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實精選Skoda Octavia 1.2 TSI

2013/12/28 10:42


最近一位好友想要換車,於是問我該換什麼車好?
其實對於這種年近四十,房子、妻子、孩子、車子還有一些銀子的「五子登科」之徒,這不就是國產1.8L房車的主力客層嗎?
近期上市的Toyota Corolla Altis和Nissan Super Sentra當然是最熱門的車款,各項設定也非常符合雙薪小家庭使用,這類的買家收入雖然不差,但是房貸加上小孩的花費,偶爾還要出國旅遊,能花在車上的錢實在不多,70萬左右的國產中型房車理當是當然的首選,也是最保險的選擇。
和好友夫婦用了一個週末看了這兩款熱門房車以後,友人對於這兩台的外觀、空間和售價都非常滿意,不過唯一擔憂的,就是日系國產車的安全性,特別是較為屬意的Altis,氣囊居然只有兩顆,「感覺」車身鋼板也不夠紮實,如果只有兩夫婦開倒是無妨,但若考量到後座的寶貝兒子,友人便開始猶豫了。
這幾天想了想,本來想多花點錢買進口歐洲車的,不過要花150萬左右買雙B入門車對於目前的狀況來說可能負擔太重,其他對於安全性比較重視的平價進口品牌如VW和Subaru其實售價也都不便宜,要在百萬內買一部能兼顧國產車經濟性,又能負擔得起的車子,看來還真不容易。以最多人選擇的Golf來說,雖然現在降價五萬促銷,但是售價還是快90萬,比起國產中型房車可是貴了近20多萬,確實不算平價。


許多媒體同行紛紛選擇Skoda為座駕,這些業內人士為何會選擇Skoda呢?

最近返回媒體圈後,看到許多同業的座駕都是Skoda,於是突然想起前陣子收到一封新聞稿,Skoda旗下的Golf雙生車Octavia 1.2 TSI正在大出清,價格只要80萬不到,和搭載一樣動力系統的VW Golf 1.2 TSI相差10萬塊,而價格也和國產的Altis比較接近了!
友人一聽到這款車覺得相當陌生,不過知道和Golf大抵上只有外觀和內裝不同後,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決定請我幫忙向總代理借車出來試試。
拿到車後,友人第一個疑問就是:這車不是只有1.2嗎?怎麼看起來其實不像小車啊?
其實在原廠的設定中,Octavia本來就是標準的中型房車,雖然車長較日系國產車短,不過車內空間倒還不算狹窄,坐進後座,實在很難想像這台車僅2578mm的軸距,居然可以擁有這麼大的後座空間,而且後座設有Altis所欠缺的後座出風口,後座中央扶手寬大且位置適中,座椅還可以6/4分離,看來引進車種的等級設定是比Golf 1.2 TSI還要高。


雖然軸距不長,但是後座空間卻還蠻大的,整體來說可以提供非常足夠的乘坐空間,比起國產的Focus稍嫌不足的後座空間,這點Octavia可以大幅勝出。


後座配置中央扶手,而且還有蓋子可以放置小物,等級明顯比Golf更高一級。

再以日常實用性來看,此車ISOFIX裝置是當然的配備,再加上後座空間足夠,因此安裝兒童安全座椅是沒有問題的,更重要的是,此車的行李箱空間只能以「巨大」來形容,當小孩沒有一同出門且後座需要載人的時候,兒童安全座椅可以絲毫不費力地收納在行李箱中,未來如果還有第二張兒童安全座椅,行李箱仍然可以輕鬆對應。
此外,Octavia在與正統房車類似的三廂外觀之下,居然是一部道地的掀背車,搭配可以6/4分離的後座椅背與超大的行李箱空間,上個大賣場採購家具或是偶爾幫朋友搬個家也不成問題,在保有三廂房車的穩重外寬之下,還擁有寬敞的行李箱空間與靈活的空間變化性,這樣的實用性讓友人感到非常滿意。


只能用巨大來形容的行李箱空間高達585公升,放置兩個兒童安全座椅也沒有問題。

上路實際開了幾小時,原本友人還對1.2L的引擎排氣量有所懷疑,認為和國產的1.8L「等級」差異太大,不過這些疑問在上路後立刻就煙消雲散了。
Octavia 1.2 TSI所搭載的引擎排氣量1197 c.c,這是在歐洲節能減碳的趨勢下,近十幾年來歐洲車廠Down sizing的積極作法,連車常接近五米的E-Class排氣量其實也才1.8L,對照之下Octavia採用1.2L的引擎算是剛剛好。
當然,傳統的小排氣量自然進氣引擎動力過小,搭載在中小型房車上確實會非常吃力,而這具TSI引擎則是藉著Turbo之助,可以發揮17.9kg-m的最大扭力,最大馬力也有105hp,除了最大馬力數字低於國產中型房車,扭力數字可以一點也不輸日系國產車的!


