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在哪裡?
●造型精進,換上新款 LED 頭燈組,水箱罩尺碼加大,內部採用網狀設計取代原有鍍鉻橫柵
●新增前行煞車輔助系統 (SCBS-F) 及車道偏移警示系統 (LDWS)
●動力輸出提昇
●換檔邏輯優化
●加厚車內頂篷內襯,特別於後輪拱增添隔音棉、後行李廂上方增添隔音膠條,並搭配全新開發輪胎來改善 NVH 表現
●藍黑雙色內裝鋪陳,座椅骨架重新設計並升級高密度泡綿,創造出更優異的背部與腿部支撐性
●新增定速巡航系統與雨滴感應式雨刷、光感應自動頭燈,中央的 7 吋 MAZDA CONNECT 則增加智慧型手機連結功能
第三代 Mazda2 自 2015 年登台以來,承襲品牌強調的魂動外型與 SKYACTIV 動能科技,在同級車款間以日式質感獨樹一格,台灣馬自達為了強化產品競爭力,於 2018 年 5 月將 BSM 盲點偵測系統列入全車系標準配備,導入晶艷魂動紅與鋼鐵灰兩款新車色,持續與同為進口 B-Segment 車款的 Škoda Fabia、Suzuki Swift 及 Volkswagen Polo 等車款分庭抗禮。
第三代小改款 Mazda2 於去年登場,台灣馬自達選在今年 1/9 正式推出,車系編成提供建議售價新台幣 74.9 萬元起的旗艦型與建議售價新台幣 77.9 萬元起的旗艦安全型共 2 款,預計今年 4 月開始交車,本次試駕車款為旗艦安全型。
外觀方面,小改款 Mazda2 採用了品牌最家族化的設計風格,相較現行款換上了全新造型的頭燈,造型更加狹長,並採用 LED 頭燈組。多邊形的盾形水箱罩尺碼更大,內部採用網狀設計,取消原先的鍍鉻橫柵設計,而鍍鉻飾條也延伸至頭燈下方。尺碼部分,小改款 Mazda2 的車身長寬高為 4,065x1,695x1,515 (mm),軸距則為 2,570mm 。
內裝方面,小改款 Mazda2 以全新藍黑雙色內裝鋪陳,並新增定速巡航系統與雨滴感應式雨刷、光感應自動頭燈,中央的 7 吋 MAZDA CONNECT 則增加智慧型手機連結功能,包括 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座椅方面導入 SKYACTIV-VEHICLE ARCHITECTURE 車輛結構技術的概念,將座椅骨架重新設計並升級高密度泡綿,創造出更優異的背部與腿部支撐性,避免人體乘坐時骨盆向後傾斜,使背部可以保持自然的 S 型,提升長時間乘坐的舒適性表現。


安全防護方面,小改款 Mazda2 承襲 2019 年式所標配的 BSM 盲點偵測系統之外,此回增添了前行煞車輔助系統(SCBS-F) 及車道偏移警示系統(LDWS),很可惜的是 MRCC 全速域主動式巡航控制系統及 LAS 車道維持輔助系統等更為進階的 ADAS 配備並未搭載。小改款 Mazda2 也擁有 6 具 SRS 輔助氣囊、 TCL 循跡控制系統、DSC 動態穩定系統、倒車顯影系統、HLA 上坡輔助系統及 ISO-FIX 兒童安全座椅固定裝置。
動力配置方面,小改款 Mazda2 搭載 1.5 升 SKYACTIV-G 直列 4 缸自然進氣汽油引擎,透過調整活塞形狀,搭配低抗阻活塞連桿、活塞環與曲軸油封,輔以全新噴油嘴與冷卻水控制閥,讓最大馬力輸出提升到 116ps / 6,000rpm,扭力則為 15.1kg-m / 4,000rpm;而 SKYACTIV-DRIVE 6 速手自排變速箱則是優化換檔邏輯,讓加速過程可以更為線性與舒適,具備平均 17.9km/L 的油耗表現。
底盤方面,小改款 Mazda2 採用前獨立式麥花臣懸吊、後非獨立式懸吊,支臂及連桿皆鑄鐵材質製作。 Mazda2 雖是小車也進行了底盤平整化工程,自前保桿下緣起即以塑料護板包覆,引擎室下方護板也將重要機件加以防護。
上路體驗小改款 Mazda2 ,雖然與小改款同樣搭載 1.5 升 SKYACTIV-G 直列 4 缸自然進氣汽油引擎,但動力的提昇及換檔羅技的優化,對於加速時的感受確實有所助益,就其 1,050 公斤的車重來說,堪稱是輕快夠用,以日常代步乃至於偶而超車而言不成問題,唯獨切入 Sport 模式後,引擎拉轉聲浪會較明顯。
新世代 Mazda 車系強調的「人馬一体」駕馭風格,在小改款 Mazda2 上也透過搭載 SKYACTIV-VEHICLE DYNAMICS 車輛動態管理系統及 G-VECTORING CONTROL PLUS (G 力導引控制技術+) 來加以傳承,在採用小車慣用的後非獨立式拖曳臂懸吊的情況下,仍可提供相當俐落的彎道指向性,引擎輸出反應更可隨方向盤轉動的舵角來修正,賦予駕駛更高的信心。
在 NVH 工程表現方面,Mazda 加厚車內頂篷內襯,更在後輪拱增添隔音棉,並在行李廂上方增添隔音膠條,配胎也換上全新開發的款式,在降低風切聲的同時,也能減少令人不適的震動與噪音傳入車內的幅度,帶來較小改款前更出色的行路質感。
第三代 Mazda2 經歷 5 年的演化,在秉持日式質感之餘,陸續迎合市場需求加入了各項駕駛輔助科技,但入手門檻也上揚至部分 C-Segment 及中小型跨界車型的範圍之中,在市場風氣的轉變之下,純種的 B-Segment 面臨不小的競爭壓力,不過憑藉著調校良好的駕馭本質,以及相對易上手的車身尺碼,相信對於都會用途的消費者來說,仍是值得注目的車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