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 「一車一腳印,用車看台灣」六福村經典車聚會 參加車種介紹(中)

2014/08/29 17:05
8/30 「一車一腳印,用車看台灣」六福村經典車聚會 參加車種介紹(中)


經典車展區展車簡介No.11---Porsche 911 25th Anniversary




說起世界最有名的車,相信除了金龜車之外,911應該可以排名第二吧!這樣說或許許多車迷們會抗議,鼎鼎大名的911怎麼可以排在金龜車後面呢?事實上,金龜車雖然人人皆知,但是911卻是更多人夢中最想擁有一部的跑車吧!相信許多車友年輕的時候,房間一定都有著一張911的海報,911不只是一聲中最想擁有的超級跑車,更陪伴我們走過年輕的青澀歲月。
劃時代的911車系在1963年法蘭克福車展首度亮相,並於隔年開始量產,上市初期原本911命名為901,不過當法國Peugeot得知後卻提出了抗議,認為Porsche不該使用Peugeot長久以來使用三位數字且中間為0的命名法則,因此Porsche在生產了極少數的901以後,便將車名改為911了,沒想到日後卻造就了世界車壇最傳奇的車名。
國內第一部911應該是當年紅極一時的「獨臂俠」王羽由國外辦理進口的老款911E,此車印象中應該是1969年份,車狂趙文川先生早期的文章中,曾經有一段描寫其在陽金公路上與此車交鋒的精采片段,相信不少老車友至今仍意猶未盡。1980年代初期紅極一時的影星王冠雄也曾經購入一部1979年份的911 SC,在名人的加持下,911可說1980年代台灣最紅的車。
1984年保時捷推出全新系列Carrera 3.2取代成功的911SC系列。 911 Carrera 3.2 是最後一代以原始911為打造基礎的系列,911 Carrera 3.2採用新型的3.2公升空冷水平對臥六缸引擎。新的引擎功率增至231 bhp (172 kW; 234 PS / 5400rpm) 。 0-100 km/h加速數據為5.4秒,最高時速為242 km/h。本次展出的是全球限量120部的25週年紀念版車型,車色僅提供銀色及黑色選擇,搭配米白色內裝,車身同色輪圈以及Carrera Tail尾翼,在國內非常稀有。



經典車展區展車簡介No.12---Alfa Romeo 75




1985年5月,為了慶祝Alfa Romeo成立75週年,該廠特別推出了一款中型房車取代面世已久的Giulietta車系,這便是75。由於身負重任,不同於1984年上市的90車系委託Bertone進行設計工作,75的造型是由Alfa Romeo的首席設計師Ermanno Cressoni設計的,在設計之初即設定了此車的終極目標,就是要成為一部運動化的房車。
75高聳的車尾設計手法影響了往後十餘年南歐汽車造型的風格,確立了三廂轎跑車該有的基本輪廓;更難能可貴的是,在75方正的外表之下,居然有著以今日眼光看來都非常優異的0.30低風阻係數,75鎖定以BMW 3-Series為主要假想敵,在上市初期計有1.6L、1.8L、2.0L三款化油器四缸汽油引擎,分別可輸出110hp、120hp、128hp最大馬力,頂級的2.5L V6引擎為噴射供油設計,可輸出156hp馬力,在動力上與主要競爭對手E30相比都是相當有競爭力的。
在1987年,75的2.0L四缸新引擎可輸出148hp最大馬力,採用DOHC、每缸雙火星塞點火設計,並搭配當時尚屬高科技的VVT可變汽門正時裝置,相信只要駕馭過75 2.0 TS的車迷都久久無法忘懷這顆引擎甜美的聲浪和迷人的動力曲線,而1.8L Turbo 引擎DOHC設計搭配Garrett渦輪增壓器後可輸出155hp最大馬力,在1990年後更增強至165hp,雖然不是性能最強悍的75,但Turbo猛爆的輸出特性卻也成為75車迷心中最棒的款式之一。
在當時世詮多元化的引進策略之下,本地的75可說款式繁多,不但有化油器的車型,連美規的Milano 2.5L自排車也在正式引進的行列中,只可惜性能最強的3.0L沒有被導入,實為國內75車迷最大的遺憾,但這部展示車自行換裝了動力最強的 3.0L V6引擎及手排變速箱,動力以和當年眾多75車主夢寐以求的版本一致。



