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 Tesla 的消息常見於報章媒體與電視新聞,但是由於 Tesla 打破了傳統汽車業的分銷制度與經營模式,在全球各地皆採直營直銷模式進行銷售與售後服務,故台灣迄今 Tesla 尚未正規導入,而除非美國原廠的策略改變,否則台灣市場預料也不會出現總代理,因此台灣民眾對於 Tesla 這個國際矚目的新興汽車品牌的最新資訊,總是有隔靴搔癢之感,在缺乏原廠及總代理的關注下,國內媒體對於 Tesla 的深入報導亦不多見。
事實上,在美國當地,探討 Tesla 及其掌舵者馬斯克的書籍多如過江之鯽,倒是台灣近年來除了商業雜誌的專題報導外,少見相關的書籍出現,先前曾經有一本由多人合著類似馬斯克傳記的書籍,但是內容多為整輯國外報導為主,閱讀之後終於讓人能對馬斯克這位傳奇的創業家有了基本的認識。
這次,遠見天下文化出版了這本馬斯克的傳記,是馬斯克唯一授權採訪的傳記,也是目前繁體中文版本中,對於馬斯克個人生平事蹟介紹得最詳盡的一本,值得推薦給所有對於馬斯克或 Tesla 有興趣的讀者們。

全書分為 11 章分別由不同章節闡述馬斯克的成長及創業歷程,作者 Ashlee Vance 層任職《經濟學人》及《紐約時報》,目前任職於《彭博商業周刊》,對於撰寫矽谷及科技報導有豐富的經驗,他透過實際訪談馬斯克身邊的親人、同事、部屬,甚至前妻,同時也獲得馬斯克首肯進行一年餘的本人實際訪談,花費近兩年的時間完成本書,由於訪談人數眾多且包含馬斯克本人,因此書中呈現之內容應為近年來最貼近事實的馬斯克傳記之一。
馬斯克是一位生於南非的白人,雖然生於富裕家庭,但是童年遭受罷凌與父母離異的環境,並不能說一路順遂,但是從小馬斯克靠著獨特的思考與自學能力,自 10 歲約有第一台個人電腦後,便迷上了程式設計,而幼時也著迷於火箭的製作與實驗,這些都奠定了他未來實踐後續幾大事業的成功基石。
為了追求夢想,馬斯克在 17 歲離開了南非踏上加拿大,後續又因念書的關係移居美國,其實他並不是一位土生土長的美國人,而是典型美國移民的代表,他的成功也證明了美國的多元發展性及「美國夢」為這個國家國力發展帶來的堅強後盾。
馬斯克雖然在很小的時候便成功開發程式並且售出獲利,但是說起真正創業,還是在大學以後,他從小便有堅定的夢想,創業也由擅長的程式設計開始做起,他一度想要進入遊戲產業,但是他感覺到這個產業沒有偉大到成為他追求的目標,因此他放棄了,而選擇了能夠改變世界與打破常規的目標前進。
在上大學的時候,他獲得了兩個實習機會,在尖峰研究所(Pinnacle Research Institute)及火箭科學遊戲公司(Rocket Science Games)的實習機會讓他充分展現了過人的熱情及對工作的投入,爾後更與其兄弟兩人合力掌握了趨勢,創辦了線上黃頁「Zip2」, 1995 年創立 Zip2 不脫互連網行業必須架構在實體基礎上的範疇,馬斯克除了事必躬親設計程式以外,也展現了過人的行銷能力,將 Zip2 由店家對消費者的傳統黃頁營業模式,轉化為報社等主流媒體轉化為互連網企業中重要的媒介,也讓 Zip2 業績起飛,陸續吸引新的投資資金後,這間網路企業迅速發展,到了 1999 年初,該公司被康柏電腦以 3.07 億美元收購,這也讓馬斯克瞬間成為了坐擁 2,200 萬美元資產的億萬富翁。
時年僅 27 歲的馬斯克成為富豪後並不急著享樂,除了將他老舊的 BMW E21 換成 McLaren F1 之外,他將大部分賺來的錢用來創辦一家網路銀行,而這間叫做「X.com」的公司,就是目前執全球第三方支付行業牛耳的 PayPal 。當然,馬斯克在 X.com 的期間歷經了許多經營上的政治危機,但最後轉化為 PayPal 的 X.com 仍然以 15 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 ebay ,馬斯克個人從中獲得了 2.5 億美元的獲利,讓他擁有了更多的資金可以實現他的夢想。
馬斯克離開 PayPal 之後,擁有更多財富的他並沒有停下來,年僅 30 歲的馬斯克思索了下一步的創業藍圖,也開始追求童年時極有興趣的太空夢想,但他的夢想不僅於發射一枚火箭,更想要實現讓地球人成為多星球公民的理想,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招兵買馬過程後, 2002 年 6 月,SpaceX 正式誕生,馬斯克以民間企業身分探索幾乎不可能的太空領域的行動正式展開。
馬斯克打破了太空探索進步緩慢的「行規」,一次又一次挑戰不可能的任務,在事必躬親的強勢帶領下,馬斯克帶領了 SpaceX 一群有志一同的太空狂熱份子,一次又一次打破太空行業的既有觀念,不但成功將火箭發射商業化,也大幅降低了火箭發射的費用,把成久以來食古不化的航太產業改造為可以商業營運的模式, SpaceX 因此堪稱近代航太產業最具革命性的企業。
馬斯克手上最著名的三大企業為方才介紹的 SpaceX 、電動車 Tesla 與能源產業的太陽城,其中讀者最感興趣的應該是全球最成功的電動車品牌 Tesla 。事實上, Tesla 並非由馬斯克所創,它是於 2003 年 7 月 1 日由艾博哈得(Martin Eberhard)及塔本寧(Marc Tarpenning)所創,他們是全球第一本電子書的發明人,在 2000 年 3 月以 1.87 億美元賣掉公司後拿著到手的財富再次創業, Tesla 的品牌名稱是為了向電動馬達先驅 Nikola Tesla 致敬。
