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車旗艦隊上路工研院攜手10業者攻感知次系統商機

2018/12/28 10:00

 

自駕車旗艦隊上路工研院攜手10業者攻感知次系統商機

在各國積極發展無人駕駛之際,為不讓國際大廠專美於前,工研院以「感知次系統」搶攻車輛自動安全及自駕車商機、今(28)日宣佈「自動駕駛感知次系統產業合作夥伴計畫」已吸引亞勳科技、鼎天國際、朋程科技、光寶科技、新鈳電子、英業達、車王電子、華電聯網、明泰科技及遠傳電信等10家業者加入,以感知次系統協助台灣ICT產業搶攻車輛自動安全防護系統及自駕車應用商機。

全球汽車產業已逐漸轉型成為電動化、自動化、聯網化以及共享經濟,而自駕車正是被全球看好的未來市場趨勢。經濟部技術處處長羅達生表示,面對這波快速發展的自動駕駛趨勢,各國政府均積極修法因應,我國無人載具立法也在今年跨出一大步,在經濟部推動下, 11月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也完成三讀。該條例更獨步全球,納入無人車、無人船、無人機等載具·將可讓台灣在無人載具供應鏈上,搶先一步占有一定地位, 更是我國未來在無人車上路的重要關鍵。希望工研院旗艦隊建構更完整的自駕感知次系統產業鏈、讓國內廠商成為一級供應商,與國際車廠對接,搶攻全球自駕車市場商機。

工研院資通所所長闕志克指出,在中國大陸與全球IC產業急速發展之下,台灣半導體及ICT產業亟需尋找新藍海。台灣有許多半導體業者、IC產業或ICT業者,逐漸想跨進汽車電子領域,但不知如何切入,在經濟部技術處支持下,透過「自動駕駛感知次系統產業合作夥伴計畫」,能協助ICT產業踏入自駕車感知次系統的市場。同時,也可進一步帶動汽車電子廠商技術升級,例如感測器元件廠商,可透過該軟體演算法能讓產品升級,搭上國際主流大廠的供應鏈。

闕志克進一步表示·自駕車是汽車電子的進化版,自駕車就像一台會行走的超級電腦, 是包含感知、決策、控制三大關鍵的智慧載具。而其中感知次系統·即是一種「融合多重感應器的軟體系統」,可應用在自駕車也可應用於一般車輛,例如車輛駕駛輔助系統等。簡單來說·自動駕駛感知次系統,就像是擁有人類的感官視覺(攝影機)、聽覺(車聯網)丶光達(觸覺)丶方向感(GPS定位) ,任何與駕駛有關的物件都須判讀·並能預測未來軌跡。

根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調查, 2030年因自駕車、車聯網與分享時代來臨、汽車交通行動服務( Maas )將有8,000億美元商機。同時、觀察因自動駕駛車、聯網車輛可帶動先進駕駛安全輔助系統,如車用影像系統、盲點偵測、車道偏移、停車輔助系統、車用 LED等產品、相較2017年台灣汽車電子產值可達新台幣2,080億元,預估2020年可超過2,700億元台幣、直逼台灣整車產值。

「 自動駕駛感知次系統產業合作夥伴計畫」 已吸引 10 家業者加入 · 包括電子通訊與網路資訊商 丶 網路通訊商 、 電信營運商等廠商加入 , 例如亞勳科技、鼎天國際 、朋程科技 、光寶科技 、 新鈳電子 、 英業達、車王電子、華電聯網、明泰科技及遠傳電信等 , 希望未來能同步帶動資通、車電商切入自駕模組技術 。

除此之外,在技術處科技專案支持下 , 工研院 、資策會自主研發的自動駕駛感知次系統 , 與國內車電廠車王電子 、 電動巴士廠華德動能、車輛整合運動控制系統新創公司iAuto 先期合作 · 共同打造國內首部自主研發的電動自駕中巴 , 搭配臺中花博國際盛會 , 於水湳智慧城場域作試運行並開放民眾搭乘 , 活動至2019年 1 月20日止 , 在中央與地方政府合作下,可望加速國產關鍵技術落地及帶動自動駕駛產業鏈成形 。 民眾欲搭乘可上網站預約體驗搭乘http://www.gbus.com/tw/index2.html

新聞小辭典:    

自動駕駛之「感知次系統」,猶如人類的「感官」、可謂是自駕車的共通關鍵技術。自動駕駛系統分為感知,決策與控制次系統,分別就像人的「感官/感覺」、「大腦」丶「手腳/神經」。舉例來說,透過感知次系統的攝影機(視覺)、光達(觸覺)等多重感測器,掌握車輛與環境物件的相對距離與速度,才能透過高速運算做出正確的「決策」·進一步「控制」變化自駕路線或調整車速。

BackTop
合作夥伴
  • 新車市
  • PChome
  • LINE TODAY
  • ETtoday車雲
  • 商車王
  • 車未來 AutoFuture
  • Automachi
  • 民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