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日期:2020-1-13
各位網友大家好,又到了刺激的殘酷擂台銷量分析單元。2019年的最後兩個月,銷售數字和市佔率比例又呈現激烈的變化,尤其是政府公布電動機車的補助在2020年會減少的訊息後,電動機車的銷售表現簡直像是打了針吃了藥一般的不斷膨脹,讓傳統的燃油機車三大廠通通繃緊神經以對,就看看我們的分析整理吧。
首先幫各位送上 2019/11 和 2019/12 的銷售數字和市佔率。2019年11月的銷售數字雖然與10月份相差無幾,但市佔率的排名再度洗牌,原本市佔率排名第三的睿能 Gogoro,直接往上衝到第二名,單月市佔率與稱霸多年的龍頭光陽,緊緊相差 6.2%,也讓大家嚇出一身冷汗。到了 12月,雖然光陽依然是單月份的銷售冠軍,但睿能 Gogoro 的市佔率依然咬住第二名,Yamaha 與三陽的市佔率則分居第三與第四名,尤其三陽以 53 台的差距掉到第四名,應該相當扼腕。
以 2019 年的單月銷售數字折線圖來看,除了 2 月份的銷量較低外,單月份的銷售數字都在七萬到八萬之間。國曆七月與九月有大量即將進入大學的新鮮人購車,與打工前後的暑期購車潮,是傳統銷售的旺季。而12月份的單月份銷量衝破10萬台,銷售飆漲主因是「補助即將截止」效應再度發威,反常地成為2019年整年銷售量最高的一個月份。
如果以整年度來看,各車廠的總市佔率表現如下的圓餅圖。光陽以 33.3% 穩坐龍頭,Yamaha 則以 22% 市佔率穩住第二的位置,三陽以 20.8% 的市佔率緊咬著 Yamaha,第四名的睿能 Gogoro 市佔率已經拿下 16.1%,對比去年 Gogoro 僅有 8.4% 的總市佔率,2019年可說是將近兩倍的跳躍式成長,相當厲害。
依照慣例, 要先發表不自殺聲明....
- 本人在此特地聲明:
- 本人樂觀開朗,身體健康,
- 無任何使我困擾之慢性病或心理疾病,故絕不可能做出任何看似自殺之行為。
- 本人從無睡眠困擾,故不需服用安眠藥。
- 本人不酗酒亦不吸毒,也絕不會接近下列地點──
- 1. 開放性水域
- 2. 無救生員之游泳池
- 3. 有高壓、危險氣體,或密閉式未經抽氣處理之地下室、蓄水池、水桶等
- 4. 無安全護欄之任何高處
- 5. 任何施工地點 (拆政府除外),包括製作消波塊之工地
- 6. 任何以上未提及但為一般人正常不會前往之地點
- 本人恪遵下列事項──
- 1. 車輛上路前會檢查煞車部件、油門線等,並會在加油前關閉車輛電源與行動電話。
- 2. 絕不擅搶黃燈、闖紅燈。
- 3. 乘坐任何軌道類交通工具一定退到警戒線後一步以上,直到車輛停妥。
- 4. 騎乘機車必戴安全帽;乘車必繫安全帶。
- 5. 絕不接近任何會放射對人體有立即危害的輻射之場所 (如核電廠) 或設備。
- 6. 颱風天不登山、不觀浪。
- 本人將盡可能注意電器、瓦斯、火源之使用。
- 本人居住之房屋均使用符合法規之電路電線,絕無電線走火之可能;
- 也絕未在家中放置過量可燃性氣體或液體。
- 浴室中除該有之照明外,不放置任何電器用品,
- 並在睡覺前關閉除電燈、冰箱、電扇外之所有電器開關。
- 本人絕不會與隨機的不明人士起衝突,並盡可能保護自我人身安全。
- 所以若網友在看完此聲明之後,近期或將來發現此帳號不再上線,
- 請幫我討回公道,謝謝。
複製代碼

11月與12月有三陽的 DRG 開始交車,每個月都有超過 2000 台的掛牌數,暫時橫掃整個 150cc 級距的市場。
各廠牌高階125的銷售數字
此級距中,Yamaha 勁戰 125 在十一月的銷量為1995台,可說是2019年整年度的最低點 ; 到了十二月,銷量雖然有稍稍成長,不過銷售仍有漸漸下滑的趨勢。話雖如此,此級距中仍沒有一台車能夠超越勁戰的銷售數字,唯一比較接近的是三陽的 Jet S 125,但要超越仍有相當難度。
