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斂務實的選擇---Skoda Rapid 1.4 TSI

2013/11/29 17:31


第一眼看到Skoda Rapid的感覺老實說一點驚奇也沒有,保守的造型說明了這部車原廠的定位。事實上,Rapid是Skoda的世界戰略車,除了Skoda最重要的歐陸及中國大陸市場,還將導入其他地區生產或銷售,而台灣是亞洲地區除了對岸之外,第一個上市的地區,而與對岸不同的是,台灣銷售的Rapid來自於捷克原廠,而非現地生產,歐洲進口車的身分也使得其身價大不相同。



Rapid是Skoda全新的世界戰略車,身負拓展市場的大任,樸實無華是它最大的特點。

Rapid這個產品在Skoda原廠的定位中,屬於一個全新的車型級距,它被視為是Fabia及Octavia中間的一個車系,4483x1706x1461mm的車身尺寸比起Octavia的4569x1769x1462mm略小,但卻較一般小型房車略大,在造型上也遵循Skoda特有的風格,也就是在外型上看起來是三廂房車,但實際上卻是掀背車,能兼顧新興市場消費者對於外觀的傳統觀念與成熟市場對實用性的要求。


看似三廂房車,實為五門掀背車,具備穩重的外觀與實用性。

其實Rapid對於Skoda原廠的重要性相當大,因為它是Skoda銷量倍增計畫中,最倚重的一款產品,主要的任務就是拓展中國大陸及俄羅斯等新興市場,以及深掘歐陸成熟市場對實用平價車的需求。2011年的日內瓦車展,Rapid的前身VisionD以概念車的身分首次亮相,隔年的北京車展,又以MissionL概念車的身分首次面向中國大陸市場,其實當MissionL亮相時,幾乎就已經是目前Rapid量產車的樣貌了,於今年上市的Rapid更可說就是MissionL的量產版。
行文至此,或許大家會認為Rapid是一款全新的車型,但對於Skoda而言,其實倒也不盡然,因為早在1930年代,Skoda便以Rapid作為運動化車款的副名。1936年開始,Rapid更是成為了獨立的車系,可惜1939年爆發二次世界大戰,捷克被德國入侵後Skoda的民用車生產線被迫中斷,Rapid車系也隨之消失。時至1984年,Rapid一名又開始出現在Skoda外銷西歐的性能車型上,直到1991年Skoda被VAG收購後又再次消失。


Rapid其實並非Skoda車系中的全新車名,早在1936年時,Rapid便已經成為一個獨立車系。

2011年,Rapid又開始出現在Skoda的產品線上,不過和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它代表的不是敏捷的性能車形象,兩年前出現的Rapid是印度市場一款小型家庭房車,這款以Polo為基礎衍生而來的三廂房車與本文的主角不同,那是一款針對印度市場推出的車系,而本次試駕的Rapid則是歐洲與中國大陸兩大市場併賣的全球策略車型。
前面說過,引進國內的Rapid為歐洲原廠生產,配置為車系中的最高等級,亦即與VAG其他品牌一致的1.4 TSI動力,並搭配新世代的七速DSG變速系統,最大馬力達122hp,採用單渦輪直噴設計四缸引擎,靜止至時速100km/h需時9.5秒,極速亦可達206km/h,平均油耗可達15.4km/L,在性能與節能上達到了不錯的平衡性。
在歐洲節能減碳的趨勢下,近十年來小排氣量的增壓引擎已經成為一門顯學,無論是平價車或是高價車,均是以此為發展原則,台灣汽車市場長久以來以日系車為主,除了進口車外,國產車幾乎都是自然進氣引擎,導致許多消費者仍停留在排氣量=等級的傳統印象上。