經典車展區展車簡介No.13---Nissan AD Resort




1993年9月底推出的Nissan Ad Resort 是一款國產車中較為少見的旅行車,此車是由 Sunny/Sentra B13 車系衍生而來的旅行車,後期也有推出轎式貨卡,AD Resort也是裕隆繼頂好以後,唯一的轎式貨卡,比起當年其他商用車,AD Resort的DOHC 16V引擎真是高科技的產物,而與Sentra完全相同的內裝也豪華得多。

AD Resort在上市前便已接獲軍方的訂單,因此在上市以前便已交由軍方使用,作為三軍的公務用車,在軍中被戲稱為「小青蛙」,相信六、七年級的男性或多或少在當兵的時候都有接觸過 AD Resort,它陪伴著我們一同數饅頭等退伍,而且由於經久耐用且遇到近年來國防經費縮減,這批 AD Resort 一用超過 20 年,目前在街頭還偶爾可見懸掛軍牌的「小青蛙」在路上奔馳,對於一款國產車來說,真是相當不容易。

AD Resort 搭載20多年前尚屬高科技的DOHC 16V噴射引擎,科技表現猶勝於同年代的許多房車,加上車種不重,因此加速非常輕快,1.6L的排氣量可輸出102ps/600rpm的最大馬力,極速也可以達到180km/h,以一部定位於商務休閒兩用的車型來說,這樣的性能可說在當年是相當傑出的。

只可惜商用車市場講究的既不是舒適性也不是引擎的性能,反倒是貨床的空間和載重量才是重點,因此貨床小又沒有側開貨床的AD Resort銷售量也就始終不見起色了。在今日,AD Resort 仍有一群死忠的玩家,如展示的這部 AD Resort 車齡雖然已20年左右,但是在車主的巧思下,仍是相當具有吸引力的車種,鮮豔的車色在路上也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對於六、七年級男性來說,「小青蛙」更有著一份特殊的革命情感呢!



經典車展區展車簡介No.14---Volkswagen Corrado G60




Corrado是 Volkswagen 於1988年底發表的一款跑車,以 1.8L SOHC 引擎搭配機械增壓,榨出 160hp 最大馬力,在當年號稱是「地表最快的1800c.c.車種」,原廠用它來接替 Scirocco的地位,而 Corrado 在短時間內的確引起了很大的話題,除了性能之外,精準的操控性也建立起當年平價小跑車的新標竿,使得後續其他廠家推出小跑車時,莫不以 Corrado為準繩,企圖超越此車的操控性。

然而,Corrado其實就是 Golf/Jetta MKII的精進版本,不但機械結構非常類似,底盤更可說是一脈相承,採用前麥花臣式、後非獨立拖曳臂式的簡單懸吊結構,居然能夠創造同級車中最頂尖的操控性,真是令人佩服原廠的設計功力,另一方面,由於車身結構大量與平價的國民車 Golf 共用,因此 Corrado 也成為了 Golf MKII車主改裝的逸品,早年只要 Corrado 遇到事故,殘骸很快就會被肢解供 Golf 使用,因此今日車況優良的 Corrado可說日益稀少。

1.8L的G60 引擎創造了非常多的話題,但是渦卷式的機械增壓設計使得凌封非常容易磨損,也造成坊間 G60不甚耐用的傳言,也加快了Corrado車系的淘汰,後期 Volkswagen 亦針對消費者需求推出搭載 VR6 的大排氣量引擎車款,分為 2.8L及2.9L兩種,其中動力最大的 VR6 2.9歐規車型最大馬力來到 190hp,不過稍重的車頭卻稍微減損了優異的操控平衡性,是較為可惜之處。

