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ia 為 Hyundai 旗下全新開發之商旅車款,顯而易見,其主要為承接 Starex 的地位持續攻城掠地,我們知道近代 Hyundai 所端出的作品在整體競爭力方面已今非昔比,但面對 Granvia、Tourneo Custom 等對手是否足以一較高下?緊接著為您分析。
新在哪裡?
●品牌旗下全新商旅車款,接替 Starex 定位
●採用前驅基礎佈局 N3 平台,取代先前後驅平台
●車身尺碼放大
●新世代內外觀設計語彙
●10.25 吋全數位儀錶搭配手機無線充電機能
●CEO 車型第二排配置 Relaxion 零重力電動座椅
●R 系列柴油引擎搭配 8 速手自排變速箱
●高規車型搭載 Level 2 駕駛輔助系統,附加後座載人警示、安全下車輔助機能
商旅車在台灣車市中是個頗為特別的存在,它並未佔據重要市場份額,但其實整體走勢相對穩定,不太受總市場波動影響,甚至在現今疫情期間,統計 2022 年 1~4 月該級距平均銷量可發現,同樣未見顯著振盪,別忘了該級距主要客群之一的包車旅遊,現今生意可是相當慘澹。該級距銷量之所以相對穩定,主要原因為企業買主不在少數、營業使用比例較高等,導致換購頻率不低,堪稱車壇潛力市場之一。即便該級距銷量堪稱穩定,但盤點一下參賽「選手」卻不算多,除了本回試駕的 Staria,包含 Tourneo Custom、Granvia、V-Class 及 Multivan。

台灣商旅市場的選項不算多,卻不代表南陽這場仗就打得輕鬆,其實商用車市場的客群習性與乘用車不同,相對自成一格,結合業務端、售後層面等有著獨立的「生態系」,單純憑藉車款戰力優異不見得是銷量保證,此點從至今 T6 車系平均表現依舊強勢便可見一斑。話雖如此,我們還是照慣例盤點一下 Staria 的能耐。首先 Staria 為現代集團旗下全新商旅車款,但它其實是接替在市場上存在逾 10 年歷史的 Starex,Staria 於 2021 年 3 月首度亮相,台灣總代理則於稍早 5 月 19 日正式導入,一共區分為三種標準車型(GLD-A、GLD-B 及 GLD-C,售價149.8、161.8、及 177.8 萬元)與兩種 CEO 車型(CEO-A、CEO-B,售價 198.8、209.8 萬元),動力採單一 2.2 升柴油型式。
整體來說, Staria 的價格帶與對手相較並不算扁平,加上向下重疊、比起 Staria 具優勢的車款僅有 Tourneo Custom,確實能感受原廠欲積極搶攻市佔的企圖,也頗有幾分與 T6 車系肉搏的意味。再進一步觀察,兩種入門編成 GLD-A、GLD-B 採 9 人座型式,堪稱瞄準商用市場而來,擔綱中堅戰力的 GLD-C 則採 8 人座設定,鎖定的是高端取向的買家。至於本次試駕的 CEO 車型(均為 7 人座設計)主要自然是商務客戶,其 200 萬元出頭的價格即可購得更為精緻化的氛圍實為產品賣點之一,然而實際試駕表現如何?接著往下看。
首先不得不說,韓國車近年來的設計思維的確大膽許多,若單純論及 Staria,原廠宣稱其以太空艙概念為發想,實際視覺感受確實具未來感,完整跳脫以往老氣的氛圍。另外 CEO 車型於車身周遭如水箱護罩、保桿下緣等處施以玫瑰金處理,加上大尺寸鋁圈等配備堆疊,確實增添了幾分精緻氣息。





進到車室內部,視覺設計感同樣新穎,亦可明顯感受原廠納入數位化座艙的設計概念,只是空調介面的實體按鍵仍偏多了些。另一方面,韓國車在內裝質感營造方面平均仍不算特別優異,以本回試駕的 CEO 車型來說,縱使頂蓬採用大面積麂皮鋪陳,但車頂梁柱以下、觸手可及的材質卻相對一般,反差較為明顯。

































接著上路體驗其動態表現,這類商旅車追求的當然不是動力多大、路感多明顯,而是一個平穩舒適,CEO 車型整體能取得水準以上的表現。以動力系統調校來說,油門踏板的邏輯設定不俗,踏板行程初段既不過於靈敏也不顯慵懶,起步之後中段的比例感拿捏亦恰到好處,新手司機要做到平穩加速及等速巡航並非難事。此外,對於這輛重達近 2.4 噸的 CEO-B 車型來說,重踩油門時的加速感依舊能帶來「有力」的感受,爬坡超車並難不倒它。


隔音方面,本車對於環境音的隔絕算是到位,只是引擎 NVH 表現仍可再精進些,拉轉時的噪音雖然並不是絕對的吵雜,但由於運轉的音頻不那麼「精緻」,主觀感受還是較為明顯。底盤表現部份,Staria 的轉向手感輕盈,面對碩大的車身於都會行駛肯定是搏得好感的關鍵,但對於乘客來說,在乘坐三人的條件下,車胎輾過坑洞的衝擊感雖然修飾得不俗,卻伴隨些許二三次的餘震,讓整體行路質感扣了些分數。


最後該是做出總結的時候,究竟 Staria 有沒有競爭力?答案當然是有的!豐富的配備堆疊搭配合宜訂價所創造出的 C/P 值,理性層面上很難不多看它幾眼,特別是 MPV 市場長久因受限消費習性而在國內出現斷層後,「商用車乘用化」的趨勢正悄悄上演,而能消弭商用車氣息的關鍵之一便是配備豐富度。當 Previa、Odyssey 等車款紛紛退市,對於實質需要三排大空間的買家來說,選擇已不算多,至於本回試駕的 CEO 車型,可想而知在未來應該不會是主力販售編成,但 200 萬元出頭的身價即可擁有第二排類商務艙座椅,對於企業買主來說依舊是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