迎來第二代大改款車型,雖然仍沿用初代車型平台打造,但除了車身剛性有所提升,懸吊設計亦再經調整。此外,因應 GR 性能子品牌誕生,如今新世代車型已正式命名為 GR86,台灣市場於稍早 8 月 18 日發表,以下分享其整體試駕感受。
























看完靜態層面的進化之後,GR86 的動態表現想必是多數車迷更關注的部份,而這裡我們想先拋出結論,新車型與先前世代相較下,基本上整體性格大致獲得傳承,但原廠的確考量更多日常使用場景,讓它的性格更圓滑了些。


駕著 GR86 上路,我們察覺到的第一項進化即離合器踏感,新車型依然保有深而明確的接合點,雖然未與初代車型進行同場比對,但 GR86 的踩踏力道似乎輕盈不少,試駕當日即便塞車橫貫台北市東西兩側,小腿絲毫不感到痠軟,對於日常駕馭可謂友善不少。


至於動力輸出層面,GR86 油門踏板行程與動力輸出之間的關係依舊線性,且反饋速度佳,然而得益於引擎排氣量擴至 2.4 升,可明顯察覺加速力道較為飽滿,不過最令我們欣喜的部份,卻是它刻意將最大扭力峰值提前的調校。駕馭GR86 面對某些上坡路段時,即便「偷懶」不降檔,在引擎轉速落於 1,500 rpm附近的情況下,踩下油門依舊能順利提速,過程中引擎也沒有發生明顯抖動。此等特性讓駕馭 GR86 於爬坡路段能降低刻意拉轉升檔的機率,對於駕駛者來說將擁有更高的選檔寬容度,能改善長途駕馭的疲累感。


底盤回饋方面,GR86 的調性大致屬硬朗紮實,能忠實傳遞路面資訊,但通過一定距離鋪面品質較差的路段時,有時會讓駕駛者感到些微煩躁。轉向手感是GR86 的重點進化項目之一,如今整體調性更為輕盈,與多數乘用車之間的差異已不算大,然而指向依舊精準銳利,搭配優異的車身跟進性,主觀能營造豐富的駕馭樂趣,雖然受限場地限制,我們並未往極限推進,但其貼地性與靈活度依舊令人印象深刻,猶如征服彎道的機器。


透過前述文章內容,相信大家已了解 GR86 的方方面面,但最後我們想藉著此次試駕,釐清 GR86 與 MX-5 之間該如何選擇?亦或其與 BRZ 到底誰更適合入主?GR86 與 MX-5 雖然時常被車迷一同比較,但其實兩者的「個性」仍有些差距,GR86 就像是一台戰鬥機器,它擁有精準銳利的動態反應,卻對駕駛者的操作回饋相對敏感,以至於不易以輕鬆的心情進行駕馭,在賽道當中一圈圈時刻保持緊繃的挑戰自我才是它的舞台。
至於 MX-5,它本質更追求的是均衡,在山路中能給予駕駛者豐富的機械回饋與人車溝通感,但它也能讓你換個心情,開著蓬悠哉地馳聘濱海公路,因此兩者之間的選擇端看你的用車型態而定。GR86 與 BRZ 的選擇方面,兩者的調性相對接近,但就售後層面來說,當你駕著 GR86 卻需挑選原廠保修據點時,或許你會發現價差 10 萬元的 BRZ 似乎也是個選項。不論你的選擇為何,GR86、BRZ 及 MX-5 大致均屬相對平價、具手排選項的小跑車,未來是否順利換代同時保留手排選項尚不得而知,還是呼應開頭老話一句:「光陰不等人,欲圓夢請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