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己的路 Audi A6 Allroad Quattro

2015/05/25 13:32

寫在文前:
A6 Allroad可以帶著你走自己想走的路,而它在市場上也是如此獨樹一格、堅持如一,一直在走自己的路。



Audi A6 Allroad quattro是個很有趣的産品,即便Audi早在1999年就推出這種Crossover的跨界概念,但市場接受度仍然不是太好,原因爲何?

一個字:貴!



看看Audi A6 Allroad quattro在德國當地的起步售價:57250歐,而剛推出的全新Q7也才60900歐,你怎麽選?所以Audi自己知道這是一部很貴的A6 Avant,喔不,是A6 Allroad,因此他們在獨特性下了不少功夫,務求讓車主感受到每一塊錢都是物有所值,所以可以看到Allroad的水箱護罩在原有橫栅中再加入直瀑綫條,而包含前/後保杆與左右側裙的下半部都覆蓋黑色塑料材質,幷加上消光鋁質色澤的飾板與護板,讓Allroad擁有Off-Road穿越時對于車體鈑件的保護,又能保有A6該有的高級質感。






Allroad的水箱護罩在原有橫栅中再加入直瀑綫條


前保險桿下半部都覆蓋黑色塑料材質,上面更以鍍鉻飾版裝飾


左右側裙的下半部都覆蓋黑色塑料,輔以五幅雙肋式輪圈,帶來運動化的風格


後保桿下半部覆蓋黑色塑料材質,加上消光鋁質色澤的飾板與護板,越野之餘也能保護車體



至於車室內則維持與A6相同的鋪陳設計,但在門檻飾板與儀錶板內都設有專屬的「allroad」字樣,原廠也提供了Allroad才能選配的原木飾板與座椅皮革,讓Allroad更能與Avant車款相區隔。配置上Allroad則集Audi大成,配有搭載Stop&Go主動式煞車系統的ACC主動巡航、四區恒溫空調、多媒體影音系統等族繁不詳備載的一堆配備。


車室內維持與A6相同的鋪陳設計


Allroad才能選配的原木飾板


排檔座附有手寫板與MMI 操控介面




Allroad 專屬皮革式樣

簡單的說,這是一部配置頂尖、還備有輕度穿越能力的A6 Avant,所以鎖定的客戶群體就很明顯了,是覺得像是Q7此類的SUV太大、但却又在生活中需要一點點的Off-Road能力跟乘載空間,然後不在意價格,最後是只愛奧迪。



所以說Allroad有很多時候是需要就是要拖拉貨物拿去操的,而在低速行駛的非鋪裝路面上,低速扭距也遠比高速馬力重要多了,因此A6 Allroad提供的四種動力中有三種都是柴油,來源均爲同一具3.0 V6 TDI,分別提供204/245/313hp三種不同輸出,最高出力版本還搭配了特別條校的排氣管,營造非常跑格的駕駛感受。


至於我們這次測試的,則是使用與現行S4相同的3.0升機械增壓V6,德國當地的含稅售價爲61680歐(微笑)

A6 Allroad 3.0T的動力數據爲310hp/44.9kgm,搭配S-Tronic七速雙離合自手排,原廠數據顯示0~100km/h加速時間爲5.9秒,已經算是一部快車了。而我有幸開過前兩代A6 Allroad,老實說第一代的2.7升雙渦輪V6引擎實在太猛,那時候的Allroad被拿去暴改狂噴911 Turbo的機會比起Off-Road還要多很多,但當時氣壓避震還不成氣候,行車路感其實不算太好,整部車飄呀晃的,再加上威猛的雙渦輪動力,真的不太容易開。第二代A6 Allroad雖然也有4.2升V8這生猛的引擎,但底盤回饋進步不少,開起來讓人放心多了。所以對于這第三代A6 Allroad,我要求的只有“平衡”兩字,畢竟這3.0T的動力不算弱,沒有一個好的底盤實力,很容易又會出現失調狀况。

對于我的要求,Audi可以說是做到了近乎完美,在原廠安排的蜿蜒山路中,這Allroad除了側傾比較明顯之外,其餘的表現都可圈可點,如果把車身高度手動調整到最低(Dynamic模式),那側傾現象立刻消除不少,開起來跟Avant還真沒什麽不同,至于3.0T的動力輸出曲綫其實原本就比較近似大排量NA引擎,再加上quattro的隱性輔助,舊款Allroad動力與底盤不協調的情况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種很充沛且讓人感覺安心的過彎極限,但由于氣壓式避震的關係,底盤的各項反應還是少了點直接,所有透過避震傳來的回饋都覺得悶,像是一顆石頭被丟進水裏,用直接的口語說就是:路感模糊。


可以監控越野模式,來瞭解當進行越野時車輛狀況為何


Audi Drive Select 可以選擇allroad、efficiency、comfort、auto、dynamic與Individual 等模式

但這Allroad本來就不是拿來山路切彎的,你要是真把Allroad當成Avant在開,那乾脆買Avant就好了,把Allroad開上非鋪裝道路,才是真正有意思的地方。



首先要說的是,Allroad對于車高的調整干預决定點在于速度而不在于路面狀况,所以在進入非鋪裝路面時,你得先手動把車身弄高才行,一般說來Allroad模式就很够用,當然,你還是可以調整到Lift模式,此時應付一些高低起伏不算太誇張的田園小路已是綽綽有餘。





不得不說這氣壓避震真是太微妙了,非鋪裝路面上第一個被影響的就是舒適性,但Allroad却處理的非常好,原本那種悶悶的路感在此時顯得完全不重要,我很訝异它在非鋪裝路面上的舒適性還能够維持的這麽出色,它就像是先設計Off-Road再考慮On-Road一樣,而quattro系統的深厚功力在此時更加明顯,畢竟Allroad所使用的quattro是純機械式的,同時ESP系統也針對Off-Road狀態下做了專屬調整,安全性與駕控性都讓人放心,真的不需要想太多,就當成在馬路上那樣踩油門轉方向就行了。



當然,還是請不要太高估Allroad的能力,它能應對的僅是非常非常簡單的Off-Road環境,進入角啥的都不算太大,對于越野性能要是真的有要求,還是乖乖買SUV去吧。





BackTop
合作夥伴
  • 新車市
  • PChome
  • LINE TODAY
  • ETtoday車雲
  • 商車王
  • 車未來 AutoFuture
  • Automachi
  • 民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