受惠於 12 月整體銷售數字增加,高階 125cc 的各車款銷售表現有小幅成長,光陽的 Racing S 125、三陽的 Jet S 125 與 FNX 125、SUZUKI 的 Swish 125,掛牌數都略為增加,PGO 的 AlphaMax 125 銷售表現則持平。
各廠牌入門125的銷售數字
相對於十月而言,此級距 11 月的表現明顯衰退不少,所幸 12 月份各車廠加碼補助後,銷售數字有明顯提升。
光陽的新名流 125 與 GP 125 兩台車,12 月份的掛牌數與 11 月份相比也有倍翻成長,尤其是 GP 125 單月份 9098 台的銷售數字,更是技壓群雄。第二名的 Yamaha 勁豪 125 銷量因車廠加碼補助奏效,11 月份與 12 月份的銷售都穩坐第二名,而三陽的新迪爵 125 與活力 125,銷量則相對穩定。
三陽 活力 125
https://forum.jorsindo.com/thread-2546393-1-1.html
各廠牌入門100的銷售數字
入門的100cc級距銷售數字,這兩個月都是 Yamaha 的 Jog Sweet 115 奪冠。
在 Yamaha 總公司的加碼促銷與汰舊換新補助下,Jog Sweet 115 只要 45,000 的價格,導致銷售量大幅提升,11 月份的銷售台數為 3124 台,12 月份則為 4553 台。
各廠牌女性100的銷售數字
2019 年 11 月與 12 月,女性100cc的級距銷售表現,單一車種的銷售冠軍為光陽的 Many 110,也是 Many 110 從 2019 年 9 月以來,連續四個月奪下銷售本級距銷售寶座。但如果把同廠牌的女性車款一起整合計算,2019 年 12 月份的銷售冠軍則是由 Yamaha 的 New CUXI 115 + Limi 115,以 2,094 台小勝光陽 Many 110 + New Many 110 的 2,029 台。
光陽 Many 110
https://forum.jorsindo.com/thread-2544787-1-1.html
其他如三陽的 Mii 110、Mio 115,PGO 的 J-Bubu 115 ,則都是各維持每個月三四百臺的銷量。
三陽 Mii 110
https://forum.jorsindo.com/thread-2544787-1-1.html
各廠牌150cc的銷售數字
講到 150cc 級距的銷售數字,我們在 2019 年 10 月相當看好的三陽新車 DRG 158 掛牌數果然驚人,11 月與 12 月分別掛牌數各為 2,133 與 2,356,直接超越本級距蟬量銷售冠軍多年的 Yamaha Force 155,不過是否為新車效應,仍然值得後續觀察與持續追蹤。其餘車款的銷售表現與 2019 年 9 月與 10 月相比,呈現全面下滑的狀態。有趣的是,三陽的 RV 180 ABS,銷售表現與 2019 年 10 月相比,算是有小幅上揚,頗耐人尋味。
SYM DRG 158
https://forum.jorsindo.com/thread-2546672-1-1.html
各廠牌大型速克達的銷售數字
大型速克達這兩個月的銷售冠軍仍然是 Yamaha 的 XMAX 300 繼續蟬聯寶座,不過掛牌數字僅有 99 台與 131 台,無法與前兩個月相比。光陽的 AK 550 銷售表現與前兩個月相比,也呈現小幅上揚的現象,掛牌數分別為 18 台與 24 台。除此之外,其他車款幾乎都是全面下滑,是否為三陽 MAXSYM TL 帶來的蝴蝶效應,應該在 2020 年 1 月的掛牌數字表現可看出端倪。
Yamaha XMAX 300
https://forum.jorsindo.com/thread-2547970-1-1.html
各廠牌小型 125 的銷售數字
以往小型 125cc 車款都是光陽的 VJR 125 與 三陽的 Z1 Attila 125 / Vega 125車系互相比拼,Yamaha 無相對應車系。
