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van 最早是從美國開始流行起來,從最早1984年問世的 Chrysler Town & Country/Dodge Caravan/Plymouth Voyager 等,美國 Big 3 也陸續推出了好幾款車型。由於這類型的車款都是媽媽們用來接送小孩參加課外活動, 像是足球練習/比賽, 棒球, 等等...而她們很多都開 Minivan,所以也被戲稱為 Soccer Mom 的最愛,連帶使得 Minivan 這個級距在美國風靡了好幾年。 而在90年代日系車廠為了增加在北美的市佔率與銷售量,也開始跨足 Minivan 市場,不過或許是對老美的習性暸解不夠深入,從 Mazda MPV 一代、Honda Odyssey 第一代、Mitsubishi Space Wagon 與 Toyota Previa 等車款,通通不敵市場老大 Chrysler/Dodge/Plymouth,而 Nissan 與 Ford-Mercury 合作的 Quest/ Villager 也沒有構成威脅。
身為日系車廠龍頭的 Toyota 在耗費鉅資的中置引擎、後輪驅動的 Previa 於北美市場出師不利之後,CALTY 研發中心認為,既然日本團隊為主所研發出來的車型不符合老美的習性,何不乾脆完全迎合他們的訴求,專屬研發一款為北美市場而生的 Minivan,而成果就是 1998年發表,以 Toyota Camry 底盤為基礎所研發的 Sienna。
Sienna 一推出果然不負眾望,銷量一直都維持在北美 Minivan 級距前五名,也讓其餘日系對手如 Honda 也跟著「深入在地化」設計,推出專屬北美市場的 Odyssey 、完全北美取向的 Quest 車型,但因為 Toyota 起步的早,加上配備選擇多元、動力強勁與品質優異等因素,日系 Minivan 的龍頭地位可說牢不可固,直到現在 Sienna 更打敗 Chrysler Grand Voyager,成為 Minivan 第一名。
台灣市場部分就很有趣了,相信多數人都在路上見過這台來自美國的 Toyota 休旅車,自第一代起 Sienna 就大量出現在台灣街頭,而且從入門的 LE 到頂級的 Limited,甚至是 AWD 車型都完全具備;而如果車主喜歡 SE 版外觀與 Limited 配備,貿易商也能幫你「客製化」,讓 Sienna 有好長一段時間都成為貿易商的獲利來源。
當然和泰汽車也知道有這麼一顆「金雞母」,不過礙於日本母廠認為終於按耐不住,首度由原廠全力支持,將 Sienna 全車系從 LE、SE、XLE、XLE AWD、XLE Welcab(福祉車)、Limited六款車型通通導入台灣,並且打出 4 年 12萬公里的保固。雖然已經被貿易商賺了好一陣子,但和泰汽車的導入也讓喜歡 Sienna 但又不放心貿易商的消費者終於能夠獲得 Toyota 總代理的保證。
至於 Sienna、Previa、Alphard 這三款 MPV 車型,到底定位上有何差異?其實很簡單的說,Sienna 主要面對的還是家庭客群為主、商務客群為輔的寬版大型全尺碼 Minivan(5085/1985/1796mm),而 Alphard 則是商務客群為主、家庭客群為輔的窄版中大型 Minivan(4915/1850/1890mm),至於 Previa 則很明顯就是家庭客群為主的中型 Minivan 了(4795/1800/1750mm)。
