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在哪裡?
●新世代設計語彙的立體六角水箱護罩,全新設計的頭燈,新樣式前保桿以及新式樣動感鋁圈
●內裝採用霧銀刷色中控台飾板,座椅改為黑/灰菱格紋邊布紋座椅,配備升級恆溫空調系統、電子自動防眩車內後視鏡
●全車系標配 ACC、AEB、BSD 等主動安全科技系統
Škoda Fabia 經歷三代的演化至今已有 400 萬輛的銷售成績,並在 2015 年開始連續三年獲得 Best Small Car 的殊榮,是品牌相當熱銷的車型之一。而今年三月 Škoda 於日內瓦車展上正式推出中期改款的車型,外觀車頭經過重新設計後不僅跟上家族的新潮流,同時安全配備也大幅度升級。
Škoda Taiwan 預定在 11/13 正式在台發表小改款 Fabia,同樣會提供 Hatchback 五門掀背、Combi 五門旅行車兩款車型。這次原廠舉辦的試駕活動清一色為 Hatchback 五門掀背車型,從外觀上新款 Fabia 車頭換上了與老大哥 Superb 相似的設計元素, 透過銳利線條塑造出家族特色的六角水箱罩造型,而面積也比舊款還要大,同時大燈組也結合水晶切割的菱型收尾設計,搭配網狀格下氣壩都讓車頭明顯霸氣許多,而頭燈雖然維持鹵素的燈泡,但透過 LED 日行燈加持在白天也有明顯的辨識度。車尾方面的變化則比較小,可以看到保險桿下方加入了反光條設計,而尾燈延續 ㄈ 型的高識別設計感。














實際的道路體驗中,1.0 TSI 引擎的峰值扭力在 2,000rpm 時即可湧現,雖然引擎的牽引力道並非猛爆,但卻可以持續的堆砌速度,如果以一般市區乘用的條件應是相當夠用的,110hp 的馬力看似不大但對應不到 1.2 噸的車重,即便面臨超車或是陡坡攀爬時卻也絲毫不會感受到心有餘力不足的情況,一整天體驗下來,駕駛可以很容易的掌握到這具引擎的的出力特性及其極限,不過轉速在 2,000rpm 以下渦輪遲滯稍嫌明顯,若在手自排模式下操作,則更能將動力輸出做更徹底的發揮。
1.0 TSI 三缸引擎在設計之初便將不對稱平衡設計考量其中,這在許多歐系的小排量引擎上也可見得,像是 MINI 或是 Ford Fiesta 等車型,Volkswagen 集團在這具引擎上也使用同樣的概念,因此在低速巡航時 Fabia 1.0 TSI 的震動和運轉噪音都相當輕微,提供肅靜度相當不錯的駕馭環境,但畢竟是為了節能為訴求,因此高速的時候引擎運轉聲浪較明顯,運轉的精緻度也隨之變得粗糙。
Fabia 前麥花臣、後扭力樑(非獨立式)的懸吊設計和理想的前後配重,其實已為 Fabia 打下良好的操控基調和樂趣,略長的懸吊行程所換來的舒適性,顯然是向大眾取向靠攏,再藉由優化的懸吊匹配和設定,還是保有歐洲車長久以來沉穩的底盤血統。
B-Segment 掀背小車向來強調靈巧的操控、時尚的外型,Škoda Fabia 一直以來都具備這些特質。不過就在新世代 Suzuki Swift 自 2017 年同樣以進口身份在台上市後,前者的銷量明顯受到影響。這次新改款的 Fabia 雖然因應成本考量,在配備編成上有所調整,不過卻擁有過去缺少的主動式安全科技,若上市後能維持與現行款差不多的售價帶,相信能夠吸引追求完整主被動安全配備的消費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