創辦於 1992 年的 ACP(AC Propulsion)是 Tesla 的技術啟蒙, ACP 所研發的電動跑車 tzero 後來成為了 Tesla 首款產品 Roadster 的技術基礎,而車身架構則是向英國蓮花(Lotus)所購買的 Elise ,創業以後,艾博哈得及塔本寧開始積極尋求資金援助,經由 ACP 總裁的穿針引線,他們找上馬斯克,而他也立即投資了 650 萬美元的資金,馬斯克因此成為了 Tesla 的股東,但很顯然的,它並非創始人。
馬斯克加入 Tesla 之後,該廠的開發工作加速前進,在馬斯克個人的行事風格下, Tesla 也開始有許多充滿熱情的年輕人加入這家新興的公司, 2005 年初, Tesla Roadster 的原型車誕生,這台車隊隨後召開的董事會增資有著極為重要的幫助,這次增資的 1,300 萬美元中,馬斯克個人增持了 900 萬美元的持股,並宣布首部量產車將在 2006 年交付到車主手上。
在馬斯克積極的投入下, Tesla 的開發進度大幅向前邁進, 2006 年 5 月時, Roadster 的工程測試車已經出爐,馬斯克此時再挹注了 1,200 萬美元的資金,這一輪的募資總共募集了 4,000 萬美元,再馬斯克個人獨特的行銷魅力下,包含主要創投及 Google 主要創辦人佩吉均入股 Tesla ,使得 Tesla 在國際間名聲大開。
Roadster 在開發期間也遭遇許多問題,例如原本採用兩速變速箱便一直無法克服換檔尺比落差過大及耐用性的問題,而且低估製造成本也一直被忽視,縱使預計售價高達 8.5 萬美元,但是每輛 Roadster 的製造成本卻高達 17 萬美元,身兼執行長的創辦人艾博哈得領導能力備受質疑,因此於 2007 年 8 月間遭到撤換降為技術總監,同年年底被迫去職,董事會找來了馬克思(Michael Marks)代理執行長一職,而他一直想把 Tesla 包裝成可以賣給傳統車廠的資產。
眼看著 Tesla 的資金即將用盡,但是交車日期卻一直遙遙無期,到了 2008 年時, Roadster 的研發資金已經燒掉 1.4 億美元,遠高於原本預估的 2,500 萬美元,媒體的負面報導開始出現,這時馬斯克終於跳出來對大眾承諾,他承諾交車日期將在 2008 年,而 Tesla 也開始研發一部代號 WhiteStar 的四門房車(即為目前的 Model S),馬斯克獨有的行銷魅力再次為 Tesla 燃起希望。
隨著 Roadster 開始交車, Tesla 開始成為一家真正的車廠, 2012 年 Model S 開始交付車主,這輛四門高級房車打開了真正的市場,這輛由 Mercdes-Benz CLS 為基礎研發而來的四門房車,由丹麥設計師費斯可(Henrik Fisker)為原創人,但後來他與馬斯克翻臉,自創 Fisker 品牌,但隨後也與馬斯克陷入官司中。
自從 Model S 上市後, Tesla 的業績開始起飛, 2009 年 Mercedes-Benz 以 5,000 萬美元取得了 Tesla 的 10% 股權,隨著 2008 年金融危機美國三大車廠的經營困境,美國政府對於車廠開始紓困, Tesla 竟也得到美國政府 4.65 億美元的貸款,而 Toyota 與 GM 在 1984 年合資創立的新聯合汽車製造廠(NUMMI)竟也在 2009 年被宣告放棄,馬斯克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僅僅以 4,200 萬美元便取得了新聯合汽車製造廠的資產,而且同時 Toyota 還投資 Tesla 總數 5,000 萬美元以換取 2.5% 的股份。換言之, Tesla 幾乎不花錢便取得了完整的製造基地。
日前 Tesla 的第三款車 Model X 已經上市,他是一部具有鷗翼車門的 SUV ,也是美國市場最火熱的級距,此車的上市預計將能大幅擴張 Tesla 的市佔率,讓 Tesla 距離真正的主流車廠更近一步。
Tesla 及馬斯克個人的成功當然有其運氣與背景,但是馬斯克對於偉大夢想的堅持、事必躬親與積極任事的行事風格都有極其密切的因果關係,書中對於馬斯客個人的行事風格有深刻的描寫,他的風格未必是用於每個企業或個人,但是卻對創業路上的人們,有許多啟發。
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馬斯克,他的勇氣、本質學能甚至運氣,都不是一般人能及;自負、堅持己見的特質可以成事也可壞事,但是堅持到底、永不放棄又盡心盡力,甚至賭上全家身家性命的勇氣卻是成功必要的條件。
想成為一個可以改變人類命運與生活的創業家,可以不認同馬斯克的作風,但卻不得不認識這位當今最紅的企業家,而在台灣認識他最簡單的途徑,就是買一本此書了。

書名:鋼鐵人馬斯克---從特斯拉到太空探索,大夢想家如何創造驚奇的未來(Elon Musk - Tesla,SpaceX,and Quest for aFantastic Future)
作者:Ashlee Vance / 陳麗玉(譯)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09.25
定價:480元
ISBN:978-986-320-815-0
購入日期:201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