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MAHA XMAX 300 道路實測心得分享

2017/09/08 07:00

發文日期:2017/08/31

 

 

 

 

在開始本次的深度測試前,大家可以先複習一下之前的文章。

 

發表會: [採訪] 電控升級 價格出擊 台灣山葉2017 X-MAX 300 & T-MAX 530 發表會
媒體試乘會: [測報] 輕鬆好上手! YAMAHA XMAX 300 媒體試乘
TCS實測: [採訪] YAMAHA XMAX 300 實測心得影片
拆解分享: [測報] YAMAHA XMAX 300細節拆解分享
馬力測試: [測報] XMAX 300馬力機動力測試

相信大家在看完以上文章之後,想必大家就對XMAX就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囉。
接著我們就趕快進入本文吧!!

 

 

XMAX,目前MAX車系中最新銳的車款。
除了搭載了各式YAMAHA旗下的最新科技外,更以黑馬之姿,問鼎這幾個月內的黃牌銷售量冠軍。

 

 

我們將騎乘XMAX在道路上奔馳,測試其在賽道外的表現,還有日常通勤機能。
首先是通勤時常使用到的高架道路部分。

 

轉動油門,馬上就可以感覺到強而有力的加速。
拜其292c.c.所帶出的28ps馬力所賜,這讓你超越四輪慢車可以說是輕而易舉。

 

 

其輕盈靈活的操控性,令你穿梭在車陣之中內如魚得水,易如反掌。

 

 

最值得一提的是"風鏡"的部分。
這在高架道路上發揮了極大的功效,有效的降低了正面迎來的風阻,減少騎士的身體負擔。

 

 

除了通勤工作外,如果你下午想忙裡偷閒,快速的遠離城市與喧囂,XMAX也是十分稱職。

 

 

回到平面道路後,路權同等汽車的黃牌大型重機,可依規定進行內車道左轉的,減少停等紅燈的時間,十分便利。

 

 

體會完市區的騎乘感受後,穿戴上安全的裝備,開始體會山道的部分。

 

 

靠著雙三角台與33mm前叉的加持,進出彎道的表現算是順暢。

 

 

不過可惜的是,上吊架與後避震的支撐性似乎不太夠。
在過彎時會發生前後晃動的現象,令人感覺不夠穩定,這會令騎士的安全感降低不少。

 

 

動力方面,擁有28ps馬力,即使是上坡路段,速度也可以輕而易舉的攀升。

 

 

原廠就配有ABS及TCS的關係。
因此可以在彎道中放心嚐試進行大動作的補油跟減速的動作,可以說是其優點所在。

 

 

總而言之,XMAX先憑藉其富運動及侵略感的外觀設計,成功吸引了大眾的目光。
更以其電控配備"ABS防鎖死煞車系統"及"TCS循跡防滑系統",增強了車友們對其安全性表現的信心。
而其292c.c的排氣量,座落在最實用的黃牌級距內,令其成為了今年車界的一匹黃牌黑馬。

在山道方面,28ps馬力所帶來的加速力道,強而有力,相信可以滿足週末上山小熱血的車友們。
但在進出彎道時會發生的前後晃動現象,則會令騎士的安全感大打折扣,不過我相信這問題應該可以藉由改裝避震來改善就是了。

在街道市區與通勤方面
XMAX表現得可圈可點,舒適性與靈活度極佳。車廂在放入兩頂3/4罩安全帽後,還有剩餘空間。
加上導風效果一流的風鏡間接地提升了不少舒適度,實在令人找不到不買單的理由。

剎車的部分,雖然配有ABS系統,但原廠卡鉗的剎車力道過於薄弱。
令剎車的滑行距離過長,而按太多則ABS又會介入,令人難以拿捏剎車的力道。
不過應該也是可以藉由改裝來克服這問題就是了。

基於以上種種原因,因此我認為XMAX非常適合
1.YAMAHA品牌支持者。
2.通勤使用居多。
3.假日偶爾小熱血。
4.外觀至上。
5.強調電控系統。
符合以上5點的車友們考慮呦~

 

 

最後我們來看看車身細節的部分吧。

 

 

風鏡為可調式風鏡,騎士可依照自身高度來調整風鏡位置,以獲得最佳擾流效果。

 