Corrado在台灣市場是1989年4月上市,總代理導入 1.8L手排及自排車型,同時期也有許多貿易商自美國導入馬力小負歐規 2 匹的美規車型,後期的VR6車款則是總代理導入動力較大的2.9L車型,而美規則僅有2.8L車款,本次展出的車輛為美規1.8L G60機械增壓車款,優異的車況在今日已屬難得一見。



經典車展區展車簡介No.15---BMW 7-Series二代(E32)




身為BMW 的旗艦車種,第一代 7-Series 自 1979年誕生以來,樹立了旗艦房車也能保有優異性能與操控性的新典範,而1986年7月,BMW 更推出了全新改款的第二代 7-Series ,第二代車型以跨世紀的全面革新,將當時的BMW帶入新的境界,而此代的 7-Series 導入時適逢台灣經濟最蓬勃發展的年代,因此販售數量也相當多,深受部分多金消費者的喜愛,堪稱除了 Mercedes-Benz W126 之外,1980年代見證台灣經濟繁華的代表車種之一。

代號 E32 的二代 7-Series 是 BMW 內部自行設計的車款,是由首席設計師Claus Luthe帶領Ercole Spada 及 Hans Kerschbaum所設計出來的作品,充分彰顯 BMW 傳統元素又兼顧低風阻的時代要求,精細的腰線設計與獨特的車尾線條,特別是不對稱的尾燈設計,影響了後續 20多年的車壇設計潮流,足見本車設計的原創與對汽車設計理念的影響。

在動力上,E32 首先搭載了 BMW 追求卓越之作的 V12 引擎,驚人的汽缸數使得運轉格外平順,也讓精緻度達到顛峰,這在當時是大幅領先主要競爭對手 Mercedes-Benz W126 的 V8引擎的,優異的性能表現也使得 BMW 原廠將極速以電子控制限定在 250km/h ,是一款性能與舒適兼顧的頂級房車。

E32共生產了 9 年之久,於 1995年停產時共計生產 311,068輛,其中除了標準尺寸的車款以外,也有加長軸距的長軸車款,車尾銘牌最後以L標示。台灣市場由 1987 年導入 E32 車系,早年在街頭常見此車,經過時間的沈澱,E32也成為了1980年代的回憶之一,見證了台灣騰飛的年代。



經典車展區展車簡介No.16---Saab 900 Turbo 一代




Saab目前雖然已經消失在地球上,但是在國內仍然擁有不少的車迷,早年Saab是以製造飛機起家,因此許多設計都源自戰鬥機的思維,例如圓弧型的前擋風玻璃便是一例,然而隨著Saab被美國GM收購,新的設計上逐漸與 GM集團的車種統合,而老900一代可視為最後留著Saab血統的產品,因此深受全球 Saab車迷擁載。

老900 一代是在1978年5月上市,其實它的設計上與前身Saab 99有諸多類似之處,只不過除了車頂外,卻都是全新的設計,車身尺寸也更為放大,進入了中型車的領域。此車在設計上有許多獨到之處,例如與引擎合而為一的變速箱,它雖然是前輪傳動,但卻將傳動軸設計為等長,而在前後配重上,如果後座坐滿乘客,前後比重將達完美的50:50,因此許多Saab車迷都認為老Saab的設計其實是充滿哲理的。

而在性能上,老900也堪稱國內早年少數的性能車,2.0L四缸引擎搭配 Turbo 設計,視增壓值高低可輸出 145hp~175hp 最大馬力,在1980年代是非常有看頭的性能表現,而當年Saab總代理商富公司於 1984 年首度邀請瑞典原廠車手來台示範特技表演,一砲打響了 Saab 在台的高性能形象,Saab的特技秀更成為橫跨 1980~1990年代,台灣車迷最津津樂道的車壇盛事。

此外,Saab 總代理早年也致贈警方老900作為警車,後續高速公路警察局也多次採購老 900 Turbo 作為高速公路警車,因此披上紅斑馬圖騰的老900可是高速公路人人畏懼的狠角色,相信許多民眾記憶深處都還有老900紅斑馬警車的印象,這也讓Saab 的高性能與安全形象更加深植人心。