1.2 TSI引擎動力數字不大,但是實際性能表現不差,燃油效率也好,在台灣甚至一年還可省下幾千塊的稅金呢!

在變速系統方面,Octavia搭載的是VAG最新的七速DSG自手排變速系統,實際上他就是自動的手排變速箱,理論上傳輸效率會高於一般任何形式的自排變速箱。
實際上路開起來,Octavia 1.2 TSI的起步算是輕快,中段加速在Turbo的幫助下,也沒有小排氣量引擎有氣無力的既有印象,唯獨油門到底時,還是可以感覺到小排氣量和增壓值不高的現象,但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此車所能提供的性能,感覺上和一般1.8L自然進氣引擎的國產中型房車是差異無多的。
而在油耗上,Octavia 1.2 TSI根據經濟部能源局所公布的數字,平均每公升可以跑15.4km/L,這樣的數字乍看之下不如兩部國產競爭對手,但是實際上將歐規測試方法換算為美規後,其實已經很接近了,相信在實際使用時,這些實驗室裡做出來的數字差距根本不足為意,油耗方面一點也無須擔心。


DSG變速箱其實較一般日系車的變速系統更為先進,只要養成良好駕駛與保養習慣,其實並不如想像中可怕。

講到油耗,其實朋友還非常擔心進口車的後續維修費用,當初一開始設定要買國產中型房車,其實最大的考量就是國產車在後續維修上的優勢,而這點相信也是許多想擁有歐系車的安全和紮實性,卻對後續維護費用卻步的消費者最擔心的。
其實,個人每個月來回兩岸,對於VAG在對岸非常誇張的市場佔有率有很深的體會(佔有率比台灣的Toyota還要高得多),在對岸,幾乎大部分VAG車系的零件供應都非常充足,特別是Skoda Octavia在對岸其實是熱銷的國產車,零件價格便宜到難以想像,而且只要是善用掏寶網等資源,取得廉價的零件是非常容易的,如果還有門路可以代為施工,其實養一部歐系房車可能比起養一部日系國產車的花費還要少!


Octavia在對岸是一部極為暢銷的「國產車」,各項零件取得極為便利,售價也超乎想像的便宜,有管道的話,其實養一部歐系血統的房車真的沒想像中困難。

當然,Octavia會這麼便宜是因為目前這款車即將改款,台北車展也已經展出全新大改款的Octavia,昨天仔細端詳了一下,其實新舊款的風格差異不大,現行的車款看起來也不會有落伍的感覺,而動力結構上其實也沒有太多差異,更重要的一點,大改款的Octavia底盤已經和Golf MK7部分平價車款一樣改為後輪非獨立式懸吊。
說穿了,這樣的改變其實是為了減重和減低成本,在舒適性和操控性上,後輪獨立的懸吊系統個人認為會是比較好的選擇,這點就是現行車款和大改款車行比較起來,除了價格之外最大的優勢了!


全新大改款的Octavia雖然即將上市,不過底盤卻已經改為後輪非獨立懸吊配置,相較於目前這代的獨立後懸吊,孰優孰劣無需多言。

最後,安全方面無需多說,此車雖然是Octavia的入門車款,但是前座雙氣囊、前座側氣囊、前後座頭部側氣簾是標準配備,其他像是電子煞車力分配系統、循跡控制系統、加速防滑控制系統、駕駛轉向穩定系統、電子行車穩定系統、上坡輔助系統…等,在其他兩部日系國產車上有所欠缺的配備,在Octavia上全部一應俱全,何者較能提供較佳的安全防護,自不待言。
經過一天的試駕,友人當然心中已經有了答案,可惜的是,目前Octavia 1.2 TSI的庫存只剩下40台不到,喜歡的顏色是越來越難挑到啦!


Octavia的內裝質感並不廉價,齊全的安全配備更是一般國產車難敵的最大優勢。


雖然內裝不像國產車一樣花枝招展,不過細部做工和選料卻更為細緻,圖中的真皮手煞車拉桿即為一例。



延伸閱讀: 小心臟大容量 Škoda Octavia 試駕體驗
BackTop
合作夥伴
  • 新車市
  • PChome
  • LINE TODAY
  • ETtoday車雲
  • 商車王
  • 車未來 AutoFuture
  • Automachi
  • 民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