SYM Vega 125
https://forum.jorsindo.com/thread-2545448-1-1.html
從 2019 年 3 月起,Yamaha 推出採用新科技 125cc Blue Core 引擎加上無啟動馬達的 ISG 系統「智能啟動」 RS Neo 後,這個級距的競爭就變得異常激烈,以銷售表現來看,2019 年 11 月與 12 月都是 Yamaha 的 RS NEO 125奪冠。RS NEO 125 車系也創下整年度 19,980 台的佳績,成為此級距的年度銷售霸主。
Yamaha RS NEO 125
https://forum.jorsindo.com/thread-2547339-1-1.html
各廠牌商用車款的銷售數字
此級距由光陽的金牌 125 / 150 與三陽 金發財 125 / 150 競爭的局面,而有載重需求的商用車款中,150cc 的銷售表現也比 125cc 來得好。以 2019 年 11 月與 12 月的銷售表現看來,光陽的金牌 125 / 150 銷售表現較佳。
不過三陽的金發財 125 煞車是「前碟後鼓」,光陽的金牌 125 則是「前後鼓煞」,兩台車因配備不同產生的價差,是不是造成銷售差異的主因?又聽說七期的三陽金發財 125 採用新迪爵 125 引擎,還搭載零後仰懸吊,這樣真的對銷量有幫助嗎,只能讓時間來證明了。
SYM 金發財 125
Vespa 的銷量數字
Vespa 車系中,以 SPR 150 ABS 賣得最好,每個月都有七八十台的掛牌數,一年下來也有 1,017 台。而搭載新型智慧儀表的 GTS 300 Super Tech,上市兩個月就已經掛牌 65 台,表現也相當優異。
Vespa GTS 300 Super Tech
https://forum.jorsindo.com/thread-2548382-1-1.html
其他車款
之前一直有車友敲碗,想要知道某些車款的銷量,通常都是一些比較難分類型的車款,我們這次就把它整理在此類。
包含 Yamaha BWS 125、Suzuki Address 110、光陽的 Like 125 / 150,以及新名流 150 等等。
各廠牌小檔車銷售數字
小檔車級距,以往都是由 HONDA 的 MSX 125 或 Monkey 125 稱霸,但在 2019 年 12 月,本級距的銷售冠軍則是 AEON 的 MY150 以 46 台拿下。
各廠牌輕檔車銷售數字
我們在前幾個月的分析一直提到,若說到國內輕檔車市場的復甦,SUZUKI 的小阿魯車系 GSX-R150 與 GSX-S150 絕對功不可沒,雖然單一車種的銷售冠軍仍然是由 GSX-R150 拿下,但近來貿易商進口的 Yamaha R15 與 MT15 有越來越熱絡的景象。以 2019 年 11 月與 12 月來看,R15 加上 MT15 的總掛牌數已經超過 GSX-R150 加上 GSX-S150 了。
此級距中,Kawasaki 的 Ninja 400 的銷售表現一直是榜上有名的優秀車款,顯見綜合「價格」與「性能」的 「C/P 值」表現,才是驅動消費者的主要因素。
Kawasaki Ninja 400
https://forum.jorsindo.com/thread-2529030-1-1.html
各廠牌紅牌重機銷售數字
由銷售數據來看,復古、長青、特殊車款的銷售表現相對平穩,除了上市前兩個月外,比較不會有大型的波動。比如說 HONDA 的 CB1000R、CB1100RS、Goldwing,Kawasaki 的 Z900RS,Yamaha 的 MT-09 與 BMW 的 R1250GS、R NineT 等車系。而 SUZUKI 的 Katana (GSX-S1000S),11 月份掛牌 44 台,12 月份掛牌 8 台,進口的首批就在兩個月內銷售一空,有興趣的車友今年請早囉。
