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電動車市場上GOGORO-Smartscooter完全是一個全新的級距的存在;
GOGORO-Smartscooter有著大量新穎技術與設計投入其中。

動力上,油門一轉下可以感受到十分直接的力量湧現;受惠於驅動由獨立開發的體積小、重量輕、功率高的G1馬達,加上全車大量使用鋁合金製品的輕量化優勢,整體動力曲線十分線性與低延遲,與市售大部分電動車差異在於不會很快就產生加速力用盡的感受。
與一般內燃機速克達差異主要在於;將從油門扭下,力量由曲軸經由皮帶再變速到後輪最後到路面的時間差拿掉,
Smartscooter的力量湧現不只是即時且量非常大;與市售125打檔車相比,力量無延遲且油門反應非常線性滑順。
自己本身是小忍的車主,Smartscooter起步的力量感受上很像是小忍起步一檔換二檔之前齒比還沒耗盡時的感受;不同的是Smartscooter得起步力量順暢到可以一口氣到達60KM;60KM以上會覺得加速力道沒有0-60凌厲,但是錶速依然跳得很快。由於Smartscooter扭力高達25Nm又是全轉速全扭力的輸出特性;測試時,想了解起步一次油門到底是甚麼感受?起步一次油門到底,會有被限制一下子,然後忽然湧出力量的感覺,應是原廠因安全因素與耗電做的調整。

後來詢問工作人員後,才得知原廠另有設計競賽模式,在右把手有一個小方格旗按鈕,按下後儀表板右側會出現亮起小小方格旗圖示,此時再用全油門的方式起步,車頭會小浮;體重比較輕的騎士可以能需要前傾來防止過度翹頭,然後約三秒內你速度就會達到60km。工作人員有附註:在這模式下會非常地耗電!動力上,在市區騎乘條件下加速感非常足夠,若是要拚高速拚尾速,受限於馬達功率,極速部分難有起色。

行進動態上,懸吊軟硬處於中間偏硬的感受,路感回饋明顯、清晰。對坑洞的處理能力良好。面對路面的貓眼石、人孔蓋、路面凸起或是凹陷的柏油補丁都處理十分稱職。隨著時速增加到80左右,對於道路中小坑洞回傳的路感開始比較模糊些,但是並不會有過軟或過硬的感覺,只是相較0-80比較起來,較為軟一點。

彎道上,整體支撐性良好,中高速過彎時不會因為重心轉移導致行進的不安定,出彎補油時,不會有車身吃掉加速力而沉下去的車身回饋;低速的大舵角彎也十分靈活。有這樣的表現,因為原廠配備了低扁平比的輪胎;前輪100/60 12後輪110/60 12;胎壁的支撐性較高,配上偏硬的避震,在彎中抓地力很穩定的發揮出來,過彎非常地有安全感。

單大樑的車架設計在彎中會因為重心的轉移前後輪的受力差異而產生一些扭動;但是Smartscooter採用的壓鑄式鋁合金一體車架,沒有產生扭動,剛性非常地充足。動態的出色表現,也不單得力於車架系統與輪胎,
Smartscooter對於簧下重量的重視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所謂的簧下重量是車輛沒有讓避震器支撐的重量;舉例來說,前輪就是輪框、輪胎、卡鉗、碟盤以及避震器下半部的活動部分。Smartscooter前避震採用倒置式單避震,讓較輕盈的內管於支撐力之下,進而改善簧下重量;而外管的上置對於單避震剛性也有優勢。

後避震因為馬達與搖臂的脫離,後避震的簧下重量的減輕比例非常地大,與一般速克達傳動系統置於簧下負載相比,可以說是天壤之別。簧下重量最小化有助於轉向以及路感回饋的改善。

制動力區塊,剎車十分有力且線性,捏多少是多少,不會剎車拉桿行程上過一個點就忽然變大。Smartscooter原廠配置前後雙碟,前輪是38mm對向雙活塞,後輪是單向單活塞;以這樣的配置來說,制動力日常使用是綽綽有餘。
一點小缺憾是拉桿的行程偏短,比較難拿捏細膩的制動力控制。

整體而言Smartscooter以電動車參考點上,動力與懸吊表現十分亮眼;若是以一般燃油機車相比也是中上之作。
動力、靈活性、制動在市區使用的範疇上可以說是殺雞用牛刀,從市區通勤角度來考量,可以說是完美的契合!
更多資料請看:
比125cc速克達更猛的電動車 -- GOGORO Smartscooter 正式發表
跨世代的移動媒體-GOGORO Smartscooter試乘發表
本圖文來自小老婆汽機車資訊網:小老婆汽機車俱樂部
作者:t34t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