雖然Sienna 已經販售四年多,但那方中帶圓的外型放在同級對手中還是不顯老態,CALTY 設計師在車頭引擎蓋運用多處折線,營造車頭俐落風貌之餘也不會覺得過於笨重。而梯形大燈搭配飛翼造型橫柵式梯形水箱護罩,也帶出寬闊、大器感受,更依照車型的不同有所區隔,像是入門版 LE 採用與車身同色、SE 運動版則換成霧黑網狀水箱罩 、XLE 版本則是 霧銀水箱罩,最後 Limited 版本則是鍍鉻水箱罩的設計,其餘設計上的差異莫過於 SE 版本保險桿改採用更為運動化的圓形霧燈搭配倒梯形進氣口設計;車側部分除了SE 車型多出側裙以外,其餘車型都維持相同大型車側窗戶所構成的傳統廂型車造型,搭配車頂行李架設計,讓 Sienna 還是保有休閒風格;車尾部分則採用類似 Venza、RX 車型的上白下紅大型橫幅式尾燈,搭配尾翼的設計讓車尾並沒有那麼厚重。
梯形大燈搭配飛翼造型橫柵式梯形水箱護罩,也帶出寬闊、大器感受。而尾燈為 2013 年小改款的上白下紅大型橫幅式尾燈。
從左上到右下分別是全車系標配的行李架、營造運動風格且減輕車尾厚實感的大型尾翼、18吋 10幅式鋁圈與電動可開式蝴蝶窗,可透過前座按鈕來控制。
如果想要區分總代理與貿易商的 Sienna ,要如何辨別呢?此回和泰汽車重拾十幾年前進口美規車型打擊水貨商的法寶,那就是尾門上方貼上「Toyota Authentic」與尾窗上的「總代理 和泰」字樣來與水貨區隔。
第二排以後的褐色玻璃為全車系標配。
Sienna 的離地高其實不高,所以後座乘客可以非常方便的上下車。
試車當天剛好有一台 SE 前期型停在旁邊。
與一般 Sienna 車型 LE.XLE.Limited 相比,SE 車型差別在於霧黑網狀水箱罩、燻黑梯形 HID 大燈、保險桿採用更為運動化的圓形霧燈搭配倒梯形進氣口設計。
進入車內,一股熟悉的內裝油然而生,中控台採用非常直覺的設計,車載系統與三區恆溫空調分屬上下層,而下方更設計 HDMI、藍芽 DVD 播放器與左右加熱座椅控制鈕等選項。
雙圓式樣湛藍底搭配金屬外環儀表板,中央 4.2 吋液晶螢幕可以顯示各項行車資訊,而英里在外、公里在內的設計則是部分初次駕駛 Sienna 的車主所要注意的。
有趣的是在換檔的時候,中央螢幕會跳出模擬的畫面,讓駕駛人能夠注意到自己檔位如何,非常貼心。
三幅式真皮方向盤包含了定速系統、藍芽手機控制、音響系統控制等
這套 7 吋觸控式螢幕系統更是和泰汽車與日本母廠合作開發,內建 USB / AM / FM /SD /藍光 DVD 等播放功能,連上 WIFI 之後更可以運用瀏覽器上網、圖片庫看圖片、即時日曆觀看行程、即時路況、計程收費計算與行程規劃等功能,十分便利。
這套系統採用 Garmin 衛星導航系統,準確率極高。
Auto+ Connect 機能為透過Android/ iOS 智慧型手機下載的一套 Auto+應用程式,打開藍芽連結就可遙控中央螢幕上的所有功能。另外第二排上方也設計了一套寬螢幕 16.4 吋螢幕,可以用來播放影片等,使得後座乘客在旅途中並不會無聊。
當然這麼大一台車,倒車顯影是少不了的。
Two-Tone 雙色皮革內裝搭配高級原木,為 Limited 車型出現的配備。
三區恆溫空調系統,界線分明。
JBL 10具揚聲器立體環繞音效系統。
Smart Key Entry 無鑰匙啟動+Push-Start 。
BSM 盲點偵測系統。
從左到右分別是後蝴蝶窗開關、VSC 開關、倒車雷達、BSM盲點偵測、方向盤加熱(Limited 車型專屬)與 HID 頭燈高度調整等。
車頂篷原廠也整合了左右滑門、電動天窗與電動尾門的設計,讓駕駛人可以在相同區域來控制不同開關門的動作。
後座對話鏡與太陽眼鏡置物盒為同一設計,僅需輕壓一下、二下就能使用。
電子防眩後視鏡擁有 HomeLink 車庫開關記憶功能,不過這套系統在台灣可能要重新設定。另外電子羅盤也是標準配備。
身為家庭 MPV,多樣置物空間當然是不可或缺的機能,從可以放置女性包包的超大型可伸縮式樣中央扶手、大型前置物空間、副駕駛上下二層置物格與多處置杯架,都可以看出 Sienna 為女性著想的巧思。