普遍使用於VAG各車系上的1.4 TSI引擎,最大馬力122hp,兼顧性能與節能考量,採用單渦輪與直噴設計,科技面遠高於一般國產日系車。

其實以這部車來說,雖然排氣量僅有1.4L,不過實際的性能表現卻可與國產1.8L車款一較高下,空間表現也不遜於外觀尺碼看似大一號的國產1.8L房車,這種車身/機件極小化、空間/動力極大化的設計理念,才是真正符合國際車壇潮流的設計理念。很可惜地,這樣的理念在日系車全面跟上之前,於近幾年已經與世界車壇潮流脫軌的台灣主流市場區塊中,要改變這樣的認知,似乎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Rapid的空間非常大,不只乘坐空間,行李箱空間也是。530L的大容量應該難逢對手了,掀背設計加上後座還可以6/4分離倒放,實用性絕佳。

此外,Rapid要面臨的挑戰不僅於此,89.8萬的售價其實已經進入國產大型房車的範疇,大部分消費者若以這樣的價格區間來檢視Rapid,自然會覺得這車不僅尺碼太小,打開車門更是會直接打回票的;因為若以國產車的標準來審視Rapid,這車的內裝確實顯得寒酸。
說實話,一般人這樣的感覺的確不足為奇,因為在原廠的定位中,Rapid本來就是一款入門家庭房車,即便引進台灣後亦然;以其售價來說,低於90萬的歐洲進口三廂房車雖然不便宜,但似乎也沒有其他的競爭對手了。



說實話,此車的內裝質感非常陽春,這也是Rapid很難和國產房車較勁之處,不過若考慮歐洲進口車中相對低廉的價位,這點倒只能說是反應了此車原本的市場定位了。

內裝的質感上的確是Rapid的弱勢,但究竟90萬台幣的價值在哪裡?總代理主打的安全性應該是最主要的說服點。
Rapid引進的車款只有單一車型,全車六氣囊是標準配備,而ABS、電子行車穩定系統(ESC)、電子循跡防滑系統(MSR),甚至電子防滑差速器(EDL)都在標準配備之內,此外此車還配置胎壓偵測系統與陡坡輔助系統(Hill Hold Control),在安全配備之外,Rapid於Euro NCAP的碰撞測試中,也獲得五科星的評價。雖然安全性是相對的,並非絕對的保障,但是一台能夠提供較多安全保障的車,在萬一遇上狀況時,肯定較一般車輛有更多的機會保障乘客安全,或許這也是買這部車最大的價值之一。
在安全方面,我們當然不可能實際為大家測試,但是從Rapid紮實的車體上,我們能夠充分體會讓人放心的安全感;有時候,放心的安全感是無價的,它不會給車主帶來實際的經濟效益,但是在每一次的駕駛旅途中,都能讓駕駛充分放鬆去享受旅程中的愉悅與歡樂,這樣的價值說不上來,但是開了一天就能體會。
除了安全之外,Rapid的1.4 TSI引擎搭配七速DSG的性能應該也是強項之一,單渦輪的設計固然沒有過去雙增壓時代的強大動力,不過卻也帶來了較為經濟的使用效益,122hp的最大馬力,坦白說離性能有點距離,不過日常用車卻是相當足夠的,特別是在高速巡行及加速時,七速自手排綿密的齒比能讓這具引擎具備更好的延展性,高達七速的變速箱能提供寬廣的齒比,對於油耗也能有進一步的幫助。


本地導入的是1.4 TSI,動力非常順暢,搭配七速DSG變速箱擁有極佳的搭配性,可充分發揮引擎性能並保有合理的油耗。


綿密的變速箱齒比提供良好的加速性與經濟性,以台灣的路況來說,1.4 TSI的動力足敷使用,以一部家庭房車的用途來說,要行駛到這樣的速度不成問題,當然,機會是非常稀少的。

