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環科技結晶旗艦之作 全新第四代 Audi A8 西班牙體驗

2017/10/12 00:01

大型豪華房車級距一直都是各家車廠在配備及科技面的主要戰場,同時也是該品牌在豪華舒適體驗及造車工藝的最佳展演舞台,隨著時間的推演,自 1994 年日內瓦車展上推出以來的 Audi A8 迄今已經演進至第四代車型,採用 MLB Evo 模組化平台搭配鋁和高強度鋼混合的車身結構,並輔以碳纖維和鎂合金材質,造就了車身強大的抗扭強度,同時搭載 48V 的輕油電動力系統以及最新的 MMI 多功能資訊系統、主動式機電懸吊系統以及具備 Level 3 自動駕駛技術...等高科技配備,目標直指頂級房車市場王座而來。此回 7car<小七車觀點>受到台灣奧迪的邀請,前往了西班牙瓦倫西亞搶先體驗這款結合品牌最新科技的頂級旗艦之作。

全新一代 A8 的外觀取自 Audi prologue 概念車的家族化設計語彙,運用俐落的車身鈑件線條與光線之間所產生的折射與深淺陰影更加大氣硬朗,形塑出新世代四環品牌的家族風貌,同時頭燈也採用了 HD Matrix LED 雷射大燈,不僅照明範圍相當遠,也具備主動轉向功能減少夜晚的死角。而在車側部分則使用相當平直的線條,透過簡單幾何設計、主張線條結構表現張力,讓新一代 A8 襯托出大器動感的性格。而在車尾部分同樣利用線條呈現張力結構的表現,另外全新的 Matrix OLED 採用貫穿式設計,獨特的 L 型導光條也非常具有辨識度。


主動式 HD Matrix LED 雷射大燈由 138 顆 LED 燈所組成〈遠光燈 32 顆〉,最大照明距離可達 600 公尺,同時可以根據道路情況實現獨立開啟或關閉,在充分照明的條件下不對對向和前方車輛的視線造成影響。

 


A8 位於車頭下方氣壩的 Valeo 四線雷射雷達是達到 Level 3 自動駕駛的關鍵所在,由多條線段組成一個面,讓系統透過面狀訊息精確地判斷車輛周圍障礙物的相對位置,達到精準的控制。

 


尾燈擁有 8 個 L 型導光條,全部共有 135 顆 LED ,並能跑馬燈型態展演燈光秀,藉由全車 LED 光源的採用,光源流動所演繹的動態韻律,為整體造型營造出更未來與高科技的感受,不僅辨識度高,亦是車壇當代重要的造型設計潮流。

 


A8 車身尺碼長寬高分別是 5,172mm、1,945mm、1,473mm,軸距為 2,998mm,除車寬略有縮減 4mm 外,其餘尺碼皆略有增長。

 


A8L 車身尺碼長寬高分別是 5,302mm、1,945mm、1,485mm,軸距為 3,128mm。

 


四幅方向盤別具特色,融合雙幅與四幅的優點,應為 Audi 下一代方向盤設計走向的圭臬。

內裝部分延續水平風格的簡潔設計,同時減少大量的實體功能按鍵,幾乎改成觸控方式進行操作,全車系標準配置 1,920 x 720 像素的彩色液晶儀錶板以及 10.1 吋顯示幕和 8.6 吋觸控螢幕搭配,提供全數位化行車資訊。而最新的 MMI 多功能資訊系統與操作系統,更可記憶六位不同的駕駛習慣提供多達 400 個以上的功能,像是自我學習的導航系統、HUD 抬頭顯示器的高度、智慧型手機連結、影音系統的設定...等等個人化設定,滿足用車人的所需。另外,新一代 A8 還配備了電動遮陽篷頂、車內香氛系統以及 Bang&Olufsen 3D 環繞音響系統...等,同時也為了迎合後座買家,在副駕駛座後方也新增了腳底按摩功能,透過後座的中央功能觸控螢幕,就可以將電動板子放下,腳放上去就可以享受舒適的腳底按摩,搭配上十種以上顏色的氣氛燈,盡情的享受長途旅行的樂趣。


中控台由兩塊 10.1 吋和 8.6 吋觸控螢幕取代了大部分的實體按鍵,同時為了方便車主操作使用,原廠也替虛擬按鍵增加了觸控回饋增強操作的感受,並以特殊鍍膜可防止炫光及減少指紋的殘留。

 


