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在哪裡?
●維持 1979 年發表的基本輪廓
●4.0 V8 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取代 5.5 V8 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
●AMG SPEEDSHIFT 9 速手自排取代 AMG SPEEDSHIFT PLUS 7 速手自排
●前懸吊改為獨立式
●標配三軸差速鎖
●車重較舊款降低 70 公斤
●車身尺碼放大
誕生於 1979 年的 G-Class 是 Mercedes-Benz 旗下最具傳奇歷史的 SUV,自民用版本發表以來,雖然經歷多次微幅整形與升級,但從不改變基本設計也不曾進行大改款,去年底特律車展發表的新世代車型遵循此一傳統,精進全車細節並加強車體剛性,也針對鋪裝路面上的行路質感優化,再導入最新世代內裝鋪陳與科技配備。國內市場方面,台灣賓士選在去年 6 月 25 日正式發表,車型編成分為 G 500 (建議售價新台幣 662 萬元起) 及本次短體驗試駕的 AMG G 63 (建議售價新台幣 865 萬元起),還提供 AMG 車型選配 Edition 1 套件,選配價格為新台幣 106.9 萬元。
7Car<小七車觀點> 藉著參與 2019 車訊風雲獎,於現場試駕入圍並參與決選的數十款新車,其中 Mercedes-AMG G 63 是身價最高者,平時試車因安全至上的原則,不易體驗封閉路況下的激烈操駕樂趣,便善用此次機會感受改款 G 63 的魅力所在。本次試駕場地全數為鋪裝柏油路面,文章以 on-road 性能為主,暫且不談 G-Class 在越野領域上的表現。
動力配置方面, G 63 採用 M177 LS2 3,982cc V8 Bi-Turbo 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其渦輪增壓運用 Hot inner V 內置式設計,引擎還具備 CSO 主動汽缸歇止技術,於 6,000rpm 時可輸出 585hp 最大馬力,於 2,500~3,500rpm 間可輸出 850Nm 峰值扭力,搭配 AMG SPEEDSHIFT TCT 9 速手自排以及 4MATIC+ 四輪驅動系統之下, 0-100km/h 加速僅需 4.5 秒即可完成,極速為 220km/h 。

底盤方面,保留固有的分離式大樑與梯型車架,但前懸吊改為獨立式,且車體大量採用鋁合金材質,不但提高了車體剛性達 30% ,也讓車重減輕將近 70 公斤。 G63 搭載 AMG RIDE CONTROL 系統,三軸獨立鎖定差速器維持標準配備,並且加入包括 G-Mode 在內的 Dynamic Select ,可針對不同路面進行調整。至於越野能力上,進入角為 31°,穿越角為 26° ,離地角則為 30°,車身離地高度為 241mm,最大涉水深度為 700mm,底盤各項零件亦塗上熱蠟,確保防鏽效果
外觀方面,新款 G-Class 承襲 1979 年以來硬派方正的設計,在車身尺寸方面略有變動,車長增加 110mm 變為 4,873mm ,車寬增加 117mm 變為 1,984mm ,車高增加 15mm 變為 1,969mm ,軸距增加 116mm 變為 2,890mm 。 車頭採用 LED 燈組,搭配圓形日行燈,前方向燈導入行人防護設計,並具有新款 Panamericana 直瀑式水箱罩。全新 G63 的排氣管仍保持經典的側排設計,進氣系統則具有依據涉水深度自動切換過去側方進氣,或是自車頭進氣的可變設定,在提高性能表現之餘,堅守了高度的越野能力,下方足踏 20 吋鋁圈,車尾維持側開尾門及後置備胎架,但將倒車攝影鏡頭移植尾門下方,解決過去置於第三煞車燈容易被遮蔽的問題。造型不同。而全車玻璃除尾門外,皆為雙層膠合材質,並且改變固定方式,提升安全性。
內裝方面, G 63 導入新世代 Mercedes-Benz 車系的設計風格,但維持方正的基本格局,並且在乘客座上依然擁有滿足越野需求的握把。儀錶板為雙 12.3 吋全液晶螢幕,方向盤具有雙拇指控制及電子齒輪,座艙有 64 色氣氛燈。在乘坐空間上,前座肩部較現行車款增加 38mm,後座縱向空間增加 150mm 。
經過在新竹安駕中心的短暫體驗後,對於 G 63 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不愧是 Mercedes-Benz 最具代表性的越野之王,最頂級 G 63 在柏油路上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在強勁的動力之外還擁有不俗的操控水準,座艙提供的舒適氛圍與配備也讓 G 63 適合日常使用,相信長達 40 年的車系歷史,還會繼續在車壇寫下更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