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機械傳遞 FR 6MT Subaru BRZ

2014/03/09 22:47



隨著時代的推進,車輛的動力傳遞模式逐漸走向自動變速箱為主流的市場環,一個在過去最為普遍的的引擎動力橋接模式-手排,到了今日竟已成為少數針對操駕樂趣或是市場特殊定位車款才會配置的設計,或許手排變速的時間不若自排或是手自排變速系統來的反應迅速,檔位運算精確,油耗表現控制優異,動力輸出總是位於馬力、扭力線圖的高原指向,但是人類畢竟是具有原始野性的動物,雖然喜歡便利但更卻愛擁有自主的掌控權利,這就好比我們收看電視一樣,對於電視智慧自選頻道,你可能更愛握著遙控器漫無目標的轉台,在心理學上來說,這就是人類對於事物支配的一種基本展現。



我們這次借來了兩款屬性定位截然不同的車款,無論是開發的造型、機械結構、傳動方式或是市場定位,但唯一相同的是它們都搭載 2000cc 排氣量基礎引擎並配置了六速手排,提供駕駛者最全面的車輛支配能力,以及最真實的動力輸出傳遞。



Subaru BRZ 是在 2012 年所發表的 2+2 雙門跑車,這是 Subaru 自90 年代初期發表 SVX以來在近代推出的新式跑車,它是 Subaru 與 Toyota 共同開發的車款,採用與 Toyota 相同的基礎平台,兩者僅在懸掛調校設定以及變速箱搭載上具有顯著的差異,其餘部分則是維持相同的概念與結構,數量上在國內較 Toyota 86 來的稀少。









外觀上延續 Toyota 86 相同的造型,僅在細部之處像是前保感霧燈及尾翼上有所差異,內裝陳設上與 Toyota 86 同樣相去不遠,前座空間尚稱足夠,但後座就相當擁擠,不過畢竟是 2+2 的跑車設定,所以也無從強求它能有多好的後座裕度,對於家庭使用者來說可能會造成困擾,但是對於熱血人士來說較短的車尾除了塑造流線的身形之外,也能擁有較佳的車體重量配置表現,整體內裝大量採用硬質塑料為基礎,其實在整體質感度的呈現上顯得不甚精緻,但是座椅過麂皮與真皮混搭鋪陳,雖然與 Toyota 86 相同的椅型,但卻呈現出更具競技風格的氣勢,實際乘坐起來在寬度與深度表現也都相當適中,麂皮並且也提供了相當優異的阻力,以這類桶型設計的座椅來說,BRZ 在這方面做得還不錯。









中控台設計扁平宛如蟳殼造型,除了大量硬質塑膠造成質感欠佳,陳設與配備上也顯得單調許多,音響主機沿用 Toyota Vios 的規格,下方則配置了雙區恆溫空調,再往下可看到透過機械式的撥鍵陳列企圖營造賽車那種戰鬥氣息,在視角表現上雖然是純跑車設計但卻沒有太多的阻礙,只是前方葉子板因應造型所設計的隆起,在開車時會一直存在,縮限了前方視野的開闊感。



動力系統搭載代號 FA-20 的 2.0 升自然進氣引擎,透過 D-4S缸內直噴技術加持,使其具有 200 匹馬力及 20.9 公斤/米的扭力輸出,搭配密齒比六速手排變速箱,0-100 消 7.6 秒,極速則可達 226 km/h,傳動配置採取前置引擎後輪驅動,在電子裝置部分設有 VSC 防滑循跡系統輔助,這具引擎在實際路試時整體的扭力峰值偏向5000rpm 之後湧現,但在低轉速 3000rpm 左右會有初階的扭力帶動力道,使得在山路上行進時仍然具有相當足夠的牽引力,六速手排的行程比起 Focus ST 顯然短上半截,對於激烈操駕上有絕對程度的助益。





路面的反應與路感的傳遞是相當直接,畢竟 BRZ 是後輪驅動設定,所以難免還是會有轉向過度的傾向,可以輕易帶出後輪滑移的動作,前面提到它配備有 VSC Sport 防滑循跡裝置,可以透過中控台上的按鍵選擇關閉或開啟,VSC 循跡並有兩段模式,在關閉第一段的情況下,還會同時啟動煞車延遲系統,但在瀕臨失控邊緣 VSC 仍會進行介入,當完全關閉時就需要依靠駕駛本身的技巧進行主控修正。實際操控表現上 BRZ 一改 Toyota 86 明顯轉向過度的設定,整體表現趨於較為均衡的中庸表現,透過較 Toyota 86 柔韌的後懸設定來平抑過於敏銳的轉向過度情況,讓駕駛可以充分運用油門的收放技巧來控制車輛的動態表現,對於重視檔位、油門、煞車三方面協調的手排車來說是相當充分的考量下所做的設定。





整體而言 Subaru BRZ 與 Toyota 86 幾乎是相同的產品,在動態上手排車型將引擎在高轉速方面的充分發揮也是一致的,可以說僅是車徽上面的差異而已,兩相對照下 Toyota 在後勤維修部分在全台各地擁有較多的據點,另外在價格部分也較 Subaru BRZ 划算許多,對於想要擁有百萬左右價位加上純跑設定車款的人來說,TOYOTA 86 的售價門檻仍是較容易跨過的,但如果價位並非考量的主要項目,那麼只需再加一點錢,便能在同中求異,雖然是相同的產品,但所帶給車主的卻是不同的內心價值感受了。





繼續觀看後篇:

忠於純粹機械傳遞 – 市售六速手排車體驗前篇(Ford Focus ST)



BackTop
合作夥伴
  • 新車市
  • PChome
  • LINE TODAY
  • ETtoday車雲
  • 商車王
  • 車未來 AutoFuture
  • Automachi
  • 民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