全新 Audi A8 搭載圖資大廠 HERE 全新地圖科技,不僅即時更新最新的車況路線外,包括街景、建築物等顯示系統都可以有 3D 的顯示圖像,提供駕駛更有效率且易讀易懂的導航建議。

 

有鑑於於未來 car-to-x 點對點的行車技術以及車對車之間的車聯網溝通趨勢,去年 Audi 在 CES 上便正式發表了全新的多媒體資訊平台(Audi Modular Infotainment Platform, MIB2+),它不僅能提供更強大的數據運算能力,更可以兼顧操作流暢性及螢幕顯示品質,同時,為了兼顧車輛數據運算交換的速度,此項全新的多媒體資訊平台還搭載了 LTE Advanced 通信網路技術,可以非常即時的將數位資訊傳送到駕駛艙內。此次 HERE 的全新圖資系統升級同樣也需要這套全新的 MIB2+ 系統輔助,未來,透過 Audi 的 MIB2+,HERE 可以提供更清楚、更富含細節的的街道導航地圖,還可以結合高度精密的 3D 模擬圖,像是建築物的 3D 圖像等,讓駕駛人更清楚的掌握行車圖資。

值得一提的是,全新的 HERE 系統與車輛間的數據運算過程,主要將透過 HERE 本身在雲端運算,運算的結果將再同步回饋到車輛本身,且這個傳輸的過程會是透過 LTE Advanced,比起過去的 LTE 通訊將會更快速、更即時。如此一來,未來 A8 的導航功能將會更強大,包括駕駛人若於車輛行進發現原先規劃好的路線設定路段有任何狀況會減緩交通時間的情況,像是塞車、紅燈號誌、彎道、上下坡、轉彎路口以及當地的速限等行駛限制,HERE 圖資系統都可以透過計算回饋最新的建議路線至車內,導航系統可以透過最新的資訊建議駕駛人改變原本的規畫路線,達到更省時的通勤目的;但如果駕駛想改變原本 HERE 導航建議的路線,未來也不需要再透過重新輸入地址或是旋鈕等傳統的操控方式,駕駛只需在顯示螢幕上使用觸控功能,將地圖發大、然後直接調整、改變路徑,也減少因操作導航系統而產生的駕駛分心。而 HERE 所計算的這些導航數據,除了可以提昇行車安全,便利性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優點是,它們也可以用來提高主動式定速巡航控制系統 (pACC) 以及中央駕駛輔助控制單元 (zFAS) 的工作效率,這一方面也與未來在落實實際道路自動駕駛的車輛運算與反應上有很重要的幫助。 



前排的空調出風口為電動設計,熄火後可自動隱藏,而啟動時將自行開啟,風量採用觸控方式,具有豐富的科技感受。 

 


360 度環景影像雖然已經不新鮮,不過新一代 A8 更提供了 3D 環景影像,可以透過手指頭縮放模擬的鏡頭角度。利用這套系統,當車輛移動到任何定點或移動的障礙物時,都會發出警示聲,若系統偵測即將撞上障礙物時還會限制油門加速。

 


中控台採用大量黑色鋼琴烤漆加上木紋飾板的搭配,在充滿冷冽濃厚的科技氛圍當中顯現出低調的奢華感受。

 


受惠於軸距比上一代多了 6mm,再加上車頂的線條的重新設計,後座空間的表現原廠聲稱是同級距中最大者,在流行的趨勢下,後座頭枕採用較軟的設計,可提昇後座乘客的舒適度。本次試駕的四座車型後座中央為左右分離獨立座椅,電動調整設有類似飛機商務艙的快傾功能,乘客可在很短時間內將後座調整為半躺的模式,較為可惜的是小腿未有獨立支撐設計,距離完美只差一步之遙。

 


因應後座大老闆們的需求,中央扶手上的觸控螢幕可進行手動拆卸,並以遙控的方式調整座椅前後/角度、車內的燈光、恆溫空調、電動遮陽簾以及媒體資訊等功能。

 


車門把手由裡到外皆採用了電子式設計,同時搭配後視鏡上的盲點偵測系統,若系統偵測到車輛後方有來車,車內的氣氛燈會呈現紅色,並延遲 0.8 秒才允許開門,是相當適合台灣路況的設計。

 


Bang&Olufsen 3D 環繞音響系統。

 


在科技的進步下,大型豪華房車擁有自動停車已經是基礎配備,只要駕駛按下中控台上的 AI 按鍵,新一代 A8 就能夠在 40km/h 以下自動找尋車位,而駕駛也僅需在中控台上的螢幕任一點選系統掃描到的車位,接下來系統就會完全自動幫助停車。若嫌停車的空間太狹窄,駕駛跟乘員也可以先行下車,並透過官方的 My Audi 手機 App (目前僅支援 Android 系統) 進行遠端操作。