 

風鏡高低差異示意圖。

 

 

風鏡下方的導流罩,可有效降低兩手的風阻,增加舒適度。
表面有不規則壓花處理,增添質感。

 

 

頭燈採用雙燈式設計,外型尖銳,看起來侵略感與科技感十足。
採用LED投射式大燈,有效提升日夜間的照明與辨識度。

 

 

夜間開燈示意圖,依序為燈眉 > 近燈(發動後) > 遠燈(下方補光燈)。

 

 

 

前方向燈採用傳統燈泡。

 

 

動作示意圖

 

 

前懸吊的部分,採用雙三角台搭配33mm潛望式前叉設計,可有效提供絕佳的穩定性與舒適性。

 

 

前輪採用五爪鋁合金輪框,五爪十輻的Y型結構,有效減輕重量與提升操控性,增添其造型設計上的美感與質感。

 

 

 

往前輪後方看去,就會看到水冷排,放在此處是為了加強撞風散熱。

 

 

 

喇叭則位在水冷排的上方。

 

 

而整流器則位於喇叭上方的位置,放於此處可直接撞風增加散熱效果。

 

 

多功能儀表板,採用指針錶搭配液晶錶設計,左邊為時速錶,右邊為轉速錶。
中央的液晶錶則顯示時間、里程、油量…等等行車資訊。
而顯示資訊可經由右邊開關總成上的的TRIP/INFO開關進行切換,以便騎士了解行車資訊。

 

 

 

操作示範影片。

 

 

接著是手把總成,採用可調式把手。騎士們可依照身高、騎乘習慣來調整把手位置,使騎姿舒適且容易操控的騎姿。

 

 

將手把中央的飾蓋拆下,即可看見手把座上的位置調整機構,調整範圍大約為1cm左右,請自行斟酌做調整。

 

 

右邊開關總成,由上往下依序為啟動/熄火開關(紅),駐車燈開關。

 

 

 

右拉桿為不可調式拉桿。

 

 

左邊開關總成,由上至下依序為遠近燈開關,方向燈,喇叭。

 

 

左拉桿跟右邊相同,一樣為不可調式拉桿。

 

 

主開關位於手把的下方,採用Keyless系統,騎士只需攜帶smartkey,即可進行多項操作。
像是按鈕開啟或關閉電源、起動或停止引擎和把手鎖定、控制坐墊下置物箱、前置物箱和油箱開關等等。
操作起來便利十足,更大幅提升防盜及安全性。

 

 

Smartkey示意圖。

 

 

而萬一Smartkey沒電的話該怎麼辦呢? 請使用工具將Smartkey從左側撬開。

 

 

拆開後如下圖所示,這樣就可以進行電池的更換了。

 

 

該水銀電池規格為CR2032。

 

 

接下來看看前置物箱的部分,在主開關的左右兩側皆有大容量的前置物箱。

 

 

但只有左側12V點煙座插孔跟鎖頭,上鎖後需由主開關下方的LID按鈕解鎖。

 

 

而下方更留有穿線孔位,方便使用手機導航時邊充邊用,十分貼心。

 

 

油箱蓋位於下方的龍骨之間,按一下主開關旋鈕後,再將旋鈕逆時針轉即可開啟。

 

 

開關示意圖。

 

 

腳踏空間充足,令騎士的舒適度大增。

 

 

將左邊的腳踏墊掀開,就會看見副水箱外蓋。

 

 

打開外蓋就可以補充副水箱了。

 

 

而是否該補充副水箱,則依靠位於左邊側條前方的水位孔來判斷。
至於孔位中的"F"則是最高液位記號。

 

 

接著是椅墊的部分,寬廣碩大的椅墊,提供絕佳的舒適度。

 

 

靠背上印有XMAX字樣的壓花,十分的有質感。

 

 

椅墊正後方使用鋁合金飾蓋裝飾,表面採用消光處理,看起來更是質感非凡。

 

 

按下主開關下方的SEAT按鈕將椅墊打開。
44.9L的車廂可輕鬆放入一頂3/4罩+全罩,剩餘空間放置其他雜物綽綽有餘。 
(可放入車廂內的帽子視尺寸與外觀而定。)