SUZUKI Katana (GSX-S1000S)
https://forum.jorsindo.com/thread-2544929-1-1.html
各廠牌電動機車銷售數字
電動車的銷售表現,在 11 月與 12 月達到 2019 年度的最高峰。市場霸主 Gogoro 在這兩個月交出非常漂亮的成績單,連帶著 PBGN (Power By Gogoro Network)的銷售表現也有明顯成長,其中 Gogoro 在 11 月份掛牌數為 18,530 台,12月份為 22,750 台,整年度的銷售台數也達到 145,677 台的數字,相對於 2018 年的掛牌數 72,067,真的是倍翻成長。
Gogoro 帶動電動機車的興起,也連帶著讓傳統車廠的電動機車銷售明顯提升。中華的 iE 125,掛牌數為 557 與 581 ; 三陽的 e-Woo 掛牌數則為 106 與 110。光陽的 Candy 3.0 與 New Many EV 在這兩個月的掛牌數字也有倍翻成長,Candy 3.0 為 1,980 與 1,218,New Many EV 則是 1,985 與 554。
PGO Ur1
https://forum.jorsindo.com/thread-2547649-1-1.html
PBGN(Power By Gogoro Network)聯盟中,首先推出的 Yamaha EC-05,掛牌數字為 366 與 471,而銷售成績在聯盟中一支獨秀的 A Motor Ai-1,上市首月就掛牌 1,284 台,在 11 月份與 12 月份則各有 1,105 與 1,418 台,整年度掛牌數字也達到 3,844 台的驚人數字,甚至比自家的燃油機車加起來還要多。而 PGO 在 11月底推出的電動機車 Ur1,在 12 月份的掛牌數也有 411 台,相當可觀。
A Motor Ai-1
https://forum.jorsindo.com/thread-2547649-1-1.html
至於講到燃油機車與電動機車的大戰,我想借用光陽發表會的一張圖片來跟各位分享。
由圖片上看來,電動機車的比例漸漸增加,而燃油機車的比例漸漸減少,似乎電動機車的時代真正來臨,而燃油機車準備退場了。但根據我的觀察,其實相當有意思。以機車整體銷量來看,早年台灣的內銷數量大約在 80 萬台左右,但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內銷的機車數量下滑到 60 萬台左右。
自2015年開始,台灣的內銷機車市場回到 70 萬台,接著政府推行汰舊換新政策,要把老舊且污染較高的機車換為更新更省油的環保機車,導致國內機車銷售數量呈現跳耀式成長。在推行汰舊換新的同時,睿能推出了 Gogoro 電動機車,讓大家重新認識,且開始喜歡上電動機車,因此銷售佔比逐年增加。但,這是不是擠壓到燃油機車市場,我認為未必如此。
目前國內的機車銷售數量,已經並非原本內需的均值 60~70 萬台,而是呈現 85~100 萬台的「爆量」數字,造成爆量的原因是政府的「汰舊換新」、「加碼補助」政策,產生的提前消費現象,而增加的數目,恰好與電動機車的增加數量息息相關。也就是說,原本的燃油機車市場並未消失,而是電動機車產生了新的市場消費者,原本不騎機車的人開始來買電動機車了,也讓準備換車的消費者除了原本的燃油機車,有更多種類的選擇。
簡單來說,Gogoro 花了幾年時間,獲得可以與燃油機車傳統三大廠一較長短的門票,可以站在殘酷擂台上爭個你死我活。2020 年開始,中央政府給「燃油機車」和「電動機車」的補助相同(地方政府要怎麼加碼是另外一回事)。接下來的戰爭,就是看各車廠的產品力,車輛易用性,維修保養費用,後勤支援等的軟體實力與硬體實力比拼,燃油機車與電動機車的油電大戰,現在才要開始。
本圖文來自小老婆機車網
作者:si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