 

Audi A8 搭載了一套 Audi pre sense 全方位安全系統,透過感應器對車輛周邊進行偵查,防止車輛發生碰撞。若在車速在 60km/h 的情況以下發生側撞,Pre sense sied 系統會將懸吊系統抬升被撞一面的車身高度,操作的時間不到 0.5 秒,車身的最大抬升高度為 80mm,進而提升預防碰撞性,同時 A8 的側樑及底盤結構也均獲得了強化。

底盤方面,A8 也搭載了一套 AI Active suspension 主動式懸吊系統,每一個車輪均配有由 48V 機電扭力桿,可分別將四顆車輪抬高至最多 4mm,適用於各種道路狀況。透過鈦金屬製的扭力棒以及旋轉管、懸吊拉桿等。另外,車頭前方的前置攝影鏡頭,可提前偵測到可能發生的碰撞情況,並對懸吊進行調整,即使是在發生車輛碰撞的那一刻,Audi 的碰撞預判系統依然能向剎車系統提供適當的輔助力道,同時調整懸吊防止更多的震盪,提供車內最平穩的感受。

雖然後輪轉向系統也不是太新鮮的產物,但是第四代 A8 所採用的 Dynamic all-Wheel 動態四輪轉向系統,能夠根據車速與前輪的轉向角度 ( 2~5度 )來決定後輪的轉向情況,而且後輪還可以與前輪的方向一樣或是相反。若後輪與前輪一樣時能夠增加中高速的轉向穩定性,而反之則增加過彎時的操控性,同時在低速狀態下也能讓迴轉半徑變小,即便長軸車款迴轉半徑亦僅 5.9m ,實際上路便可發現如此龐然大物居然有著靈活的身段,這對於地稠狹小的台灣用路環境來說是相當實用的。

動力系統部分,第四代 Audi A8 全車系均搭載 48V 輕油電混合系統,原廠聲稱這能幫助每 100 公里省下 0.7 公升的燃油,初期將提供 3.0 升 TFSI 雙渦輪增壓 V6 引擎以及 3.0 升 TDI 雙渦輪增壓 V6 柴油引擎,前者最大馬力 340hp、後者 286hp,未來還將有 4.0 升 TFSI V8 (460hp)、4.0 TDI V8 (435hp) 以及最頂級的 6.0 升 TFSI V12 旗艦版本。除此之外,未來還會有 A8 L e-tron quattro 加入,將採用 3.0 升 TFSI 汽油引擎與電動馬達結合的油電系統,最大綜效輸出為 449 hp、峰值扭力 516lb-ft,純電行使範圍達 50 公里。 

這一代 A8 搭載了品牌最新的半自動駕駛技術 ( piloted driving ),具備 Level 3 高度自動駕駛的功能,當遇到交通阻塞情況時,在符合時速 60km/h 以下的快速道路或多線道並具備物理屏障可區隔雙向車流的條件下,駕駛只需按下 Audi AI 功能按鍵,即可啟動 Audi AI traffic jam pilot 塞車自動駕駛系統,系統可完全接管車輛,自主完成加速、減速和轉向等駕駛操作。不過,Level 3 自動駕駛受限於各國法令規範情況不同,本次試駕地點西班牙並不允許,故本次試駕無法體驗,實為一小遺憾。未來全新第四代 A8 導入台灣時,將視我國法令決定是否列入配備清單。

Audi AI traffic jam pilot 塞車自動駕駛系統主要運用兩項科技技術,透過中央駕駛輔助控制晶片 zFAS 結合感應器與雷達控制器,能匯集周遭路況圖資及資訊,同時以雷射掃描技術能提供道路進一步詳細資訊,即便前方突然有車輛切入,能將資訊傳回至車輛,讓系統能適時進行因應,確保行駛安全。

當 Audi AI traffic jam pilot 系統啟用時,攝影機會透過偵測駕駛者的頭部及眼睛,判斷駕駛者目前是否處於預備接手的狀態,當車輛行駛速度超過 60km/h 或前方交通阻塞情況逐漸消退時,系統將會發出三階段提醒預告,告知駕駛者準備接管車輛行駛,從初步的視覺提醒訊息、進而聲音提醒警示。不過當駕駛仍未察覺或無故忽略警示時,系統將會主動降低車速直至車輛靜止或駕駛接管操作為止,確保駕駛、全車乘員及周遭車輛的行車安全。

