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鋒斂鍔 宜室宜家 Luxgen U6 GT 試駕

2017/12/17 02:00

向來國產車給人就是較平民的價格、較佳的可靠度、養護時零部件成本較低、可妥善率較高等印象,雖然歷年來市場上也曾出現過一些較為運動取向的作品,但始終給人搔不到癢處的感覺,產品的本質依舊擺脫不了原生車款的影子,最後演變成徒具形象的運動化「風格」或是「式樣」,不過今年在進入第四季的時候,Luxgen 反常的帶來兩款令人驚豔的作品,雖然說是改款,但實際接觸到 U6 GT 以及 U6 GT220 這兩款車子之後,肯定會感受到它與前代之間的劇烈的變化,就像蝴蝶摜破了蛹,展現它羽化後的精彩。

先前 7car<小七車觀點> 已經在日本賽道上針對 GT220 車型進行過深度的試駕體驗[請按此參閱] 在華創車電的努力之下,打造出令人振奮的力作,其不僅在帳面數據上有驚人的表現,實際的操駕反應上亦是可圈可點,綜合表現絲毫不亞於同場找來的進口車對手,但也因為 GT220 鋒芒耀眼,同場推出的 U6 GT 似乎討論度就顯得平凡許多,但這並不代表 U6 GT 就比較沒看頭,實際上 U6 GT220 與 U6 GT 兩部車係以同樣的本質下針對不同的市場定位做設定上的調整,就像超人和克拉克肯特是一體兩面的角色,一個風格外顯、一個沉穩內斂,這就是這次所試駕的 Luxgen U6 GT。

外觀上 U6 GT 以「新智駕」SUV 的產品定位,完美呈現全「新」 產品的高工藝設計水準,擁有全新時尚外觀與精緻舒適內裝,整體外觀仍維持 U6 的原始輪廓,但包括水箱護罩、頭尾燈組以及細節的點綴都已經有相當多的改變,多處小地方的變動堆砌之後反而構築出嶄新的外貌,它不僅看起來更為精緻,在許多的設計上也較以往更為成熟許多,值得一提的是,雖然 U6 GT 並不像 GT220 擁有張揚的配色以及空力套件裝著,但是引擎蓋上的 Naca Duct (航太科技雙渦流導風口) 設計還是洩露了它這次改款中最驕傲的一面,在車色選擇上 U6 GT 除了細腻白、前瞻銀、銀炫灰、科技黑之外,此次也新增光漾紅、星辰紫兩種車色,同時 GT 全車系也有雙車色可以選擇,更能彰顯個人特色。

U6 GT 外觀部分包括水箱護罩、頭尾燈組以及細節的點綴都已經有相當多的改變,多處小地方的變動堆砌之後反而構築出嶄新的外貌,它不僅看起來更為精緻,在許多的設計上也較以往更為成熟許多。

 

Naca Duct (航太科技雙渦流導風口) 設計,可讓引擎室內的廢熱迅速從底盤下方散逸,增強散熱效果,而車色選擇上 U6 GT 除了細腻白、前瞻銀、銀炫灰、科技黑之外,此次也新增光漾紅、星辰紫兩種車色,同時 GT 全車系也有雙車色可以選擇,更能彰顯個人特色。

 

內裝上則換上新式樣遊艇式皮質排檔桿、後座獨立空調出風口等,同時中控台也改採與 U5 相同的 12 吋大螢幕 Think+ 4.0 車載互聯網系統,在前瞻科技上,APA 智駕輔助停車系統( U6 GT 車型)、3D X-View智慧 3D 影像輔助系統、Active Eagle View+ 360 度環景影像系統、車前雙側防撞監測系統、後方防撞監測系統、Side View車側安全影像輔助系統等都將搭載,再搭配 6 具輔助氣囊、ESC/TCS 等主被動安全配備滿足國內消費者的用車需求。

這次改款 U6 GT 在內裝的鋪陳上有相當大的進步,雖然沿用先前的內飾框架,但與車輛外觀相同,在許多細節處做了精進,像是更多的皮質包覆面積(中控介面、副駕駛席)、多處並採用紋路飾板及車縫線的點綴,一改過去較重的塑料感,平添不少豪華的氛圍。

 

副駕駛席、中控介面等處都加入了皮質包覆及車縫線,過去較重的塑料感已不復見。

 

門內側飾板也是這次質感精進的指標,比較可惜的是門把的規劃似乎較偏向中控台一體性的美觀,在這次改款中仍繼續沿用。

 

駕駛座為六向電動調整,按鍵設計在門飾板上緣,使用上需要習慣一下它的位置。

 

新式樣遊艇式皮質排檔桿似乎較強調在設計感,也許傳統的排檔感設計會更適合實際的使用。

 

方向盤以進口豪華房車的手法增加鍍鉻飾條點綴,視覺上達到質感精進的目的,不過實際使用上方向盤除了握感偏硬之外,為了嵌入鍍鉻飾條產生的階段也影響了抓握的手感。

 

