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尋寶---三陽 Honda 50

2014/05/20 17:27

Honda Cub 是史上最成功的機車,從1958 年開始,在全球已經製造超過 6,000 萬台以上,是舉世至今最暢銷的交通工具,而此車也是台灣人印象最深的一款機車,從 Honda 在日本本土推出 Cub 而大受歡迎後,台灣三陽隨即導入國產化,台灣也是 Honda 第一個海外技術輸出的地區,自 Honda 創業以來,三陽與 Honda 緊密地合作,不但讓 Honda 成功踏出日本本土,來自三陽對台灣市場的努力,對創業初期的 Honda 有非常大的實質助益。

相信對於 Honda 稍有研究的車友都知道, Honda 創辦人本田宗一郎是由汽車修理技工起家,而當年日本戰敗後,國內經濟蕭條,但復甦的力道強大,日本民眾在物資短缺的情況下,對於交通工具的需求仍舊強烈,本田宗一郎看準此一市場機會,向日本軍方標來無線電使用的小型引擎加以改裝後,裝配在自行車上推出了 Honda 第一款機動車輛,並大受歡迎,開始了 Honda 製造機車的契機。

而 Cub 則是本田宗一郎為了滿足女性市場所推出的一款輕巧的車款,這款車採用四行程設計,排氣乾淨,而且配置了無離合器的循環檔,車架也設計了凹槽,相當適合女性使用,推出後也引起了一陣銷售旋風,輕巧的設計很快席捲日本各地市場,也順利輸出東南亞與台灣市場,甚至很快地以進攻美國,靠著 Cub , Honda 很快地站穩了腳步,說 Cub 是 Honda 成功的基石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台灣三陽於 1961 年開始了 Cub 的生產,與 Honda 相同,三陽靠著 Cub 也成功地奠定穩固的基礎,並開始了技術自主道路,爾後雖然自創 SYM 品牌並與 Honda 逐步分道揚鑣,甚至在 2001 年全面與日本 Honda 決裂,汽車產品改與南韓 Hyundai 技術合作,並於四輪車方面全面棄守技術自主的道路,但是兩輪事業方面, SYM 卻逐年成長,在全球輕型機車市場已經建立舉足輕重的地位。

無論是日本的 Honda 或是台灣的三陽, Cub 這部車對於兩者都是意義非凡的車款,在今日的台灣鄉村仍不時可見婦女騎乘著由 Cub 演變而來的三陽機車,這款車見證了全球許多地區社會的演變,也可說是車壇的活化石了。

照片這台三陽產製的 Honda 50 應該是相當早期的版本,為本月初赴宜蘭試駕全新 MINI 試駕會時,於礁溪老爺酒店所拍攝,被用於餐廳旁的懷舊主題裝飾,配合著背後老雜貨店的情境展出,別有一番風味,也讓人彷彿回到了過去那個純樸的美好年代。














 

BackTop
合作夥伴
  • 新車市
  • PChome
  • LINE TODAY
  • ETtoday車雲
  • 商車王
  • 車未來 AutoFuture
  • Automachi
  • 民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