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SUBISHI LANCER iO 『極限本事』駕馭會

2014/02/01 00:02
2009/01/10 01:56

星期四帶著興奮的心情來到了TIS 賽車場試駕全新LANCER iO尋找我要的答案, 在前面有提到雖然我曾經到了三菱展示間看過前代的EVO(八代),
但是拿完全手排檔的車代步在台灣小又擁擠的道路環境下每天使用實在很疲勞, 所以當天的目光我就沒有停留在新的EVO X上了, 我希望LANCER iO 可以取代EVO 進入我每日用車的世界. 當天一上場的表演活動深深震撼了我的心, 我想我得到答案了, 原來魚與雄掌是可以兼得.


正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我不敢自稱內行, 但我是以一個Ferrari 現任車主和LANCER iO 準車主的角度來看這台車, 一般大家喜歡討論的舒適性, 行李箱空間, 皮椅配備… 等, 我就不談了, 因為我覺得在這些方面LANCER iO已經達到一定的標準了, 不需要太多的著墨, 反到是同級競爭對手沒有辦法達到的底盤調校及運動性能表現比較吸引我的興趣. 在三菱長官簡單的致詞後活動就精彩的展開了.



首先在看台前登場的是老大哥EVO X帶領著LANCER iO 做180度甩尾調頭, 兩車高速對向閃避, 繞椎… 等驚險的操駕. 為什麼說驚險哪? 因為如果車輛不是有充沛的動力, 和恰當的底盤配置, 得到的結果不是甩不動就是直接翻過去, 所以才會有眾多為了達成駕駛樂趣而去改裝的改裝車輛出現, 但是改裝如果沒有得到一個正確的協調性, 往往是事倍功半得不到效果, 157ps 的全新高效能 2.0 MIVEC 鋁合金引擎和MDSS 運動化懸吊系統加上RE050A 215/45/ R18的輪胎搭配果然是技高一籌.









接下來場景轉到賽道上, 這時出現了一個更是讓人吃驚的畫面:



看了前面那台LANCER iO不過是方向盤反打甩尾過彎, 但是真的有這麼簡單嗎? 如果沒有一定的速度衝入彎道, 不會有華麗的甩尾動作, 但是要有一定的速度入彎, 重點還是在底盤的設定, 這麼激烈的操駕下車體和懸吊是會變形的, 我想LANCER iO 的前引擎室拉桿和三合一煞車系統(ABS+EBD+BAS)在這時候應該是發揮得最淋漓盡致, 而且這協調性真的是棒, 因為這是一台連避震器都沒有降的超原廠房車, 當然RISE 高鋼性車體結構也是功不可沒, 你看不到, 但是他卻默默的在保護你.表演結束大夥往前圍著美麗的Model 猛拍照, 我卻反方向走向車子, 看了幾個地方.





我很喜歡去注意一些小細節, 為什麼拍LANCER 這個字標? 因為實車看的感覺竟然和我車上的那個FERRARI 字標感覺一樣! 這話怎麼說? 因為一般車的字標扁扁平平的用個雙面膠貼在後蓋上, 感覺很廉價, LANCER iO 的這個字標竟然比較厚實立體質感媲美FERRARI, 雖然我沒辦法拿尺量厚度, 但是可以感受到車廠的用心和誠意.



不算誇張但是極富美感的小鴨尾, 比起土砲亂改真的是整體性強多了.



這組綻彩鑽帶方向燈不論功能性和美觀性皆屬上乘, 值得讚賞.



這部剛剛下場的表演車, 使用原廠配備18吋10爪雙拱式鋁圈和原廠普利司通 RE050A 215/45/R18 跑胎, 或許有人好奇裝個18吋不過是噱頭, 但是我可不這麼想, 這條不對稱花紋設計的RE050 系列可是BMW 5, 6 系列, Ferrari 360 Modena, 550/575, Porsche 911 與 Boxster … 等多款性能車款認證使用之高性能輪胎, 輪胎是車輛直接接觸地面的唯一零件, 輪胎的好壞重要性可見一番, 原廠給這麼棒的搭配難怪會有這麼好的動態表現.



