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觀過去汽車的發展歷程,因應城市的興起,越來越擁擠的生活空間,促使汽車的設計開始朝向尺碼大小著墨,諸如 Fiat 500、mini 等等的微型車在50、60 年代之間大量湧現。
然而人們對於性能的追求遠勝於對空間格局的計較,小型化的導向讓車輛在永基都會中穿梭的目的達成了,但最終仍不免衍生出賦予駕馭樂趣的另一個方向,而這也意味著原本只注重經濟取向的簡單結構設計也同步趨於複雜化。
這並非小型車的原罪,反而是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然而小型車的發展一路來到 80、90 年代,逐漸衍生出兩種路線,在對應一般城用市場方面依舊保有小型車發展的初衷,只是體積也在時間的推演下稍事增長,在對應高性能取向方面,則是搭載著輸出越來越強、體積重量卻也越來越大的動力單元。
所幸材質和科學技術是與時俱進的,Downsize 發展的時間點嫣然而生,在初期採取降低排氣量輔以增壓系統的型態,很快的Downsize便朝向更極致化的發展,在不減損動力輸出表現的情況下,汽車公司進一步削減了汽缸的數量,除了收更輕盈的車重之外,同時也創造了更優異的燃耗效率。
Audi 依其集團策略在 2010 年推出了品牌旗下最小型作品 A1,定位在小型豪華級距市場的 A1 以小體積和富有時尚感的造型進攻都會年輕族群,並在 2015 年進一步的推出搭載三缸動力系統的 25TFSI 版本,這是一款相當典型新世代的都會小型車。堅持迷你的體積收斂了過去小型車在體積發展上的變形,然而三缸動力的搭載再加上反應敏捷的七速 S-tronic 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造就了敏捷的身手,每百公里 4.4公升的油耗、102g/km 的碳排放表現同時還兼顧了小型車在經濟性效益上的初衷。
Audi 近期針對旗下 A1 Sportback 25TFSI 推出了這款都會酷玩特仕車,整體基本上是延續 A1 25TFSI 的架構,再透過外觀件的妝點,讓 A1 的線條感更加凸顯,外型變得更加出色,藉以迎合市場年輕族群的喜好。
升級套件包括在前/後擾流板、前/後輪弧塗裝、門檻飾板採取鉑金灰外觀套件,在車拱與車尾貼附鉑金灰貼膜、車外後視鏡也採用鉑金灰飾條點綴,足踏 Audi exclusive 10 幅式 17 吋鋁圈,完美呈顯整體的運動化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