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日期:2019-5-3
1969 年生產世界上第一輛裝備直列四缸量產機車 CB750 FOUR 後,本田累積了五十年的運動引擎製造技術,對於直列四缸機種的熟悉度絕對可說是世界頂尖。除了 CB750 FOUR 外,以直列四缸聞名的還有本田家族中最具運動性能代表的「CBR」系列,這次台灣本田以最快的速度引進了去年在米蘭車展發表的全新 CBR650R 車款,這輛改款後的新款 CBR650R 與舊款的差異為何,請讓大叔帶各位來一探究竟。
延伸閱讀:重金屬科技咖啡! 2019 HONDA CB650R 媒體試乘
騎乘心得
吃了大還丹,功力增加一甲子
一改舊款類似旅跑的休閒外觀,外型上可以清楚的辨識來自 CBR1000RR 的身影,有著同樣銳利的鷹眼式大燈,風鏡取消了中間簍空的導氣道,一片式設計為有仿賽車的味道。除了外型向老大哥 CBR1000RR 看齊,跟操控性習習相關的騎乘三角也做了修正,更為低伸的手把,讓騎士重心更加前傾,特別是將上半身趴低的時候,能感受到降低後的手把所帶來的好處,當然重新塑形後的油箱角度也更能服貼騎士的胸口,讓騎士在衝刺的時候能體驗仿賽車的快感。

馬步扎穩,更加穩健的下盤
除了外觀與騎士三角,新的 CBR650R 終於導入倒立式前叉這項看來更具運動感的配備,同樣採用由 SHOWA 製作的 41mm SFF 倒立式前叉,雖然沒有具備可調功能,但是無論是進彎前的重煞或是連續彎道的荷重轉移,這組前叉的反應比起舊款好上太多,就像是馬步穩扎後的練家子,下盤的穩定性可是大幅的增加。
升級後的輻射式四活塞對向卡鉗也是改款的要點之一,為了讓 CBR650R 更符合「R」象徵,前卡鉗同樣也得上更高端的四活塞幅卡,煞車力道比起舊款更為線性,除了實際的功效外,視覺上的爽度更是無與倫比。而 HSTC 防滑系統的導入更是讓騎士多了份安心的保障,特別是像今日這樣濕滑的場地,在幾個出彎口大補油門下 HSTC 介入的時間是稍晚的,大叔覺得或許是本田的工程師認為讓 TC 晚些介入,更能保有過彎的樂趣,雖然今天的天候是測試 HSTC 的絕佳時機,但大叔還想安全下庄跟各位好好分享騎乘的心得啊。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礙於今日的試乘天氣不佳,大雨加上低溫,還有全新未磨開的輪胎,讓大叔騎的相當保守,無法盡情地讓滑行塊在地面磨擦,只能夠測試轉向及懸吊系統與優化後的引擎差異,前兩項已在前文內提過,倒是調整過的引擎在騎乘上更為柔順,雖說在進、排氣方面修改了相當多零件,例如全新的集氣箱加上類似衝壓進氣的歧管設計,讓以往強調中低轉速域的 CBR650 引擎也能有在高轉速域多喘兩口氣的本事,據官方資料指出,在高速行駛下的馬力曲線較 CB650R 來的更佳,所以雖是雙生車款,但在引擎的輸出特性方面也是稍有不同。


外觀細節
一改舊款鑽石型的階梯式頭燈,這次使用與 CBR1000RR 類似的 LED 鷹眼式大燈,整體的肅殺之氣增添不少。






















四視圖
Cubman 大叔
長:181 cm
裝備重量:111 kg
大叔的雜念時間
才剛剛試完街車版的 CB650R ,大叔心想如果街車的 CB650R 這這麼好騎了,那更為運動的 CBR650R 會是怎樣的光景?
果然!沒有讓大叔失望,新的 CBR650R 有著更具跑格的外型及配備。更重要的是,相較於本格派的 CBR600RR ,CBR650R 有著相似的外觀卻有個更好相處的靈魂。升級後的煞車懸吊提供騎士更高的過彎極限,手把的降低高度介於舒適的旅跑與硬芯的仿賽之間,整體的騎乘感受終於找到個平衡點。或許有人或說,這只是 CBR600RR 的山寨兄弟,動力及配備上都不是輛正統的仿賽車。如果單以這兩點來看,的確,少了個「R」的 CBR650R 的確無法與之相比。但是有多少人能夠每天騎著這樣硬芯的車上下班或是通勤?更不要說在 600c.c. 仿賽級距消費人口急速萎縮的今日,數字會說話,而崛起的正是這類能夠輕鬆騎乘卻又保有仿賽車靈魂(或外觀)的機種。 CBR650R 的確以不到四十萬台幣的價格殺入中量級旅跑的市場,而這配備、操控與外觀都算是上上之選,雖然大叔還是有點懷念那個騎了一個小時就得停車休息的自虐年代.....
我是大叔,下次見
本圖文來自小老婆機車網
作者:金旺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