 

 

並配有LED車廂燈,夜間開車廂時便利性十足。

 

 

而隨車工具包則位於椅墊的背面上。

 

 

隨車工具包內容如下,由左至右為內六角板手兩隻,十字&一字起子,避震預載調整版手。

 

 

萬一弄丟了Smartkey,也千萬別緊張,使用原廠配給的鑰匙也可以將車廂打開。

 

 

而鑰匙孔則位在車廂的右側下方。

 

 

為了增添其運動氣息,採用分離式後扶手與短牌架。
分離式後扶手。

 

 

尾燈的部份,採用LED尾燈,造型採用分離式尾燈設計。搭配短牌照架,運動感十足,充分展現MAX車系風格。

 

 

短牌架。

 

 

動作示意圖,依序為發動 > 煞車 > 駐車燈。

 

 

後腳踏的部分,採用手動收納式的後腳踏,而且長度與面積都偏小,令後座的踏實感降低,質感尚可。

 

 

排氣管外觀採用不規則設計,主要以流暢線條營造質感。

 

 

而排氣管後方的飾蓋也採用了不規則壓花設計,在光線反射下會呈現與碳纖維不同的質感。

 

 

傳動蓋與空濾的部分也採用與排氣管不同的壓花處理來營造與眾不同的質感。

 

 

後懸吊系統採用預載五段可調式避震器,可依騎士個人騎乘習慣去做預載調整。

 

 

機油視窗位於排氣管下方,以便騎士可以隨時檢視機油狀態。

 

 

發動前,機油會沈積在油底殼這邊,因此機油視窗的機油高度較高。

 

 

等到發動後,就會隨著引擎流動,因此機油視窗內的機油較少,請勿擔心。

 

 

煞車系統的部分,前煞車系統採用單向雙活塞卡鉗搭配267mm圓形固定碟盤。
前輪輪胎尺寸為120/70-15 M/C 56P。

 

 

後煞車系統採用單活塞卡鉗搭配245mm圓形固定碟盤。
後輪輪胎尺寸為140/70-14 M/C 62P。

 

 

雖然前後煞車系統都略顯陽春,但因為配有ABS防鎖死煞車系統。
可有效防止因煞車鎖死所造成的輪胎打滑,使安全性提升。

 

 

動力的部分,採用YAMAHA的造車科技結晶,新世代"BLUE CORE"節能引擎。

 

 

引擎的部分採用水冷單缸292c.c.引擎,可輸出28ps的動力。
採用DiASil壓鑄鋁矽合金汽缸,搭配12孔電子供油系統,使引擎運轉更加順暢。
同時具備高燃燒效率、高冷卻性能以及低馬力耗損三大優勢,以先進技術,提升駕馭樂趣與省油環保的時代需求。

 

 

並配有TCS循跡防滑系統.可在行進間感應前後輪速差異是否超出原廠設定值。
如有超出時藉由系統介入以控制或減輕輪胎打滑,保持所需動力及正確行駛方向。

 

 

動力部分,分享XMAX 300馬力機實測的表現。
原廠XMAX 300輪馬力是23匹,若經過改裝ECU加持,輪馬力可達24.2匹

 

 

 

看完細節之後,我們準備來測量XAMX 0-100km/h的加速時間。

 

測試車手為編輯Kimi,身高170cm,體重55kg。

 

 

本次測試我們使用QSTARZ的LT-Q6000來進行。

 

如上圖,取樣一共三次,將測量結果列為下列表格。

     次數      

       秒數      

       1

     8.337

       2

     8.426

       3

     8.500


0-100km/h加速時間最短為8.337秒。

 

最後是座高四視圖,供大家參考
 

阿冰,身高158cm,體重64kg。

 

 

阿筌,身高170cm,體重94kg。

 

 

卡普大叔,身高180cm,體重103kg。

 

 

以上就是阿筌我的XMAX深度介紹與評測心得,感謝大家收看~

 

 

本圖文來自小老婆汽機車資訊網

作者:rex594268

BackTop
合作夥伴
  • 新車市
  • PChome
  • LINE TODAY
  • ETtoday車雲
  • 商車王
  • 車未來 AutoFuture
  • Automachi
  • 民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