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 Bugatti Veyron 這名字對超跑迷們絕對不陌生,憑著打破極速 400 km/h 的紀錄而聞名全球,當初也是台灣第一台單價上億的汽車!不過依然有許多人對它有許多誤解,借著今天新模型到手的機會來重新介紹 Veyron 給大家~
Ettore Bugatti 在 1881 年出生於義大利米蘭,自小就受到藝術世家的薰陶,爸爸 Carlo 是非常知名的室內設計師,祖父 Giovanni 是建築師及雕刻家,弟弟 Rembrandt 隨後成為了知名動物雕刻家。Ettore 明白自己的天分不能侷限在傳統藝術圈上,並開始著手改造三輪腳踏車並為其裝置引擎,藉由當時汽車製造商 Prinetti & Stucchi 的協助,於 1898 年推出了他的第一台「汽車」 Type 1。他的技藝隨著時間更加精進,在 1909 年於法國莫爾塞姆成立了 Automobiles E. Bugatti,為這家傳奇車廠揭開了序幕。
Bugatti 所推出的 Type 13 在賽道上表現優異的性能及靈敏操控性為公司吸引到了社會大眾的關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Ettore 還有協助研發飛機引擎,戰爭結束後,Bugatti 推出了傳奇的 Type 35(之後有空也會分享模型),在賽道上叱吒風雲,街道上更是廣受歡迎。Ettore 也開始帶著他的大兒子 Jean 進工廠學習造車,天賦異稟的 Jean 如父親一樣展現出過人的才華,設計了如 Type 55 及 Type 57 等著名車款。只可惜於 1939 年,當 Jean 在一條鄉間小路試車時,為閃避一名酒駕腳踏車的郵差,發生了嚴重車禍並因而喪命。兒子的死深深地打擊 Ettore,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工廠遭到嚴重的空襲損壞,結束後甚至還因身為義大利人,政府不願將工廠土地還給他。Ettore 晚年甚至聽說有老年癡呆的問題,並於 1947 年在巴黎的醫院病逝。儘管 Ettore 的小兒子 Roland 嘗試復興工廠並推出了如轎跑 Type 101 及 F1 賽車 Type 251,但事業並未起色,隨後將公司出售給西班牙車廠 Hispano-Suiza。直到 1987 年,義大利商人 Romano Artioli 買下了 Bugatti,在坎波加利亞諾建造了新工廠並推出 90 年代廣為人知的 EB110,但因經營不善,最終也是破產出售。



1998 年福斯集團收購了 Bugatti,此舉背後的負責人當然是被封為「汽車狂人」的 Ferdinand Piëch,因為就在同年除了 Bugatti,福斯還買下了 Bentley、Lamborghini 等高階豪華品牌,原本還計畫買下 Rolls-Royce,但沒能爭贏 BMW。Ferdinand 是個很極端的人,擔任總裁的 13 年中,實施相當獨裁的鐵腕政策,讓主管部門長時間處在高壓狀態,但也因為他瘋狂的堅持,締造出許多驚人的產品,而 Veyron 就是其中一項。他於 1997 年在日本出差搭火車時,在紙上畫出了他所追求的完美引擎 – W18。如其名,汽缸的排列形式如同字母 W,並且具有 18 個汽缸。而買下 Bugatti 這個品牌,給了他實現美夢的機會。

EB118 於同年以概念車身分在巴黎車展上現身,EB 為 Ettore Bugatti 縮寫,為一輛高級的 2+2 GT 跑車,計畫植入 W18 自然進氣引擎,但並未成功進入量產階段。隔年,又推出了 EB218 概念車,外觀與 EB118 大同小異,基本上就是四門禮車的版本。1999 年又推出了 18/3 Chiron,此概念車也意味著量產的方向已瞄準超級跑車設計。同年的東京車展上,推出 EB 18/4 Veyron,取名自該廠知名賽車手 Pierre Veyron,該車已經看得到量產版 Veyron 的造型,並於 2001 年確認量產計畫。


Ferdinand 同時也給出了幾乎不可能實現的目標,引擎要有 1000 匹馬力,而且極速須達到 406 公里,同時車室要有相對的舒適性。為何要到 406 公里這麼奇怪的數字呢?因為 Ferdinand 於 1970 年研發的 Porsche 917 在利曼賽道上就是達到了極速 406 公里,因此成為了量產 Veyron 的標準。如此誇張的要求現今許多超跑廠都已經做到了,但對當時的研發團隊來說必然是非常困難的,聽說當時測試引擎時還差點讓工廠失火兩次,車手測試極速時也因爆胎而差點喪命!
最終,量產的 Veyron EB 16.4 全車採碳纖維製造,其名的 16.4 代表引擎為 7,993 c.c. 雙凸輪軸 W16 引擎,共有 64 個汽門並具4顆渦輪增壓器,配有 10 具散熱系統,變速箱採由 Ricardo 研發生產的 7 速雙離合自手排變速箱將動力輸出至四輪上,每組要價 12 萬美金。搭載碳纖陶瓷剎車,後方還有一具類似機翼的主動式尾翼,可當作空阻煞車也可提供高速穩定性。為了能夠在 400 公里安全行駛,搭配了與米其林共同研發的特殊高速輪胎,每組高達 42000 美金,而且因為輪胎是緊黏在鋼圈上了,每換三次輪胎就要將輪圈也給換掉。最高時速可達 407 公里(Super Sport 可達 431公里),0-100 公里僅需 2.5 秒,在極速時 100 公升的油箱可在 12 分鐘內耗盡,輪胎會在 15 分鐘內磨耗完。同時,引擎每分鐘會吸入 45,000L 的空氣,可足足供一位成人呼吸 4 天!Veyron 的研發計畫成本達到非常可觀的 16 億美金,而量產版在 2005 年的售價為 120 萬美金,總共生產了 450 台,可以說是賣一台賠一台的概念,讓當時許多股東都氣得牙癢癢。2015 年,經歷了10年量產後,順利將第 450 台 Veyron La Finale 交付給車主,結束傳奇篇章,並於 2016 年日內瓦車展推出後繼車型 Chiron。
今天介紹的模型由 Autoart 出品,產品編號為 70951,因當初是跟車友交流購得,故沒有外盒,並且以新臺幣 4000 元入手。實車是 Bugatti 於 2009 年慶祝建廠 100 周年的特別版。此版本只限量一台。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外觀烤漆,看似非常低調簡單,但其實採用了亮面及消光烤漆做搭配,顏色是 Bugatti 經典的藍色,名為 Sprint Blue。





















Autoart 這個時期作品的品質可說是處在巔峰,不僅全金屬打造,細節也不馬虎,而且光是 Veyron 就出了相當多特仕車型,僅可惜現在開始只生產塑膠模型,給人的感覺就是比金屬車還要來得廉價,同時也看得出品管的下降,讓人直搖頭。
許多人覺得 Veyron 很笨重,甚至說是很沒意義的車款,看起來又不像義大利超跑性感,但我覺得那是因為大家都忘記了這台車的定位,它結合了性能及奢華,與其說它是台超跑,倒不如說它是一台超級 GT,官方那時打造的理念就是讓車主可以早上下賽道,晚上可以穿著燕尾服上歌劇院,在一般道路也可以輕易掌控,這是其他超跑所做不到的,而它也已經成為撼動車壇的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