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日期:2017/07/20
看完三英戰呂布,聽完溫酒斬華雄;如果市場剛好有賣隻方天戟或是掩月刀,你是不是會想試試揮揮呢?在剛讀完機車史,知道GSX-R750是近代跑車濫觴後,眼前有一台GSX-S750你會不會興奮地想要轉開電門,輕輕地催催他上路;想像自己駕馭著那顆當年叱吒750賽事猛獸血統的心臟!

不過歲月如梭,明朝的劍斬不動清朝的官;沙場掩日月的關刀,現在只剩下觀光景區中黃毛小兒揮舞的紀念品。GSX-S750也是這樣嗎?很可惜,雖然許多GSX-R750還在地球上奔馳著;但在台灣還真的很難借到一台來比較。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就算是觀光景區的紀念品;該有的東西還是有;在GSX-S750身上你能找到跑車的鋁合金環抱車架,但是它副車架是鋼管,所以車重會有些小上升

跑車上的高品質避震的血統,也有流傳到GSX-S750身上,前避震是主流41mm倒叉,預載可調KYB製品。

後避震是多連桿七段預載可調單槍避震器,不過搖臂好似不像當年粗壯。不過現在冶金技術也不同,單憑粗細顯得有些武斷,騎了就知道了。

煞車部分前雙310mm浮動碟配上雙NISSIN對四輻卡,還配備ABS;這煞車規格完全跟跑車看齊

後碟部分是單240mm碟配上單活塞卡鉗;也是跟跑車一樣

車上有相當多跟跑車看齊的東西,像是方便你改裝的鋁合金腳踏、消失的中柱等等。忘了說他還是分離式後座喔!

他的心臟,這顆來自賽車的引擎在日益嚴格的環保法規下,交出了漂亮的成績。馬力由106匹提升到114匹的成績,不過扭力小降到8.16kg-m ; 不過跟舊款8.26kg-m的差異,要騎出來應該不容易。

不過眼尖的車友一定知道這還不是這顆引擎的極限,因為水冷排洩了底,跑車引擎怎麼會配這麼中規中矩的水冷排呢。

電控系統增加了三段可調的循跡系統,而且是可以關閉的!還有一鍵啟動及低轉輔助系統。

新式儀表喜不喜歡就看個人了,功能前三大面積都是需要快速判讀的東西:轉速、時速、檔位。新世代的平均油耗及剩餘里程也都有。

上車騎騎看吧

入檔一補,果然是跑車引擎沒錯;轉速攀升迅速,油門響應活潑!但是這種一補排山倒海快感;很快就被TC作動燈拉回現實!

熱血的轉速聲會讓你想拉更久一些,也不知不覺更快起來;但是安全的直線段很快就結束了,收油開始轉向,整個車感覺相當穩定,有跑車的安定感。

但是沒有跑車低趴的疲勞與壓力,這跟SUZUKI當家運動街車GSX-S1000有幾分神似,但是人車一體感沒那麼強烈;感覺齒比上應該有些更動,各檔位應對速域都相當寬廣

不過車速拉高,你會開始希望他有一個風鏡,再快一點你會希望手把能再低一點,相當有趣。這可不什麼紀念品!可是真的可以斬瓜切菜,一展雄風的啊!

不過有點可惜的是要是前後避震開放調整的選項更多樣,相信對於車主來說會有更長遠的互相激盪;不過在相近級距中GSX-750的避震與煞車配置已經可以說是排得非常前段了,表現也非常稱職。

一路騎下來感覺有些熱氣,不過車架並不會燙人,水溫也沒飆高;不過習慣性檢查副水箱時發現,SUZUKI竟然選擇把副水箱放在這裡!今年來不管街車跑車很多副水箱都是一個「藏」字,藏得好是基本,不過藏在這裡不只是藏得好,檢查還算方便,加水也算輕鬆,也在重心區。

其實市場近年缺的真的是中量級的運動街車,不想要公升級的暴力與壓力,但又有足夠的快感,所以各廠也紛紛推出相應車款;SUZUKI拿出這道簡單暴力的GSX-S750真是高招;拿出輝煌的背景與規格吸引老一輩的買家,扎實友善配備讓新生代上手無壓力。全新中排汽量四缸街車稀缺的台灣,很有可能會異軍突起喔!
我們也請潮男編輯KIMI來騎騎看,看KIMI怎麼說

四缸街跑車騎起來到底是甚麼感覺,我從來沒有想過,但直到我接觸這部GSX-S750,他給我的感受是相當沉穩。

其中一個原因是引擎來自於他的兄弟車GSX-R750,已經相當成熟,但這只是心理上的感受;生理上的感受是GSX-S750的重心配置非常好,雖然他的裝備重量為213kg,不過在彎中給我的反應並不會太過於遲鈍,反而帶有一股輕巧的感覺,雖然前後避震僅有預載可調有些可惜,不過騎乘起來...居然還有點舒服阿!

雖然他的動力並不是非常出色,但實際上加速反應不會過於疲軟,即使是三檔約4千轉左右再補油門時,我還是能感受它的加速力道持續地把我往前推,而且三段可調的TSC系統可以讓油門容錯率大幅提升,如果你想刺激一點當然也可以選擇關閉。另外GSX-S750還搭載了低轉輔助系統,對於剛接觸檔車的朋友來說,在市區走走停停的情況下是非常有幫助的。

整體來說GSX-S750雖然沒有太多的電控配備,表現顯得中規中矩,也避免以下犯上老大哥GSX-S1000。不過對於剛接觸排氣量600級以上的朋友來說,這是一部非常適合在都會區穿梭,假日又能去山道小熱血一下的車種。
GSX-S750 規格表
引擎 |
749cc DOHC 水冷直列四缸 16汽門 |
缸徑X衝程 |
72mmX46mm |
壓縮比 |
12.3:1 |
馬力 |
114匹 10500rpm |
扭力 |
81Nm 9000rpm |
變速箱 |
六速 |
車架 |
鋁合金環抱車架 |
前避震 |
KYB 41mm 倒立前叉預載可調 行程 120mm |
後避震 |
多連桿單槍避震 七段預載可調 行程 138mm |
前煞車 |
雙NISSIN輻射對向四活塞卡鉗 310mm浮動碟盤 ABS |
後煞車 |
NISSIN單活塞卡鉗 240mm碟盤 ABS |
前輪 |
120/70-17 |
後輪 |
180/55-17 |
座高 |
820mm |
軸距 |
1455mm |
最低離地高 |
135mm |
油箱 |
16公升 |
裝備重 |
213KG |
電子系統 |
三段循跡防滑 一鍵啟動 低速輔助系統 |
座高四視圖
Kimi 170cm 55Kg
James 176cm 100kg
Cubman 180cm 100kg
本圖文來自小老婆汽機車資訊網
作者:t34t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