金屬質換檔撥片的配備對於發揮 U6 GT 強大的動力來說是不可或缺的項目。

 

U6 車系相當早便採用了多功能數位儀表,簡約的設計在資訊識別上帶來助益,同時也呼應了車系一貫強調的科技座艙主題。

 

抬頭顯示器當然沒有缺席,同樣具有良好的資訊辨讀性。

 


在這次大改款,相信大家最期待的內裝重點就是中央超大的 12 吋觸控 HD 螢幕了。在 U6 GT/GT220 上更將 Eagle View+ 360 度環景攝影列入標配;而有別於 GT220 的功能,在 U6 GT 上面還多了 APA 自動停車輔助系統、底盤透視功能。

 

由於市場訴求的不同 U6 GT 多了 APA 自動停車,這項配備對於日常生活使用上帶來加分的效果,且不僅是國產同級車中配備最豐富者,以其定價來看,顯然連進口車也難以與之匹敵。

 

U6 車系原本就有包覆性和支撐性都相當不錯的座椅設計,厚實的填充材質也帶來相當舒適的乘坐感受,在這次的改款中 U6 GT 座椅採用素面皮質包覆,點綴金色的電繡字樣以及車縫線,整體的視覺鋪陳恰到好處。

 

U6 GT 的後座膝部空間相當充裕,雖然是大斜背造型,但卻也沒有犧牲掉頭部的空間。同樣厚實充填的座椅、三頭枕設計,搭配上可傾倒的功能設計,U6 GT 對於購買 SUV 車型消費者所在意的空間機能的訴求確實能夠給予滿足。

 

U6 GT 此次的改款也將原本欠奉的後座出風口此回一併補上,相當符合國內消費者購車時在意的部分。

 

動力系統部分,U6 GT、GT220 搭載由水野和敏與國際團隊領軍的全新世代 1.8L Twin Scroll Turbo 雙渦流渦輪增壓引擎,搭配第三代 AISIN 智慧型六速手自排變速箱,U6 GT 最大馬力為 202ps/5200rpm、最大扭力為 32.6kgm/2000rpm、GT220 馬力更高達 222PS/5200rpm、最大扭力則為 33.6kgm/2000rpm。

除了 U6 GT 大屏幕採用舊有的 2.0T 引擎之外,全車系皆搭載新開發的 Twin Scroll Turbo 雙渦流增壓引擎,採用與 BMW N20 系列引擎相同的 TD04 渦輪。

 

U6 GT 這次實際上提供了 1.8 及 2.0 升兩種動力選擇,不過 2.0 升僅配置在入門大屏幕版上面,主流動力是以這次大幅度改良的 1.8 渦輪引擎為主,充沛的動力不只是帳面數據漂亮而已,實際操駕時,在起步加速或是再加速、超車等動作時,都可以感受到這具引擎所帶來的牽引力道,雖然 U6 GT 並非運動化訴求,但是在動態的表現上卻也展現出宛如歐系房車的力量感。

因應動力系統大幅提升,U6 GT & U6 GT220 搭載代號 TF-83SC AISIN 第三代智慧型 6 速手自排變速箱,最大承受扭力達 33.7kgm (同 BMW i8 系列)。

 

雖然 U6 GT 沒有配置 Bilstein 避震器,也沒有單顆重量僅 9 公斤的 RAYS 鍛造鋁圈,但其實並不影響它在動態上的表現,主要是在華創車電團隊針對整體底盤懸吊的調校之下,讓各部的動作協調性更高,提供頗為穩健的走行反應;當底盤的基礎踏實紮根的條件下 GT220 所提供的進階配備才能將各方面的極限做進一步的推進,讓動態表現更加分,而不是藉由這些配備來弭補底盤先天設計的不足。

U6 GT 不僅跑得快,對於走行時的噪音抑制或引擎運轉的聲浪也都有不錯的隔絕能力,畢竟休旅車的訴求仍然著重在一般乘用方面,因此營造安定舒適的駕乘環境這點 U6 GT 表現算是相當到位。

 

Luxgen 自十年前投入汽車市場開始便已經針對旗下的車型產品做了相當完整的規劃,其中在休旅車的領域裡,早期是以 U7 作為主打,但自從 U6 推出上市以來,品牌旗下的 SUV 主力儼然已經轉移到這支年輕且充滿變化性的車系上面,從這次的大幅度改款中我們也可以嗅出 Luxgen 對於 U6 車系的重視,而有別於以往流於形式的「式樣車」或是為了補齊配備不足而生的「改款」,這次 U6 GT 的推出不僅是產品力的展現,同時也透露 Luxgen 對休旅車市場持續進攻的野心。

BackTop
合作夥伴
  • 新車市
  • PChome
  • LINE TODAY
  • ETtoday車雲
  • 商車王
  • 車未來 AutoFuture
  • Automachi
  • 民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