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oda Octavia 自 2013 年推出第三代大改款以來,一洗過去兩代的陳舊風格,在保有同樣經濟實惠的價格帶優勢之下,整體除了外觀造型變得更為時尚,也增加了許多科技配置,同時針對底盤及動力進行相當幅度的調整與提升。在 Volkswagen MQB 橫置引擎模組化平台的運用下成為集團旗下繼 Audi A3 以及第七代 Golf 之後第三款大幅度翻新的中小型房車作品。
這次延續原廠先前在離島馬祖舉辦的獨特試駕體驗,藉由 2016 年式 Octavia 上市的機會,原廠再度將試車的地點延伸到台灣的最大離島金門進行,藉著具有時代風格的古樸建築物以及早年殘存迄今的戰地風貌來襯托出 Octavia 1.4TSI 所蘊含的質樸與經濟意象。
身為 Octavia 車系目前在國內市場中的最入門級距車型 Octavia 1.4TSI 以百萬不到的價格( 95.8萬元 )驚豔國內的汽車市場,原廠更進一步在五月底前提供不到90萬台幣(89.9 萬元)的優惠價格來搶攻進口車向來戰力匱乏的入門級距市場。
從過去購買 Skoda Octavia 的族群中大致上可分為注重車輛品質以及講求低調類型的消費者,然而 Octavia 1.4 TSI 的出現不但兼顧了歐洲造車工藝水平,且也滿足經濟型買家所設想的兩個條件,同時還進一步衍生成為符合家庭使用機能性考量的全能型作品。
外型設計上,於 2012 年底推出的第三代 Octavia 車系,堪稱是品牌現行新世代家族設計語彙的濫觴,棱角分明的前大燈與C型尾燈設計線條簡潔,車頭採用直瀑型格柵設計讓車頭在視覺上更具有張力感,更富有朝氣,年輕化的取向似乎已經成為目前汽車市場的主流,而這也讓 Skoda 的消費族群年齡得以進一步向下延伸。
Skoda Octavia 1.4TSI 車頭燈採用傳統鹵素燈泡,具有光感應自動啟閉功能,另外原廠也提供附有 LED 日行燈的 AFS 主動轉向氙氣頭燈選配。
新世代 Octavia 在造型上運用了更多立體折線以及銳利的稜角作表現,招牌的 C 型尾燈設計樹立起 Skoda 品牌新生代作品的特色,並自 Octavia 開始陸續延伸到 Fabia 以及 Superb 車系上面。
在 Octavia 1.4TSI 車型上搭配的是多幅條 16 吋鋁圈,規格為 205/55 R16。
Skoda Octavia 建構在 Volkswagen 集團所開發的 MQB 模組化平台之上,除了共用零件所達到的成本樽節效益,該平台提供可變的軸距、前後懸、寬度等設計尺寸,也使得車輛造型擁有較大的靈活性,在對應多變的車身形式時具有較強的衍伸性,目前已經廣泛運用在集團旗下各品牌車型中。 MQB平台還採用了大量的輕量化技術,在保證舒適性、安全性的前提下,使得整車重量得以降低,為消費者節省了油耗成本。
有別於集團旗下第七代 Golf 或是 Audi A3 的設定,Skoda Octavia 擁有該級距車型中最長的軸距設定,達到了2686mm,其所營造出的寬敞後座空間,與前代車型有著相當明顯的提升。而MQB模組化平台採取壓低後懸吊系統以及無備胎的平整化行李箱底板設計,也成功創造 590 公升的基礎行李廂容積。
掀背的尾廂設計是 Skoda Octavia 車系的最大特色,在第三代大改款時不但被保留下來,同時受惠於 MQB 底盤拉長的軸距,行李箱的酬載容積也連帶有所成長。
同時延續 Skoda 著名的聰明行李箱機能設計,在設計之初便已將各項使用考量加入。
可變隨意調整變化的小型物品隔板。
Octavia 的車艙的空間布局延續 Skoda 一貫的歐式簡約設計風格,功能按鍵、旋鈕、插槽、資訊顯示幕等配置相當明確,有助於操作上的便利性同時降低駕駛分心的機率,中控台上半部大量運用軟質塑料為基底,營造較佳的質感,另外全車在中央鞍部及車門飾板處也使用的木紋飾板及鍍鉻件點綴,雖然是入門作品,卻成功跳脫 Rapid 的陽春感,直追 Superb 的豪華風格。
簡約的雙環儀錶板設計是 Volkswagen 集團旗下作品一貫的特色,在中央的液晶螢幕,可支援音響與行車電腦顯示,讓行車資訊更容易辨讀 。
中控台標配SWING 5吋彩色螢幕的MLB系統,提供相當豐富的功能支援,除一般廣播電台之外,可支援SD插槽、Aux-in與 USB接孔的數位音源與畫面顯示,也可對應藍芽連結與支援標配的8顆喇叭,其中的 Car 選項除車輛安全設定外,也支援駕駛節能計分顯示,可協助駕駛改善駕駛習慣。 但比較可惜的是這具螢幕尺寸較迷你,同時在語言部分僅支援歐陸市場常見的語系選擇,在資訊閱讀上需要花點時間適應。