前後電動天窗設計,提供優異的採光。
前座真皮座椅為駕駛座 8 向電動調整附電動腰靠、副駕駛座 4 向電動調整。
前面有提過 Sienna 為了廣大的北美市場消費者,讓車體成為三種 MPV 當中最寬闊的設計(車寬 1,985mm),搭配七人座 2+2+3 的設計,使得車內乘客直接在走道上移動完全不是問題,而中間第二排 Ottoman 座椅在收納第三排座椅之後,也能達到如同商務艙的設計;至於第三排座椅採用電動六四分離的設計,由於在北美市場第三排通常都是小孩乘坐,所以該有的細節像是閱讀燈、置杯架、冷氣出風口等一樣不缺,如果不需要用到也能藉由後行李廂上面的電動按鈕來自動收折進後行李廂的凹陷之處。
在 B 柱上都有電動滑門的開關,方便乘客啟動或是關閉。
第二排座椅電動椅背調整機能。
第二排/第三排擁有獨立電腦空調系統。
第二排上方也設計了一套寬螢幕 16.4 吋螢幕,可以用來播放影片等,使得後座乘客在旅途中並不會無聊。
第二排與第三排均有手動遮陽簾設計,以及獨立閱讀燈、獨立出風口設計,讓第二排/第三排成員也能享有獨立自主的空間。
如果第三排座椅要收折,就得靠這組按鍵來啟動,按下去之後會自動摺疊進去設計好的後行李廂空間。
第3排座椅可平整化收納於車內並創造更大載物空間,收折下去之後最大容積空間為2,466 公升,
第三排未收折則有 1,107公升,比起 Alphard 來得優異許多。
第三排擁有標準 100W/AC 120V插座、120V 車充與置物空間。
JBL 的重低音設計在尾門上。
電動啟閉尾門當然也是標準配備。
當然動力系統上 Sienna 在 2013年取消 2.7 V6 車型以後,目前僅有 3.5 V6 2GR-FE 單一配置,不過北美 Toyota 重新針對美洲地區進行調校,最大馬力為 266ps/6200rpm、 峰值扭力33.9kgm/4700rpm。
搭配六速 ECT-i手自排變速箱,其實加速反應相當輕快,即使是滿載七人上路完全不會覺得動力不夠,而如果想要更激烈的手排模式,變速箱反應還是依舊穩穩當當,不會給人突兀的感受。不過相對的其油耗表現受到將近二噸重的車體影響,原廠公佈油耗僅有 8.9km/l
Sienna 開發之初便是以北美市場最重視的長途旅行為主,而在美國地大物博又沒有什麼彎道之下,其懸吊系統便是採偏軟的調性為主,但這並不代表 Sienna 就是台軟趴趴的車,實際在山區上行駛,搭配設定得宜的電動輔助方向盤與高剛性車體,雖然其長行程舒適懸吊在過彎時會有明顯的側傾產生,不過避震器中後段行程提供足夠的支撐性,所以並沒有很嚴重的晃動感產生,在一般道路上其優異的吸震效果又能將多餘的碎震給消除,最重要的是你不會覺得自己再開一台五米長、二米寬的大車,也難怪在北美市場 Sienna 車主多數為女性。
以一台全尺寸家庭 MPV 車種來說,Sienna 所帶有的家庭因子自推出以來已經是北美家庭的最愛,不過在台灣獨特的用車環境下,其又寬又大的車體,反而讓 Sienna 成為台灣許多企業用戶或是多金家庭全家出遊的選擇,不過其超寬車體其實並不適合台灣狹窄的路面,但和泰汽車眼見貿易商在路上賣的嚇嚇叫,與母廠溝通多時終於獲得首肯,並且經由美國豐田品質工程小組派人來確認第一批抵台販售的車輛品質,確保台灣車主享有高品質之進口新車。如果真的要說 Sienna 有什麼缺點的話,應該就是扎實車體所帶來的油耗與即將邁入改款週期了,不過相信 Sienna 的準車主並不會介意這二個可有可無的缺點,因為放眼在市面上,你要找到符合不同類型消費者都能接受的 MPV,也只有 Sienna 了!
延伸閱讀:
美國足球媽媽最愛,Toyota Sienna 3.5 V6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