經典車展區展車簡介No.17---BMW 318 ti Compact(E36




1991 年上市的 E36 是第三代的 3-Series ,也算是台灣最成功的一代 3-Series ,在 1990年代初期深受多金年輕族群的歡迎,不過,傳統房車設定的 3-Series 負擔得起的年輕人畢竟有限,因此當年 BMW 原廠亟欲向下開發新的年輕族群,故以 E36 為主體,開發了當年 BMW 少見的三門掀背車,而這台車雖然和兩門及四門的 E36 共用型號與車號,但其實結構有許多不同。當然,最重要的是在原廠設定的價格低廉許多,也使得更多年輕人更容易負擔得起。
事實上,E36 ti Compact 並非 BMW 第一部生產的三門掀背車,早在 1970 年代 3-Series 的前身 02 車系便曾經推出過設定完全一樣的 Touring 車型,因此 E36 ti Compact 可說是經典車款 02 Touring 車系的延續,但卻是台灣市場唯一一代引進的純正BMW 三門車款。
台灣是於 1994 年底開始導入 E36 ti Compact 車系,當時共有 316ti 及 318ti 兩種型號,其中前者報價僅約 100 萬出頭,但性能輸出較弱,反而不及後者搶手。318 ti搭載 1.8L DOHC 16V 引擎,可輸出 140hp 最大馬力,在當時可是性能不錯的小型車,可於10秒內破百公里的加速性能已可列入小鋼砲之林。
此車最特殊之處在於雖然外觀看起來與一般E36 差異無多,但是其實車身鈑件多為全新設計,內裝也明顯與房車款不同,底盤後半部為了節省成本採用了上一代 E30 的結構,而在國內售價並不像原廠設定這麼便宜,因此並沒有吸引到一般年輕人購買,在引進了兩年後便停止引進,也成為了台灣唯一一代正式導入的BMW三門車,在 E36 車系中是較為特殊的車款。



經典車展區展車簡介No.18---Pontiac Firebird 3rd.




記得霹靂遊俠嗎?片中那部刀槍不入、無所不能的霹靂車相信大家都記憶猶新。霹靂遊俠(Knight Rider)是美國NBC於1982年開始製播的電視影集,台灣地區在1985年時由中視購入版權並於本地以中文配音後撥放。
片中敘述一位警察於一次執勤中身受重傷,而後由打擊犯罪組織法律及政府基金會處理他的醫療問題,包含幫他改變容貌後,化身為片中的英雄人物「李麥克」,李麥克駕駛由李氏企業所研發的「李氏2000」型跑車,此車是一部尖端科技的人性化電腦車,所向無敵;無所不能,又稱「夥計」,是李麥克執行打擊犯罪時最好的夥伴。
1960年代,GM為了對付福特野馬所推出的Firebird火鳥車系也算極為成功,時至1982年,GM投入巨大資金將旗下的F-Car(包含Chevrolet Camaro及Pontiac Firbird)徹底翻新,新推出的車款就是這部霹靂車。初期Firebird共有三種車型,分別是Firebird、Firebire SE以及Firebird Trans AM,修長摩登的造型使得其風阻係數僅0.323,是當年美國車中最低的車款。
其中基本型搭載2.5升四缸引擎,搭配四速手排,而SE型搭配2.8L V6引擎,搭配三速自排,頂級的Trans AM搭載5.0L V8引擎及四速自排。本車很早以前便引進國內,1983年時,5.0升的Trans AM報價160萬,很難想像,這麼大排氣量的”跑車”最大馬力才150匹而已!本次展出的是台灣數量較多的 2.8L V6車型,讓我們一起回味屬於那 1980 年代的味道吧!



經典車展區展車簡介No.19---Ford Mustang 3rd.