作為一部小型家庭房車,Rapid的性能表現與油耗都不會令人失望,以當日試車近300公里的行程來說,大概就只用了半桶油,實際油耗雖然沒有精確測量,但是應該和能源局所公布的數據相差在合理的範圍之內,雖然油耗表現可能無法與主流國產1.8L房車相比,但是綜合安全的考量,其實倒也不顯遜色。
性能之外,操控性也是總代理訴求的一點,在新車發表會的簡報中,據說Rapid在紐柏林賽道上的成績與Toyota 86幾乎是相等的,但是測試車型的最大馬力幾乎差了兩倍(Rapid測試車為1.2 TSI車型),廠商似乎對於此車的操控性深具信心。


此車的底盤來自VAG的PQ25平台,採用前輪麥花臣式、後輪非獨立拖曳臂式設計,非常傳統也非常節省成本,不過操控性上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至於舒不舒適這就需要花時間適應了。

在台灣市場中操控性一向不被重視,特別是家庭房車市場,台灣的用車環境其實不是不需要操控性,只是大家往往視而不見,反正高速公路內側車道永遠有車子佔用,高速公路永遠只能當快速道路使用;綿延全台的山路永遠有路隊長逛街散步,山路只要開快永遠有自認為是正義使者檢舉達人逕行舉發,所以既然開不快,操控性又有何用?
不過許多人忽略了一點,其實操控性好的車子是會提昇車輛整體舒適性的!不信的話弄一台老美國車走一趟蘇花便知分曉。
以Rapid來說,一般人剛開此車的感覺鐵定覺得懸吊是不是壞掉了?路面的碎震怎麼會一五一十地傳遞倒車內,而且方向盤簡直重到不行!特別是開慣日系國產車的車主們,心中的疑問一定特別鮮明。


此車配置185/60R15的輪胎,以今日尺寸來看並不大,而且胎壁相當厚,照理說車內彈跳應該不明顯,但是實際仍可明顯感受到路面的震動,可見底盤懸吊的設定是非常硬調的。

其實當早上一拿到車子,我心中的感覺也是一樣的,縱使我平常以歐洲車為代步工具,但是面對這部歐洲房車,我仍然感覺到懸吊設定的硬調應該是大部分台灣消費者很難接受的設定。但是當一整天試駕下來,我發現我的身體適應了這樣的頻率,硬底子的底盤設定提供了更好的路感,開在多風的新竹,我不必擔心側風對於行車路線的影響,高速的穩定性和山路的敏銳感,提供了較多的駕駛樂趣,同時搭配看似平凡但是支撐力絕佳的前座椅,長時間駕駛或乘坐,舒適性反倒是有所提昇,這點沒有長時間接觸,大概是無法體會的。
我想,如何將看似弱勢的優勢傳遞給消費者,應該也是業者將面臨的最大考驗。


此車的前座椅設計非常好,支撐性極佳,雖然不如日系車柔軟,不過久坐卻反而能夠減低疲勞,這是一大優點,而且前座也有扶手,舒適性不差。

試駕了一整天,Rapia並沒有給我太多激情,我能感受的只是他平順且令人放心的平凡特質。它擁有充足的動力、合理的油耗、寬廣的空間(乘坐空間與行李廂空間同樣令人滿意)、令人放心的安全性,這絕對是一部稱職的家庭房車。
但是相對的,與主流國產房車相比,此車內裝陽春、車體較小,這都是入主這部車前需要克服心理障礙。89.8萬的售價看起來很貴,但是如果與動力系統完全相同的Golf 1.4 TSI相比,Rapid可是便宜了超過30萬以上,忽略掉品牌與質感的差異,其實它能提供非常近似於Golf的感受,但是在買單時,能少付超過30萬的代價。
這樣想,或許就能想通它的價值所在了。


把它想成是便宜30萬的Golf,或許會對89.8萬的售價有所釋懷。
BackTop
合作夥伴
  • 新車市
  • PChome
  • LINE TODAY
  • ETtoday車雲
  • 商車王
  • 車未來 AutoFuture
  • Automachi
  • 民視新聞