趁著大夥排隊試乘的時候小弟到了展示區看了另外兩部黑色和白色的LANCER iO, 先從操駕介面說起:
在方向盤, 座椅和排檔頭上都有iO 專屬的烈燄紅縫線, 這個角度剛剛好也看見了兩片升檔(+) 和降檔(-) 的F1換檔撥片, 說實在的坐進去就已經不想下車了, 很想安全帽戴上直接駛向賽道, 熱血指數100%.



中央的SPORT – MODE 六速手自排系統, 讓車主如果鐘情於傳統排檔桿換檔方式也可以另有選擇.


3-SRS 除了原有方向盤和手套箱外, 在駕駛腿部、膝部、腳部多了一道防護, 這還是國產轎車首見的. 恆溫空調, 電動天窗, 旅程電腦, 整合式CD 音響主機一樣不少, 最重要的是類碳纖維環艙飾板的精緻度和營造出的氣氛, 買不起EVO 買LANCER iO還真是更好的選擇.


掀開引擎蓋看到直列四缸DOHC MIVEC 電子可變氣門2.0 的引擎, 除了可以有157ps/6000 和 20.9kg-m/4250 的高性能輸出外, 更有14.3km/l 的低油耗表現, 比起我目前T牌1.6升的表現突出許多, 科技進步的力量真是驚人.


這組原廠前上拉桿我研究了許久, 我最喜歡講一句話, 原廠的雖然不一定是最好, 但是卻一定最速配, 小弟之前換裝前拉桿, 裝了上去放下引擎蓋竟然去敲到引擎蓋, 鎖在避震器上座上螺絲又不夠長, 看似很簡單的改裝卻一堆小問題, 搞到後來火大拆了丟掉, LANCER iO 原車就搭配前拉桿真的是一大福音, 我特地將前拉桿防塵套取下看了一下避震器上座螺絲, 果然長很多, 就是要這樣才是協調的改裝嘛!






接下來最精彩的試乘和試駕體驗真的會讓我永生難忘, 第一趟跟著車手狂飆了一圈. 我不是沒有坐過快車, 但是坐起來不怕的快車還不多, 多是一些歐系超跑才會有這個感覺, 之所以不怕是因為歐系超跑的車輛極限較一般車高出許多, 過彎或直線加速時的穩定度還是很夠, 不會有要失控撞牆的恐懼感, 當然早期我也坐過右駕改左駕的EVO, 雖然沒有坐過最新的EVO X, 但是我覺得iO 的調校已經有EVO的水準了, 這張相片是我坐在乘客座拍攝的, 當時速度並不慢, 雖然焦距沒有辦法對好, 但是我還是很安心的在拍攝, 穩定度高才會安心, 我想和搭高鐵一樣, 就算時速300+, 還是可以不急不緩的喝著咖啡欣賞窗外風景.




第二趟換成我當駕駛, 玩車10多年到TIS 看過多次比賽, 自己下場開這還是頭一遭, 心想還是慢慢開好了, 一開始我用自排模式跑了1/3圈, 我發覺到車輛配置比我想像中好, 動力表現也是隨傳隨到, 一時信心大增換成F1 撥片換檔駕駛, 這兩片撥片在塞車時可能很無聊, 但是在暗夜狂飆一定少不了他, 雖然我開Ferrari 很多年了, 但這是我第一次開iO, 第一次開賽道, 我根本沒有經驗, 不過六速 INVECS-III 無段變速系統實在很利害,
齒比綿密, 換檔時沒有一絲絲的頓挫, 比起腳踏離合器好玩多了, 只要路線跑得正確, 入彎出彎檔位沒錯, 就算不是專業車手一樣可以跑得很快, 只是玩得真的不過癮, 因為我追上了前面出發的那台iO關了我的門, 看來不買台回家做夢都會想….

如果買不起EVO X, 或是像我一樣不想要疲勞的在市區開著手排車塞車, LANCER iO 絕對是可以滿足想買EVO 但是又買不起的消費者, 因為在我心中, LANCER iO 骨子裡就是EVO.


BackTop
合作夥伴
  • 新車市
  • PChome
  • LINE TODAY
  • ETtoday車雲
  • 商車王
  • 車未來 AutoFuture
  • Automachi
  • 民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