Mustang這個名子卻絕對有資格打入世界經典車排行的前幾名,Mustang不只是Ford至今生產週期最長的產品之一,誕生於1960年代的Mustang不但反應了美國全盛時期的生活態度與流行,經過數十年來的演進,更已經成為了和好萊屋、可口可樂足以齊名的美國文化表徵之一。為了滿足戰後嬰兒潮的消費需求, 1961年底,Ford決定推出一款擁有亮麗的外型且性能優異且便宜的車款,當時,主導這計劃的便是後來以「反敗為勝」一書風靡世界的Ford及Chrysler前任總裁艾科卡(Lee Lacocca)。
1964年3月9日,第一輛Mustang離開生產線,Ford也如期於1964年4月17日於紐約世博會中發表這款鎖定戰後嬰兒潮消費者所推出的產品,Mustang由於外型亮麗且售價低廉,再加上美國國會即將制定減稅法案以刺激內部消費的因素,一時之間大受消費者歡迎,全美各地的Ford經銷商湧入了大批指名購買Mustang的民眾,Mustang也成為了美國社會最熱門的商品,甚至登上了時代雜誌(Time)及新聞週刊(Newsweek)的封面。
1979年,Ford推出三代Mustang,採用Fox小車平台開發的三代Mustang維持了平價的優勢,超長的引擎蓋、短捷的車尾都維持了前兩代的造型傳統,不過造型上卻顯得保守,再加上日本車在美國市場的崛起,特別是Toyota Celica等競爭對手的加入後,Mustang的優勢不再鮮明,市場的注目度也降低了許多,但Mustang憑藉著低廉的成本與穩定的銷售量,仍是Ford的重要的獲利來源之一。
展示車輛為1979年式,和35週年慶的六福村同壽,原車主購入後一直細心呵護,直至兩年前仙逝,在這段感人的人車關係中,我們看到了台灣老一輩愛物惜物的特質,一部陪伴台灣道路走過 35 年的美國車,也見證了台灣社會的繁榮與進步。35年不容易,讓我們期待這匹野馬繼續再台灣奔馳下一個 35 年。

Mercedes-Benz E-Class TE(W124)




W124是全球車壇最成功的豪華中型房車之一,於1985年至1995年這10年的生產週期中,一個生產了超過240萬輛,在台灣市場也販售了相當多的數量,至今街道上仍有極高的曝光度,堪稱 1980 年代台灣最風行的高級中型房車之一,特別是最入門的 200 型,當年更是路上最常見的高級車。

而在W124車系中,也衍生出眾多車型,像是傳統的四門房車、雙門Coupe、五門旅行車到敞篷車都有,車種極為齊全,不過主力仍以四門房車為主,五門旅行車的產量相對較少,在台灣市場更是少數中的少數,當年正規導入的旅行車可說鳳毛麟角,多半為留學生自行攜回。

W124精實的製造品質使得路上的能見度仍舊非常高,特別是在車身的剛性上,其實原始設計時便以超越20年的使用壽命為最高指導原則,因此路上實際觀察便可以發現,車齡 20 多年的W124 車身狀況可能比缺乏照料的 W210 還要良好便可見一斑,而內裝的真材實料更完全反應了W124 當年高貴的身價。

不過,近幾年本地掀起了旅行車的熱潮,年輕世代對於旅行車的接受度大為提高,某些進口車款的旅行車販售數量甚至高於房車款式,這種轉變是早年無法想像的。在老車的族群中,喜好旅行車的車迷也很多,愛於僧多粥少的關係,老車的旅行車行情可能高於房車數倍,像是W124的旅行車便有極高的身價,也散發出與四門房車截然不同的風味。



續篇 (主頁) 8/30「一車一腳印,用車看台灣」六福村經典車聚會 參加車種介紹
續篇 8/30「一車一腳印,用車看台灣」六福村經典車聚會 參加車種介紹(上)





BackTop
合作夥伴
  • 新車市
  • PChome
  • LINE TODAY
  • ETtoday車雲
  • 商車王
  • 車未來 AutoFuture
  • Automachi
  • 民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