此外原廠也針對車載系統提供 Bolero 6.5吋彩色觸控MLB多媒體娛樂系統和支援Smart Link智慧型裝置互聯功的選配項目,強化介面系統的性能。
Octavia 在主被動安全配備方面也十分齊全全車系標準6顆氣囊、MCB 二次碰撞預煞系統、XDS主動式電子限滑差速器、Hill Hold Control 升坡輔助系統、胎壓偵測系統等皆為全車系標準配備;值得一提的是乘員防護輔助系統也納入其中:在緊急狀況發生時,前座安全帶會被束緊、開啟中的電動車窗也 會關閉僅留下55mm的開口,以因應駕駛與前座乘客在碰撞時的安全準備。除此之外也透過標配 Start / Stop 引擎怠速熄火裝置以及車輛動能回收系統實現節能的目的。
標配 Start / Stop 引擎怠速熄火裝置以及車輛動能回收系統實現節能的目的。
木紋飾板的點綴重現豪華質感。
前後座椅採用透氣性及身體固定能力頗佳的織布材質製作,簡約的版型下具有不錯的乘坐舒適性,後座標配 ISOFIX 座,頗符合新家庭的日常實用性。
後座空調出風口,沒有溫控介面,僅能針對風量、風向設定。
受惠於 Volkswagen 集團最新 MQB 底盤科技之賜,Skoda New Octavia的車身尺寸得以比同級車更佳化:其室內空間長度增加1782mm、膝部空間增加73mm、後座頭部空間也多了980mm;連帶行李廂空間也提升為同級車最佳的590公升水準。
在 Skoda 首席設計師 Jozef Kabaň 以及其設計團隊的合作下,Octavia 搖身一變為一款動感與優雅兼具的中小型房車。
Octavia 1.4TSI 在動力系統方面使用上原廠代號 EA211 系列新引擎,與舊型 1.4T動力相比,這具引擎主要在結構設計上做了優化,像是採用一體式排氣歧管設計,原本的正時鍊條也改為長效正時皮帶,創造出 更低的油耗和更小的噪音,同時提升運轉的品質,150 匹馬力的輸出也較同級的第七代 Golf 在動態表現更有感。
1.4 TSI汽油渦輪增壓引擎擁有150hp/25.5kgm之最大動力、0~100km/h加速所需時間為8.2秒 (Octavia Combi為8.3秒)。
1.4TSI 引擎的 25.5km/m 最大扭力在 1,500rpm 時便已經湧現,並且延伸至 3,500rpm 構築出出力的高原帶,對於這次試駕具有多起伏地形的金門來說,可以充分感受到隨侍在側的推進力量,最大馬力則在 5,000rpm 至 6,000rpm 之間湧現,嚴格來說這具 1.4TSI 的出力並不算大,但是調配得宜的動力輸出分布區間反而讓駕馭 Octavia 富有滿足感。
DSG 7速雙離合器自手排箱搭配之下,創造 0-100km/h 加速8.2秒的成績,而多檔位變速系統亦是當前全球汽車發展的主流趨勢。
在底盤方面,Octavia 自改款之後,後懸掛設計如同第七代 Golf 一般,自原本的獨立多連桿變成了半獨立拖曳臂形式,究竟這樣的改變對於細膩的操控展現上造成多少影響,在這趟緊湊的試車行程中並不容易感受,但可以確定的是受到懸掛調教的變化,Octavia 的行路表現較過去更為穩健許多,同時乘坐的舒適度亦有顯著的提升,原本較鮮明的路況反饋受到較好的抑制,搭配上不錯的隔音表現,駕馭起來頗為暢快舒適。
原廠在這次試駕行程中也安排 Sedan 與 Combi 車型聯袂展示。
近日 Skoda 原廠正慶祝加入 Volkswagen Group 25 週年的成就, Skoda 借助 Volkswagen集團的技術優勢和管理經驗,使旗下車型重樹平價高品質和純樸耐用形象,質量和市場推廣得到長足進步,如今這項投資被外界形容為眼光 準確的成功案例,目前 Skoda 年產量已經提高到百萬輛,同時在全世界包括台灣在內共販售超過100個國家。
現階段歐系進口車這幾年在幾個主要品牌的策略驅使下,挾著品牌的光環開始搶占入門級距市場這塊新餅,然而 Skoda 對於進口入門車型市場操作亦有相當的熟悉度,挾著母集團的資源作為後盾,使得 Skoda 擁有不亞於其他品牌的產品素質,但另一方面卻又能以相對實惠的價格進攻市場,Octavia 1.4TSI 可以算是其中典型的例子, 對於想要從國產車、日系車轉跳歐洲進口車的買家來說,百萬左右的定價再加上實惠的產品特色,Octavia 1.4TSI 在這場入門進口車市場戰中,似乎占得了頗為有利的位置。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