此回試駕的車款為採用 3.0 升 TFSI 雙渦輪增壓 V6 引擎的 A8 L 55 TFSI quattro 車型,搭配 8 速 Tiptronic 變速箱,最大馬力 250kW (340PS)/5,000-6,400rpm、最大扭力 500Nm/1,370-4,500Nm,0-100km/h 加速 5.7 秒,極速可達到 250km/h。在動力上除了傳統的內燃機,第四代 A8 全車系均搭載了 48V 的輕油電動力系統,其能在車輛行經當中且電池的電量充足情況下,同時關閉引擎的供油系統,僅靠電力驅動,且會在車輛減速時進行動能回收,能夠減少大約 0.7L/100km 的油耗,雖然節省的程度有限,但也算是聊勝於無。

實際試開發現,第四代 A8 在行路性反應有著顯著的提升,原廠公佈的加速性能根據同行的 iscar 總編輯實際測試與公佈值近乎完全相同,足證其性能犀利之處,以實際體驗的趕覺來說,新款 A8 是一款非常適合自駕買家的車款,它擁有極佳的性能與頂尖的操控樂趣,若以後座買家來說,空間與產品設定與主要競品相較有其水準與優勢之處,但說到真正適合的車主屬性,若能自駕一定比讓司機享受駕馭樂趣更為值得。

雖然對於豪華大型房車的後座買家而言,同時在 AI 自動駕駛科技的輔助之下,操駕表現並不是最大的需求,但是實際在瓦倫西亞這座城市的親身體驗當中,A8 所採用的 8 速 Tiptronic 變速箱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同樣展現了高級車應有的動力銜接以及轉換的精緻度,多檔位的設計也讓換檔的落差感消弭至最微小的程度;而這具 3.0 升 TFSI 雙渦輪增壓 V6 引擎出力的峰值湧現相當早,油門踩下去即可以感受到 500Nm 帶來順暢的牽引力道,想驅動動輒 2.0 噸的車重表現算是遊刃有餘,同時在 NVH 隔音的強化下,無論是汽油版或是另一款 50 TDI 柴油版,基本上在車室內很難查覺到兩者之間的差異。

A8 L 55 TFSI quattro 採用了 MLB Evo 模組化平台打造,透過大量的鋁合金以及高強度鋼混合的車身結構,並輔以碳纖維和鎂合金等複合材質,車身剛性比起上一代又提升了不少,同時在 AI Active suspension 主動式懸吊系統以及 Dynamic all-Wheel 動態四輪轉向系統的幫助之下,即便過彎時會感受到車身的重量慣性,但是藉由車頭上的攝影鏡頭收集前方的道路訊息,再透過處理器控制懸吊的電控機構達到"主動"緩震的效果,讓 A8 駕駛的姿態呈現平穩而優雅。

A8 的優勢在於提供比同級競品更優異的四輪傳動系統,其 quattro 系統平時以前後輪 40:60 的比例驅動,但前輪最多可獲得 70% 的動力,後輪至多可獲得 85% 左右的動力分配,分配比例由車輛依據路況自行全程監控,無論對於操控性或是整體安全性的提升,較諸對手的兩輪傳動配置都更顯優勢。


A8 全車系標準配備 quattro 智慧型恆時四輪傳動系統,透過電腦判斷四輪於彎道中的抓地力,調整四輪動力分配,在彎道上可以強化車輛操控的反應。

 

為了滿足頂端後座買家或是商務需求客戶,各大豪華品牌可說是以極快的引進腳步和堆到滿出來的配備,試圖在旗艦房車市場中鶴立雞群,讓這個金字塔頂端的市場又逐漸開始熱鬧了起來。台灣豪華超大型房車市場,隨著接下來全新大改款的 Audi A8 及 Lexus LS 的上市,再加上稍早已經發表的 Mercedes-Benz S-Class 小改款與剛大款款不久的 BMW 7-Series ,四位主要競爭者實力皆不容小覷,新世代 A8 正式引進台灣之後,它的現代化的設計風格還是奢華氛圍的氣息,以及 AI 智慧科技感的輔助是否能讓這塊長期被 Mercedes-Benz S-Class 及 BMW 7-Series 所盤踞的市場產生新的變化,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對了,全新大改款的 Audi A8 預計 2018 年第二季上市,台灣要見得到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要等。

BackTop
合作夥伴
  • 新車市
  • PChome
  • LINE TODAY
  • ETtoday車雲
  • 商車王
  • 車未來 AutoFuture
  • Automachi
  • 民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