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zda CX-5 的歷史,可追溯至 2011 年日內瓦車展上發表 Minagi 概念休旅車,外型注入了「Kodo 魂動」設計語言,向世人展示該品牌對於「跨界」一詞的見解。隔年正式推出第一代 CX-5,延續概念車新穎外表並採用當時新導入的 Skyactiv 創馳藍天技術吸引到一群忠實的馬迷們,並在 2017 年時發表第二代車型,設計取自 2015 東京車展亮相的 RX-Vision 並且與第一代的 CX-5 線條融合,同時導入 G 力導引控制技術。
新在哪裡?
●水箱罩內部格柵改為立體式樣,下方飾條也不再深入頭燈下方
●LED 頭燈內部改為雙 L 型日行燈配置
●新款 19 吋鋁合金輪圈
●車尾則換上更立體的 LED 導光燈組
●全車系標配無線充電裝置與無線 Apple CarPlay 智慧手機連結
●全車系搭配最新的 Mi-Drive 智慧駕駛模式

第二代 CX-5 於 2021 年推出了小改款車型,外觀分別針對了保險桿、水箱罩、頭燈、輪圈等部位做了修飾,車室導入更多人性化的科技配備。而今天試駕的車款就是 2.0L 引擎級距中最高階的 20S Premium 版本,建議售價為新臺幣 119.9 萬元起。
外觀方面,CX-5 20S Premium 承襲原廠「less is more」的日式哲學,本次試駕車所搭配的鋯石棕烤漆為原先動感的車身增添了幾分沉穩,車頭龐大的立體式水箱罩配上雙 L 型日行燈形展現出精神感十足,保險桿、輪弧、側裙下緣配備的是黑色的防刮材質,後方燈具同樣以雙 L 型與車頭相呼應,底下配有雙邊單出的排氣尾管,足踏 19 吋黑刃切削式鋁合金輪圈。














車室方面,小改款 CX-5 整體鋪陳與小改前相差不大,前排配置了兩張導流式通風真皮座椅並附有駕駛座八向、副駕六向電動調整,另外還使用了棕色車縫線作為點綴,儀錶板採取水平分層設計,並配有 Metal Wood 金屬木紋飾板來增加質感,駕駛前方可看到 7 吋全彩數位儀錶以及 8 吋 MAZDA CONNECT 人機智慧資訊整合系統。第二排座椅可做椅背調整以及 4/2/4 分離傾倒,還額外標配 Hands-free 感應式電動尾門便於裝卸物品。





















主動安全科技方面,CX-5 全車系搭載 i‑ACTIVSENSE 主動安全科技,包括 MRCC 全速域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CTS 巡航模式車道維持輔助系統、SBS 智慧型煞車輔助系統、Advanced SCBS 進階前行煞車輔助系統、SCBS-R 倒車煞車輔助系統、BSM 盲點偵測系統、RCTA 後車警示功能、LDWS 車道偏移警示系統、LAS 車道偏移防止系統、DAA 駕駛疲勞警示系統、BAS 煞車力道輔助系統、EBD 電子控制煞車力道分配裝置等,讓行車可以更加放心。



動力系統方面,CX-5 20S Premium 配置 1,998cc Skyactiv-G 直列 4 缸自然進氣汽油引擎,具有 4-2-1 排氣系統、優化的凹頂式活塞、噴油嘴等設計,大幅降低引擎進排氣及其他不必要損耗,搭配 Skyactiv-Drive 6 六速手自排變速箱,將 165ps/6,000rpm 最大馬力及 21.7kgm/4,000rpm 峰值扭力傳遞至前輪。
底盤部分,CX-5 20S Premium 採用 Skyactiv-Chassis 輕量化結構,前懸吊為獨立麥花臣,後懸吊為獨立多連桿式,另外再搭配 Skyactiv-Vehicle Dynamics 車輛動態管理系統以及 G-Vectoring Control Plus G 力導引控制技術,強化車輛出彎表現。

開著 CX-5 20S Premium 上路,平坦道路上的動力表現算是可圈可點,自然進氣可帶來隨傳隨到的動力,油門踩踏起來十分線性,但在爬坡時可深刻感受到的這顆 2.0 升引擎的吃力,畢竟車重已來到了 1,565 公斤,最大扭力也需要到 4,000 轉才可產生,不過此問題可藉由 Sport 模式以及善用手排換檔拉高轉速來進行對應。車輛在過彎時的動態表現順暢,G 力導引控制技術在不同狀況下會提升車輛轉向時的反應性及穩定性,在崎嶇的山路上可適時派上用場。
乘坐質感方面,CX-5 對於噪音以及碎震抑制都算得上是爐火純青,懸吊系統經過顛簸路段時可將大部分的餘震吸收,穩定性不在話下,高速時除了些許的引擎噪音,可成功地將乘客與外界隔開,營造出舒適的乘坐環境。
整體而言,CX-5 20S Premium 所提供的外觀、配備以及行路質感都做到了極高的水平,擁有同級對手所欠缺的日系美學及工藝,以上幾點都說明了它新臺幣 119.9 萬身價的意義何在了,其動力輸出設計對於日常代步為主的族群可符合期望,若對性能有更進一步追求的準車主,則可選擇 2.5 渦輪增壓版本來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