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在哪裡?
●改採承載式 D7x 鋁合金車體,剛性較以往的傳統分離式車體提升三倍,並全面放大車身尺碼。
●內裝導入由 12.3 吋儀表板與 10 吋觸控螢幕構成的 Pivi Pro 的全新數位化介面。
●提供 90 短軸與 110 長軸雙車型,Defender 110 長軸提供 5 人座或 5+2 人座選項。
●備有 Explorer、Adventure、Country 與 Urban 四款的專屬套件,還有包含呼吸管與車頂行李架等 170 款獨立配件可選裝,強調其相當多元的客製化風格。
●首波導入 110 長軸版本,90 短軸版本預定 2021 年第 3 季導入。
●110 長軸的進入角為 38 度、離去角為 40 度、穿越角為 28 度。
●110 長軸分為 267 萬 D250 SE、300 萬 P300 HSE 雙車型,標配 Pivi Pro 數位化介面、雙速加力箱、EAS 電子氣壓懸吊、ATPC 進階控制系統,以及 ACC、LKA、Remote 遠端控制功能等科技。
●D250 採用全新 3.0 升直列 6 缸 Ingenium 渦輪柴油引擎,搭配 48V 輕油電技術與引擎怠速熄火系統,可輸出 249 匹馬力/58.1 公斤米扭力。
●P300 搭載 2.0 升 Ingenium 直 4 渦輪汽油引擎、可輸出 300 匹馬力/40.8 公斤米扭力。
Land Rover 最具代表性的傳奇純種越野車 Defender,自從 1983 年以 Land Rover 90/110 傳承 Land Rover Series III 地位後,於 1990 年改稱現代車迷熟悉的 Defender 便持續生展到 2016 年,最後在 2016 年 1 月停產結束傳奇性的一頁。
在停產之後,Land Rover 隨即釋出新一代 Defender 將結合品牌所有科技結晶重返車壇的消息,2019 年 9 月法蘭克福車展,採用 D7x 輕量化鋁製單體式車體結構大改款 Defender 正式登場,同樣提供 90 短軸與 110 長軸雙車型。2020 年新一代 Defender 開始供應全球市場,但受到疫情的關係,全球產能不如預期,也影響了台灣市場的上市時程。而國內首波導入的車型除了有少部分為 2020 年式、剩餘均是正統的 2021 年式車型。台灣路虎捷豹於 1/11 正式宣布 Defender 正式在台上市,首波導入 110 長軸版本,提供 267 萬 D250 SE、300 萬 P300 HSE 雙車型。另外 90 短軸版本則預定 2021 年第 3 季導入。

外觀方面,新世代 Defender 傳承部分來自舊款的設計語彙,換上更時尚的設計,加入懸浮式車頂,頭尾燈皆擁有 LED 光源,尾門擁有備胎。此回 Defender 分為 4 種款式,依序為 Explorer Pack 、 Adventure Pack 、 Country Pack 及 Urban Pack 等,其中 Explorer Pack 擁有加高進氣管、車頂架、側窗置物盒; Advanture Pack 擁有可作為淋浴或沖洗之用 6.5 公升水箱、空壓機、側掛式行李箱; Country Pack 擁有內部置物管理系統及沖洗系統;Urban Pack 擁有更精緻的細節處理與備胎蓋, Land Rover 還提供鉸盤及車頂帳棚等配備供車主選購。多元的豐富選購,絕對能滿足喜愛追求戶外遊憩並追求個人風格的買家。



內裝方面,110 提供 5 人座或 5+2 人座配置,配備上台灣路虎捷豹導入的車型全數搭載 12.3 吋數位儀表板、10 吋觸控螢幕 Pivi Pro 系統、 ClearSight 透視引擎蓋等最新技術,在酬載機能方面 110 最高可達 1,826 公升,最大載重為 900 公斤,車頂最大可承受 300 公斤力量,內裝總計有超過 170 種精品配件供選購。






安全表現上,Defender 全車系標準配備先進主被動安全科技,包含 ACC 主動定速巡航系統含車流排隊輔助功能、AEB 自動煞車輔助系統、High Speed AEB 高速自動煞車輔助系統、LKA 車道維持輔助系統、BSA 盲點偵測輔助系統、DSC 循跡動態穩定控制系統、HDC 陡坡緩降控制與上坡起步輔助系統。
動力配置方面,Land Rover 為新世代 Defender 規劃了新世代的汽、柴油引擎之外,也提供 PHEV 插電式油電動力。不過在國內的主力車行分別是汽油 P300 與柴油 D250 車型,其中汽油 P300 車型採用 2.0 升直列 4 缸渦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 300 匹 ,峰值扭力 40.8kg-m ;柴油 D250 採用 3.0 升直列 6 缸渦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 250 匹 ,峰值扭力 58.1kg-m ,配上全時四輪驅動、手動鎖定中央差速鎖、自動鎖定後差速器、加力箱及全地形反應系統等,並標配氣壓懸吊。越野數據方面, Defender 110 的進入角為 38 度,穿越角為 28 度,離去角則為 40 度,最低距地高為 291mm ,涉水深度則為 900mm 。

此次官方安排的試乘路線共提供 Off-road 越野以及 On-road 道路兩種路段。其中越野路段包含了輕度涉水、傾斜坡面、險降坡...等關卡,坦白說以 Defender 的越野實力只能說是牛刀小試,礙於行程時間的關係也只能輕嚐到 Defender 在非鋪裝路面上全地形、全路况的強大適應能力。D7x 鋁合金車體在面對不同路況時都能夠展現絕佳的剛性表現,而底盤從非承載式改為承載式設計,在透過強大的全地形 Terrain Response 反應系統,掌握好控制車速的技巧,所遇到的關卡基本上就是十拿九穩。
回到熟悉的平面道路上,Ingenium 2.0 升直列 4 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已經大幅度應用於 Land Rover 旗下車款上,但其與 CommandShift 8 速 ZF 手自排變速系統匹配良好,檔位銜接流暢,300 匹的最大馬力行駛在國內的市區道路上可說是游刃有餘。
在底盤回饋方面,受惠 D7x 鋁合金車體並取消非承載式的結構,提供的是更為沉穩且舒適的行路質感。當然因為懸吊的調校還必須兼顧到越野需求,因此阻尼的設定在高速激烈操駕時顯然非強項。透過不同駕駛模式的切換,駕駛可以從中獲取不同的轉向、油門及換檔反應,在 NVH 工程表現方面也都具備不錯的隔音與制震水準。整體的駕馭表現符合目前品牌在豪華 LSUV 市場上的水準。
簡單的體驗完後,能發現儘管 Land Rover Defender 捨棄了越野車強調的非承載式底盤,但融合剛毅與現代科技的外觀設計,在最新科技的挹注下以及運用了集團當中最新的 D7x 鋁合金平台打造,搭配優異的地形反應系統,同時結合加力箱、中央差速器等裝置之後,依舊完美地繼承歷代 Defender 英國純種越野車強大的越野能力以及永存不滅的荒野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